流浪16年後還能用英語翻譯《長恨歌》

2020-12-14 東莞時間網

陳穎目前被確診患有精神疾病,家人已幫他重新入戶,正在爭取醫保等社會保障

7月13日下午,流浪東莞16年的陳穎在家人和大學同學的陪伴下離開東莞 資料圖 記者 陳帆 攝

此前,陳穎在東莞創業路附近的天橋下仍堅持學英語 資料圖 記者 陳帆 攝

東莞時間網訊 (記者 付碧強)7月15日凌晨,流浪東莞16年的陳穎在家人和大學同學的陪伴下回到了武漢。

當重新回到當年上大學的地方時,一切已物是人非,不變的是他對英語的執著。30多年前,他就是黃岡老家村裡第一個上大學的人。

目前陳穎已經回到了黃岡老家。回家後的陳穎近況究竟怎樣?有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診治?昨日,記者連線陳穎家人,其弟告訴記者,哥哥在家陪伴老母親之餘還不忘學英語,這幾天都在用英文翻譯《長恨歌》。

兒子失聯16年後回家

老母親喜極而泣

陳穎回家後,莞太路與創業路交會處一帶的市民發現,似乎圓形天橋下少了一道別樣風景。不過他的老家,卻多了一份母子重逢的感動。

2002年,陳穎的家人和他失聯了,他母親時常以淚洗面。母親現在已年過七旬。有生之年能找到兒子,便成了她的夙願。而在陳穎回家前,盼兒回家的念想,始終在苦苦地折磨著這位母親。

在陳穎回家的路上,老母親就多次打電話催他趕緊回家。陳穎的弟弟告訴記者,不管怎麼樣,陳穎最聽老母親的話了,這有助於他回家後接受治療。

在武漢停留了兩天後,陳穎在弟弟的陪同下回到家鄉黃梅縣張湖村。16年後母子再次相見,那是一個怎樣感人的場面呢?陳穎弟弟說,老母親見到哥哥非常高興,隨後就大聲地哭了起來。

對老母親的哭泣,和5月份與弟弟相見時大哭一樣,陳穎只是很平靜地說:「老娘,老娘,你別哭,我回來就好了」。

手機上用英語和侄女交流

還翻譯《長恨歌》

陳穎的弟弟告訴記者,回家後,他哥哥一直表現得很高興,寫英語也用上了正常裝備,用紙筆寫英語,而不是繼續削木棍寫英語,也不是在紙殼上寫英語,而是在家人提供的小本本上,認真寫英語。陳穎侄女現在讀大一,英語不錯。現在,陳穎時不時用手機寫英文和侄女溝通,樂此不疲。

有意思的是,陳穎回到老家十幾天的時間裡,在陪伴老母親之餘,就是不斷地寫英語 。「他滿腦子都是英語,現在他一邊寫白居易的《長恨歌》,一邊用英語翻譯它。」陳穎的弟弟說。

被確診患有精神疾病

家人已幫他重新入戶

「因為老母親太想念失聯多年的兒子了,在武漢檢查身體後,陳穎很快就回老家了。」7月23日,陳穎的弟弟告訴記者,陳穎的身體指標正常,過幾天會找專家診斷其精神狀況。

把現在接觸的人當成是過去的熟人,陳穎在東莞流浪時會出現記憶混亂現象,時常自閉不與人說話,脾氣暴躁用石頭砸人。之前,有心理諮詢師初步判斷陳穎為重度精神疾病,建議儘快其到專業的精神科進一步診治。

昨日,記者電話連線時了解到,前兩天陳穎已被黃岡市精神病醫院確診患有精神疾病,接下來會安排接受治療。黃岡市精神病醫院的鐘醫生說,綜合陳穎的表現,醫院目前鑑定診斷其為「心境障礙-伴精神病性症狀躁狂」。目前,陳穎家人已經幫助他重新辦理了戶口,正在爭取醫保等社會保障,以便更好地接受治療。

相關新聞

「掉隊大雁」楊忠在上海工作了

東莞時報訊 (記者 付碧強) 2017年1月17日,浙江大學生楊忠(化名)與闊別十載的家人重逢,結束了其異地流浪生涯。當時,正值春節前夕,流浪遊子與老父重逢場面很是感人,也觸碰了千千萬萬在外務工人員思鄉心弦。近日,讓愛回家志願者張世偉高興地告訴記者,現在楊忠在上海工作,月薪5000元左右,開始了新生活。

曾是「掉隊的大雁」 沒勇氣回家

楊忠是浙江紹興人,2003年畢業於浙江林學院(現稱浙江農林大學),本應闖出一番事業的他卻在2005年左右與家人不辭而別,十餘載音訊全無,家人都以為其不在人世了。

當時,楊忠本來打算外出闖蕩一番,結果卻因身份證和畢業證丟失,慢慢地走上長時間的流浪之旅。他不願意回家,認為「一個人生活,養活自己就行了」。當時,楊忠心態消極,以打零工、拾荒為生。2017年1月份,讓愛回家志願者張世偉在一處橋底見到了正在流浪的楊忠。志願者以補辦身份證為由,得到了楊忠的身份,後經過當地派出所與楊忠家人聯繫上了。親人重逢,楊忠無語凝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與頭髮霜華的父親淚眼相看。

為何在外流浪10多年?楊忠只是反覆說「回去能幹嗎?是爹娘養我還是我養爹娘?我拿什麼來養?我能做什麼?」楊忠曾說,天上的大雁成對飛,掉隊大雁只能形單影隻,而他自己就是那掉隊的大雁。楊忠的老父親對兒子說,回家了,什麼都會好的。

今重新融入社會 月入5000元

距楊忠回家一年多了,關於他的新聞也冷了下來。但讓愛回家的志願者們依然懷著一顆愛心,回訪那些回家流浪人員,關心他們回家後的生活。張世偉認為,每個流浪人員得到適當的救助後都是可以重新融於社會的,像楊忠這種「從小性格內向,但十分懂事,大學靠勤工儉學讀完」的流浪人員重新開始人生困難並不大。

近日,張世偉告訴記者,楊忠已重新有了自己的生活,在上海工作,月薪5000元左右,不再是那個形單影隻的孤雁了。楊忠家人接到志願者電話後,高興地連說了好幾個「情況很好」,很感謝東莞這邊的愛心人士,讓他們一家人實現了團圓。現在,楊忠工作之餘,也常和父母通電話,盡人子之孝。

相關焦點

  • 在東莞流浪16年 他返鄉後用英文翻譯《長恨歌》
    ■7月13日,陳穎在弟弟和社會各界的關照下踏上了回家的路(記者 陳帆 攝)東莞時間網訊(記者 付碧強)7月15日凌晨,在莞流浪16年的陳穎在家人和同學的陪伴下,回到了武漢。30多年前,他是老家村裡第一個上大學的人。重新回到讀書的地方,一切物是人非,不變的是陳穎學英語的熱情。
  • 男子東莞流浪乞討16年後,用英語翻譯《長恨歌》如今月薪5K!
    ,流浪東莞16年的陳穎在家人和大學同學的陪伴下回到了武漢。當重新回到當年上大學的地方時,一切已物是人非,不變的是他對英語的執著。30多年前,他就是黃岡老家村裡第一個上大學的人。目前陳穎已經回到了黃岡老家。回家後的陳穎近況究竟怎樣?有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診治?昨日,記者連線陳穎家人,其弟告訴記者,哥哥在家陪伴老母親之餘還不忘學英語,這幾天都在用英文翻譯《長恨歌》。
  • 男子大學畢業後流浪16年 在東莞義務掃了10年大街
    圖為:在社會各界幫助下,陳飛啟程回家15日早晨,在外流浪了16年的陳飛(化名)終於回到了湖北,早晨起床時,他還哼起了一段小曲。今年5月30日,在東莞愛心志願者的幫助下,陳飛與弟弟陳明(化名)在東莞相聚,但這位已經流浪了16年的老牌大學畢業生卻不願意和弟弟回家。其大學好友彭旺林代表學校趕到東莞,多方解勸,陳飛終於在14日早晨從東莞啟程,與弟弟一起回到了湖北。
  • 名牌大學畢業生流浪東莞街頭16年:天橋下住10年,每天堅持學英語
    近日,一則「男子稱不滿大學畢業分配,流浪16年」的消息引發關注,主人公陳穎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後,進入黃岡師專(今黃岡師範學院)圖書館工作,隨後流落到東莞街頭。在東莞公益組織「讓愛回家」的幫助下,陳穎的弟弟陳江(化名)從武漢趕來東莞與其團聚,但他仍然拒絕回家,並稱要等到7月12號再回,到時黃岡師範學院會派人來請他回去。
  • 24歲青年雨夜姦殺六旬流浪老婦,潛逃16年後被抓
    2004年5月15日凌晨,外面下著雨,路上行人很少。在老農貿市場通道,一流浪老婦被姦殺,手段十分殘忍。然而,當時所獲的線索很是有限,案件難以取得突破。  隨著時間推移,偵查手段不斷進步,2019年底,案件取得突破性進展。時間到了今年4月,嫌疑人身份終於水落石出。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嫌疑人王某當年竟是24歲的青年小夥。
  • 24歲青年雨夜姦殺六旬流浪老婦!潛逃16年後被抓
    歸案後的他滿是悔恨,「都是喝酒惹的禍,犯案之後,原本暴躁的性格,變得小心謹慎。」今天(8月12日),鎮江丹徒警方發布了這起命案偵破的詳情。流浪老婦被姦殺,頭部遭遇磚頭擊打2004年5月15日凌晨,高資派出所接到在老農貿市場開小吃店朱某明夫婦報警稱:常年在此處流浪乞討,駐留在老農貿市場門口一個老年婦女倒在地上,頭上有血,可能已經死了。
  • 《流浪地球》在國外遇字幕難題!中國人比美國人更懂英語?
    很多看了《流浪地球》的美國人對特效讚不絕口,也對各國英雄團結起來,而非個人英雄拯救地球的方式感到耳目一新。故事的情節方面,美國人可以通過人物、場景變化而產生聯想。中國電影製作的英文字幕幫助不懂中文的外國觀眾去理解《流浪地球》。中國懂英語的人很多,因此從中文翻譯過來的英語一定會讓外國人更看得懂它。
  • 名校畢業生流浪16年:天橋下住10年 每天堅持學英語
    近日,一則「男子稱不滿大學畢業分配,流浪16年」的消息引發關注,主人公陳穎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後,進入黃岡師專
  • 英語翻譯學習(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翻譯學習(一) 2013-02-20 16:0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要案紀實:24歲青年雨夜姦殺六旬流浪老婦,潛逃16年後被抓
    2004年5月15日凌晨,外面下著雨,路上行人很少。在老農貿市場通道,一流浪老婦被姦殺,手段十分殘忍。然而,當時所獲的線索很是有限,案件難以取得突破。隨著時間推移,偵查手段不斷進步,2019年底,案件取得突破性進展。時間到了今年4月,嫌疑人身份終於水落石出。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嫌疑人王某當年竟是24歲的青年小夥。
  • 英語16級是什麼體驗?試試這個翻譯神器就知道了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翻譯最新資訊 > 正文 英語16級是什麼體驗?,可跟初中水平沒什麼區別,簡直是對英語老師的侮辱!
  • 大學生沒有拿到畢業證書流浪16年:這三類人,會被社會淘汰
    作者:肯定近日,有一名大學生沒有拿到畢業證書流浪16年,新聞一出引發熱議。大學生廖某某,因學費沒有交齊,沒能拿到大學畢業證,一氣之下,到廣東等地 ,隱性埋名,想闖出一番事業,結果事業沒成,還患上重病,沒臉見父母,在外流浪16年,父母找到他時,已是頭髮半白、沉默寡言的流浪漢了。
  • 訊飛翻譯實力顛覆想像,《流浪地球》中A.I.黑科技竟成現實
    訊飛翻譯實力顛覆想像,《流浪地球》中A.I.黑科技竟成現實 2019年02月15日 10: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流浪地球》中劉培強(吳京)在太空站使用A.I.耳機與各國太空人無障礙交流,不論身邊的人說的是哪一種語言,耳機都會翻譯成母語,大大降低了人與人交流的難度。
  • 名牌大學畢業生流浪街頭16年:天橋下住10年,每天堅持學英語
    近日,一則「男子稱不滿大學畢業分配,流浪16年」的消息引發關注,主人公陳穎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後,進入黃岡師專(今黃岡師範學院)圖書館工作,隨後流落到東莞街頭。在公益組織「讓愛回家」的幫助下,陳穎的弟弟陳江(化名)從武漢趕來與其團聚,但他仍然拒絕回家,並稱要等到7月12號再回,到時黃岡師範學院會派人來請他回去。
  • 醫科大畢業生流浪16年,母親精神出問題,滿牆的獎狀很諷刺
    16年前的某一天,廖銀超到自己就讀的四川某醫科大學拿畢業證,因為學費沒交齊,沒能領到畢業證,一氣之下,廖銀超選擇南下廣東,從此開始了自己16年的打工流浪生活。16年來,廖銀超沒有跟家裡聯繫,母親因此出現精神問題,父親多次想到自殺,家裡賺點錢就託人尋找兒子,家裡一貧如洗。16年後,在志願者的幫助下,廖銀超的父母終於找到了廖銀超,當初25歲、健談開朗的小夥子,現在已經是頭髮半白、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不僅如此,他還患上了嚴重的疾病——尿毒症。
  • 青島拾荒大姐走紅:為英語離家出走 能翻譯英文小說
    雖然是拾荒者,袁英慧精通英語並自己翻譯了小說。堅持20多年學習英語不放棄,她的經歷堪稱波折。除了在求學上苦頭倍吃,忍受了外界的異樣眼光和壓力,她為英語離家出走拾荒漂泊流浪。袁英慧說,如果再讓她選擇一次,她不後悔,並還是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她現在心裡也很矛盾,又想放棄、又想能進入翻譯業界,並養活自己。現在最盼望的是解決生存問題,過上正常的生活。
  • 從寫作角度,解讀許淵衝譯《長恨歌》 — 第二講
    《長恨歌》的第二段△相關直播回放地址我們仍會按照以上的步驟,用如下的方法進行:中文原詩難點梳理↓中文原詩邏輯分析,轉為散文+詞語精析+譯為邏輯合理的散文+研究許淵衝先生的詩歌語言與精華點《長恨歌》第二段
  • 流浪地球在國外遇字幕難題中國人比美國人更懂英語
    全網追蹤】   最近《流浪地球》在國內破了40億票房,而該片在北美上映11天,喜獲382萬美元票房,也破了五年來中國電影在北美票房的最高紀錄。國內外好評如潮,可是外國人在看電影時卻普遍感到英文字幕難以理解。
  • 2012年大學英語六級翻譯輔導及練習(16)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2年大學英語六級翻譯輔導及練習(16) 2011-12-16 10:16 來源
  • 《誤殺》《流浪地球》資深譯者:國產電影走向海外怎樣選好翻譯
    翻譯質量對電影的海外推廣非常重要,但翻譯卻可能是整個電影工業裡最不被重視的一環。從2010年到現在,筆者參與過幾十部影視作品的翻譯工作,在十個想找我們翻譯的人中,有八個會被報價嚇退,儘管我們的報價就是影視翻譯的「行價」,但大部分人還是會覺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