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根雕藝術產業後勁十足(組圖)

2020-12-13 網易新聞

用陰沉木材料雕刻的作品《杜甫》。

一件件精美的雕刻作品吸引著觀眾。

海南黃花梨雕刻作品《瑞海祥舟》

海南黃花梨雕刻作品《月影荷下舞》

楠木雕刻作品《心生道法》

  7月8日上午,第二屆海南省

藝術

節追尋中國夢』——第四屆海南省

根雕

藝術作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本屆展覽展出的200餘件作品皆是海南省根雕文化藝術協會會員和藝術家的精品力作,引觀眾駐足屏息、讚嘆不已。

  文/本報記者 陳蔚林 圖/本報記者 李幸璜

  天地之塑造,日月之輪迴。滄桑之沉積,智慧之結晶……

  這是海南省根雕文化藝術協會會長張進山的根雕作品《神曲》,其摒棄傳統創作的局限性,大膽發揮創新構思。在技法造型上推陳出新,令觀賞者魂牽夢縈,感受美感難於忘懷。

  放眼展廳,在 追尋中國夢』——第四屆海南省根雕藝術作品展」中展出的其他作品,餘秀燕的《松攬瑞雪》、吳關詩的《月影荷下舞》等也一樣盡力釋放著藝術魅力,彰顯著當前海南根雕藝術創作的新水平。

  海南乃根雕藝術發展福地

  木香幽幽而來,沿著這香氣細細看過每件展品座下的簡介牌,我們才知這不僅是一間展廳,更稱得上是一座寶庫——

  海南黃花梨、陰沉木、沉香木、坡壘木、紅椆木、粗榧木……這些早在數十年前就被嚴禁砍伐而身價百倍,大多論斤甚至以克為單位進行交易的珍稀木材,經過藝術家及能工巧匠的雕琢和打磨,仍然不掩大自然賦予的神奇紋理,反而因天人交合碰撞出更為耀眼的火花。

  「僅從海南根雕作品的取材上就能看出,上天對這片鍾靈毓秀的土地是多麼厚愛。」知名美學學者、中國現代根雕藝術大師劉勇是海南省根雕文化藝術協會顧問,從事根雕藝術創作及研究數十年之久的他,不吝盛讚海南為根雕藝術發展之福地,並賦予海南根雕「天賜」之名,更直指「海南那麼多好木材不做根雕簡直是暴殄天物」。

  張進山告訴記者,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之風潮,越來越多國內外遊客湧入海南,也越來越多消費者關注到海南根雕藝術品。他期待著,海南根雕文化應在國際旅遊島建設發揮作用,海南根雕市場迎來真正的春天。

  但是,同樣值得人們關注的是,在海南,可以用作根雕創作的木材資源日趨減少,若要真正形成產業,必須克服「老料」越找越少、越炒越貴,「新料」材質輕薄難以承載千雕萬琢等難題。

  海南根雕藝術理念超前

  漫步於展廳之中,觀眾不僅可以看到《獨佔鰲頭》、《瑞雪映松》、《招財進寶》等表現傳統題材的根雕作品,也可以看到《絲綢之路》、《志在藍天》、《奧運火炬》等緊跟時代步伐、反映時代精神的根雕作品。它們靜靜矗立在眾多展品之中,時不時為觀眾送上一份驚喜。

  海南省根雕文化藝術協會理事葉亞雄以坡壘木為材料,順原木生長之勢創作了作品《絲綢之路》。這件作品如同絲綢隨風飛揚,又如女子長袖善舞,流暢相接的線條仿若中國與友國的情誼源遠流長,寄託了作者對「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順利實施的期盼和欣喜。

  海南省根雕文化藝術協會副會長王勁民的《放飛夢想之歌》陰沉木作品,也表現出海南根雕藝術的獨特魅力,體現了科學的真、人文的善、藝術的美。

  「海南根雕藝術事業能從群英逐鹿的局面中迅速脫穎而出、異軍突起,從全國根雕界的『小老弟』成為舉國矚目的根雕大省,得益於海南根雕藝術家們永不止步的探索和創新精神,也得益於他們不斷在實踐中努力探索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張進山說,當前,海南根雕藝術事業正處於發展時期,但有些作品逐漸模式化、內容單一,希望更多根雕創作者能夠另闢蹊徑,開創出富有海南特色的藝術之路。

  他還認為,富有特區精神的海南根雕藝術家在這次展覽中展出的作品,不僅做到了對傳統題材的繼承貫通,還做到了對時代潮流的精準把握,其中反映「中國夢」、弘揚正能量的作品賞心悅目、鼓舞人心。海南,或將成為中國現代根雕藝術發展的又一塊「試驗田」。

  正因雅俗共賞、老少皆宜,原定於7月12日結束的展覽因人氣居高不下,已決定延遲至7月19日方才落幕,儘管如此,還有許多觀眾表示此類展覽機會「供不應求」。

  作品將體現更多海南元素

  「儘管展覽得到了專家及觀眾的普遍認可,但我們仍然從各界反饋中發現了一些不足和短處,計劃在未來加以彌補和追趕。」談到海南根雕藝術發展現狀,張進山直言,目前海南根雕藝術作品雖然百花齊放,但缺少能夠真正表現海南特色的「一枝獨秀」。

  記者也注意到,本次展出的作品絕大多數取材於海南本島,但真正以海南為創作背景或主題的作品卻並不佔多數。曾經推出作品《五指山的早晨》的海南省根雕文化藝術協會副會長胡敬陽也坦言,他與身邊的根雕藝術家一樣,花在研究海南題材根雕作品上的時間實在太少。

  「其實我一直非常想以海南的少數民族為主題,創作出一組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根雕作品,作為我進一步探索海南題材根雕作品的『敲門磚』。」祖籍萬寧的根雕藝術家梁鎮師是土生土長的海南人,在他看來,特殊的地理和自然環境令海南的風光景物、風土人情,相較於其他省市自有一份因神秘而愈發濃鬱的魅力。

  他告訴記者,為了達成這個願望,這幾年,他與同仁不斷深入黎村苗寨、尋訪山山水水,做了大量調研和籌備工作。「因為最原生態的,才是最海南的。我想表現的就是最真實的海南。」如今,梁鎮師的創作計劃已萬事俱備只待動手雕琢,他希望自己走出的這一步,能夠為其他藝術家提供借鑑,吸引他們把眼光投向海南本土。

  對於海南根雕藝術發展未來,張進山滿懷信心:「從觀眾的熱烈反應來看,我們知道根雕藝術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從政府的支持態度來看,我們也知道根雕藝術即將走出深閨、更露鋒芒。」

  他希望,海南根雕藝術浪潮向前奔湧,在不久的將來,各個市縣能夠逐一建起成規模的根雕藝術博物館、根雕工藝品參觀購買一條街等載體和平臺,推動根雕藝術事業不斷發展,同時讓根雕藝術作品、工藝作品走進更多尋常百姓家。

  第四屆海南省根雕藝術

  作品展獲獎名單

  第二屆海南省藝術節「追尋中國夢」第四屆海南省根雕藝術作品展是第二屆海南省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由省人民政府主辦,省文體廳、省文聯、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省根雕文化藝術協會共同承辦。根據評審委員會評審獲獎名單如下:

  特等獎3名

  吳關詩《月影荷下舞》、餘秀燕《松攬瑞雪》、吳孔德《道法自然》

  金獎14名

  吳曉剛《天賜祥福》、梁鎮師《梅蘭竹菊》、黃克軍《火焰》、陳國平《福在眼前》、明聖紅木王加才《百子圖》(工藝雕刻)、明聖紅木胡敬陽《交椅》(工藝家具)、王龍斌《花語》、李耀民《春天的舞步》、胡敬陽《荷花鶴舞》、曹學成《樓芸古韻》、梁雪芸《九龍如意》、胡敬陽《清明上河圖》、陸銳《根源》、餘秀燕《陸羽品茗》

  銀獎20名

  梁鎮師《幽香》、黃勁民《放飛夢想之歌》、林琳《平步青雲》、王龍斌《蘭韻》、林詩大《紅樓十二釵》、林星《南天一柱》等

  銅獎60名

  胡敬陽《一路連科》、傅厚平《遠古神魚》、李齊亮《醉歌狂舞》王文《枯榮與共》、魏雪松《龍馬精神》等

  優秀獎70名

  洪熙福《形》、李雲飛《力量之神》等

  特別貢獻獎

  萬寧市根雕文化藝術協會

  海南省根雕文化藝術協會展示中心

  海南省根雕文化藝術協會交流中心

本文來源:南海網-海南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根藝節詩意呈現
    開化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以根雕藝術、盆景藝術、賞石文化與園林古建為載體,融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璀璨的文化於奇根異木,涵蓋地方景觀、水域風光、遺址遺蹟、建築設施、人文活動、氣候景觀等六大主類文旅資源,僅佛儒道、民間神話傳奇、歷史風雲等系列大型根藝作品就有2000餘件,最大的有40餘噸,2013年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唯一的根文化主題旅遊區,也是開化縣根雕產業蓬勃發展的展示窗口
  • 石家莊井陘男子痴迷根雕 欲建崖柏根雕博物館
    2014年,高恆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的崖柏根雕藝術博物館可以破土動工。    □文/本報記者 李兵 圖/本報首席記者 李青    「老鄉,這根『劈柴』您別燒了好不?」初中畢業後,曾學習了一段時間美術,這奠定了他的根雕功底。    1979年,高恆被分配到了礦區的陶瓷廠做美術工作。也正是從那時起,他對根雕產生了興趣。「那個時候,我經常到家附近的根雕廠去轉悠,偷學根雕技術。」2005年,高恆在清涼山腳下開了一個奇石盆景店。
  • 吉林市:全局謀劃項目 產業後勁十足
    近年來,吉林市從傳統工業城市走來,在鞏固和壯大化工、冶金等支柱產業的同時,大力培育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工業發展的後勁顯著增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吉林市提出,要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目標就是要在已有的基礎上,繼續增強工業發展的後勁。
  • 根雕:時間腐朽了樹根,藝術讓樹根重生丨陝北工匠精神
    根雕,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作者:李貴龍(書房記專欄作家)根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是以樹根、樹身、樹瘤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花卉等藝術作品。我國根雕藝術源遠流長。
  • 第七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節亮點提前揭秘!攻略收好啦!
    (開化)根雕藝術文化節成功舉辦,讓開化根雕備受矚目。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節是一場全國性的活動,其中「醉根杯」中國根雕現場創作大賽自2014年舉辦以來,至今連續成功舉辦了四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是業界根雕藝術創作交流的平臺,促進中國根雕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弘揚工匠精神為宗旨,是中國根雕藝術現場創作的第一品牌賽事,是文化節品牌活動之一。
  • 《好看的根雕藝術品擺件》井木犴-協助拍攝
    根雕,是一種雕刻方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根雕工藝講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為在根雕創作中,應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輔助性進行人工處理修飾,因此,根雕又被稱為根的藝術或根藝。
  • 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有多少根雕...
    』的挑戰結果進行認證……」12月3日10時30分許,在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節暨2020「錢塘詩路•開化尋源」活動的開幕儀式上,經認證官認證,開化縣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成功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
  • 馬來西亞萬寧籍青少年走進萬寧根雕博物館
    馬來西亞萬寧籍青少年走進萬寧根雕博物館 馬來西亞萬寧籍青少年參觀走進萬寧天涯熱帶雨林博物館
  • 欣賞家鄉人的根雕藝術,形態各異,惟妙惟肖
    在老家有不少的根藝奇人,他們迷上了奇形怪狀的樹根,利用業餘製作的一件件惟妙惟肖的藝術作品,受到人們讚嘆的時候,他們的付出得到了認可,他們的作品都是根據原來材料特點進行簡單雕刻而成,大多屬於天成。仙鶴擺件這些根雕藝人,大多數對於穿戴不做要求,由於工作環境,有的對根雕藝術進入了痴迷的程度,在這些根雕上面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財富,他們親自選材、備材、進行觀察創作。
  • 海南煉化副總工程師修振東:刻苦攻關助海南石化產業崛起
    ■ 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炎炎烈日下,位于洋浦經濟開發區的中國石化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煉化)裝置區,年產百萬噸乙烯及配套煉油改造項目現場,各種大型施工機具正緊張有序地進行地管施工等相關作業。
  • 騰衝到處都藏著驚喜 這個根雕藝術博物館值得一去
    騰衝騰越根雕藝術博物館,2018年1月8日正式核准成立,現已正式對外開放,數千件規模宏大、工藝精美的根雕藝術作品正式對外展示,」清明上河圖「、」梁山英雄「、」八百羅漢「、」周穆八駿「、」中華寶鼎「、」鯤鵬展翅「、」一統江山「、」非洲雄獅「.......無不令人震撼。
  • 開化根宮佛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
    記者 邱丹晨 通訊員 張國友12月3日,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節暨2020「錢塘詩路·開化尋源」活動在開化根緣小鎮啟幕。作為開化每年一度的文旅盛會,今年的根雕藝術文化節以「詩話錢江源·尋根好地方」為主題,活動為期一個多月,包含詩詞採風研學、全國非遺詩詞大賽、漢唐文化展示、環球旅遊小姐巡迴賽、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研討會等10餘項活動。留名「吉尼斯」,開化擁有「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讓我們恭喜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成功留名『吉尼斯』!」
  • 根宮佛國成「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
    日,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節暨2020「錢塘詩路·開化尋源」活動在衢州開化隆重啟幕。開化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被授予吉尼斯記錄證書  開化是著名的「中國根雕藝術之鄉」,根雕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歷經1000多年的發展,目前全縣共有各類根雕企業30餘家,從業人員近2000名,年產根雕作品30萬件,
  • 這位東陽人的竹根雕藝術作品展在嘉善縣博物館舉行
    18日,「敲形邀神 鬼斧神工——周桂新竹根雕藝術作品展」在嘉善縣博物館啟幕。展覽由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嘉善縣博物館聯合舉辦,由東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協辦,將持續至8月30日。周桂新是江北街道周店小區人,先後獲得省工藝美術大師、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東陽竹根雕」代表性傳承人等稱號。從藝30年來,他博採眾長、精於創新,汲取東陽木雕、東陽竹編、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和現代美術設計理論精華,摸索出旋轉法和移位法等新雕刻技法,闢出一條雕藝新路。
  • 暢遊開化——根雕根宮佛國
    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主要有福門祥光、中國根雕佛國、中國根雕博物館、中國根雕歷史人物博物館等二十多個景點,它巧妙地以根雕藝術、盆景藝術、賞石文化與園林古建為載體,融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璀璨的文化於奇根異木,構建了一幅恬靜優雅、天人合一的畫卷,是一處尋根探源山水文化旅遊勝地。它也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中國最具特色的文化旅遊勝地,中國十大休閒小城之一。
  • 「中國根雕城」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的五大提升
    中國網訊 中國根雕城景區佔地600多畝,建築面積40多萬平方米,總投資8.7億元,是在原來的「武夷根藝城」一期工程的基礎上發起來的。2010年7月「武夷根藝城」建成並開始運營,2011年營業額為1.09億元。現有123家根雕企業入駐,已初步形成福建最大規模根雕產業集群。
  • 國內唯一的根雕博物館,館內有上千個根雕佛像,堪稱「華夏一絕」
    相信大多數人都對雕塑藝術感興趣,當那些栩栩如生、精彩絕倫的作品呈現在人們面前時,我們不僅被藝術家精湛的技藝所驚嘆,也為美的享受所陶醉,通常,我們會看到各種精美的泥塑和麵塑,但也許我們的許多朋友從未聽說過根雕的雕刻藝術,下面介紹一下這個由樹根創造的藝術國度,國內唯一的根雕博物館,館內有上千個根雕佛像
  • 怎樣培養一個學習後勁十足的孩子?
    這個問題好多家長都很關心,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後勁十足,下面 奶爸齊老師 就這個問題談幾點自己的心得和方法:第一,要想學習後勁十足,關鍵在於孩子的自律。孩子有了自律性,學習後勁就會十足。小學階段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 家長如何培養學習後勁十足的孩子?
    怎樣才算學習後勁十足?培養一個學習上後勁十足的孩子是幾乎所有家長的夢想。那麼學習後勁十足的孩子有哪些特徵呢?我來列舉幾個。1.學習動機持續而強烈。2.學習習慣良好。3.自我規劃能力強。那麼從家長的角度該怎麼培養學習有後勁的學生呢?我來列舉幾個方面。
  • 這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內的根雕,足以獨步天下!
    據當地人介紹,這是一個從小作坊不斷發展為一個世界級的大旅遊區,並且造就了一個無汙染、超高附加值、體現正能量的文化產業,目前,該旅遊區已經成為中國最具特色的文化旅遊勝地。當地人都自豪地對外地遊客說:世界根雕在中國、中國根雕看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