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才女呂碧城:為救母被退婚,成為富婆後皈依佛門,膝下無兒女

2020-12-22 阿旺讀書

古往今來,中國的才女不計其數,但稱得上奇女子的卻寥寥無幾,自古亂世出英豪,而亂世之中,何嘗不是孕育奇女子的搖籃?

民國時期,天下動蕩不安,群雄並起,將軍政客指點江山,文人墨客揮斥方遒,而"女子無才便是德",依舊束縛著中國億萬女性的思想。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陳涉曾嘆息,而在時代的長空裡,何嘗不是呂碧城的嘆息

01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1883年的一天 ,安徽旌德的呂家迎來了家中第五個孩子的誕生,此時的呂家老爺呂鳳岐,已因不滿官場上的黑暗,毅然辭官回到老家。

於是便為自己的第五個孩子取名"蘭清",這何嘗不是呂鳳岐的自喻,卻沒想到成為了女兒,一生的真實寫照,而這個孩子便是位列"民國四大才女之首"的呂碧城

石評梅、蕭紅、張愛玲,無一不是響噹噹的人物,而呂碧城卻超越她們位居首位,除了佔盡年長的優勢,她的文學才華之盛,她的格局之大,成就之高,遠並非一個"才"字所能詮釋的

20世紀一二十年間,中國文壇、女界以至整個社交界,都曾有"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鹹推呂碧城"的一大景觀,她可以說是女性最早的覺醒者,最早的先行者。

在父親的教導下,她飽讀詩書,詩詞歌賦畫,無一不精無一不通,5歲時便能與父親和詩,12歲時已"能治印,並嫻音律",在詩詞書畫方面的成就,便足以令人望其項背。

明明是一個豆蔻少女,筆下的詞卻是豪氣沖天,其胸襟和氣魄,在少女時,便已顯露無疑。

而她創作的《信芳集》、《曉珠詞》、《雪繪詞》等,無一不述說著她過人的才華,因此也被後人推崇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0213歲"虎口"救母遭退婚

12歲時,因父親登山意外喪命,她遭遇人生中第一次變故,也初次意識到身為女性的無助和悲涼。

此時的呂家,一個寡母四個孤女,只能任人宰割,族人以呂家沒有男丁為由,霸佔其全部家產,還欺辱呂家母女,並挑唆匪徒將呂碧城的母親嚴氏強行幽禁。

在當時女子只會以淚洗面的時代,13歲的呂碧城卻在苦苦找尋救母的良策。

她身單力薄,只能借力打力,憑藉出眾的才華,開始給父親曾經的朋友學生,一一寫信求援。

其中便有當時擔任江寧布政使、兩江總督的樊增祥,她行雲流水的文採,令人拍案叫絕。

眾人驚嘆於她的才華,嘆服她的魄力與勇氣,深受感動,因而紛紛趕來支援。

此時的她,隱隱察覺到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裡,而等待則是一個毫無勝算的賭博,她救母的壯舉是一段傳奇,卻也又埋下了另一樁隱患

父親在她10歲時,曾將她許給一個汪姓大族,對方聽了她的事跡,意識到呂碧城不是一個"省油燈",嫁到夫家豈不是要鬧翻天?

呂碧城因此遭遇退婚,這在當時可謂是奇恥大辱,無異於是要一個年輕女孩的性命。

遭遇退婚羞辱的她,憤怒過,痛苦過,甚至煎熬地整宿整宿無法入眠。

03倡導女權,掌握自己命運

一個女人為什麼要把命運交付到一個男人的手中?在痛苦中,她開始沉思,女性是她無法更改的性別,誰說女子不如男,她為什麼不能用女性的身份,去顛覆這個世界,證明女人和男人一樣"能"?

她貪婪地吮吸著新的知識,期待有一天能有一番大作為,她渴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闖出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

可是她的言論,被家人的一致痛批,甚至還直戳她遭"退婚"的痛處,他們用"婦德婦言"來給她施壓

"女子無才便是德",可生活卻從沒有放過"無才的婦女",在眾人的不解和埋怨的目光中,呂碧城感到窒息、壓抑與無望。

在家人又開始為她物色結婚對象時,她終於爆發了,偷偷買票搭上前往天津的火車,呂碧城逃出了這個禁錮她的"牢籠",她要將命運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20歲的她孤身一人來到天津,沒有旅費,沒有行裝,在當時女性很難立足的時代,她卻幸運地被《大公報》總經理英斂之欣賞。

不僅提供住宅,還她聘請成為了《大公報》的第一名女編輯,也是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

她屢屢在報上發表詩詞作品,獲得了業內前輩的一致讚許,還因"碧城"的筆名,與秋瑾結緣,成為閨中密友,一同被稱為"女子雙俠"。

她也發表了很多鼓吹女子解放與宣傳女子教育的文章,並成為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

在她的女權言論受到很多知名人士的迎合後,她還開始積極籌辦北洋女子公學,而很多社會名流也欽佩於她的才華,紛紛為其奔走建校事宜。

1904年,北洋女子公學成立,21歲的呂碧城出任總教習,負責全校事務,併兼任國文教習,她開創了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先例,並在當時也引起巨大轟動。

04皈依佛門,一生未婚

呂碧城不僅在教育上為女子爭得一席之地,在政治上,她也曾一展宏圖,將女子的"能",展現得淋漓盡致

1912年,29歲的呂碧城憑藉自己的才華和袁世凱的舊交,出任總統府機要秘書,後又擔任參政一職。

只是在3年後,因政見不合,呂碧城毅然選擇辭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的現狀並非她一人之力能改變,因而此後的她便遠離官場,開始了自己的經商生涯。

在商場上,她也依舊遊刃有餘,積累了巨大財富,並在上海為自己修建成一座超級豪華的住宅,在閒暇之時,寫字作畫,生活好不愜意。

呂碧城的一生,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都成為了業內的佼佼者,她是女性中的先行者,讓無數男兒自慚形穢,遺憾的是她卻一直沒有結婚。

她為理想奮鬥了一生,一路將自己演繹成了傳奇,但這個世間少有的奇女子,卻在自己47歲時,幾次感情糾葛落幕後,毅然選擇正式皈依三寶,成為了在家居士,法名曼智。

1943年,60歲的她在香港孤獨離世,她一生未曾婚嫁,更沒能留下一兒半女,同時也不曾給後人留下祭拜她的機會。

她遺言"不留屍骨,遂火化後將骨灰和面為丸,投入大海餵魚",而她20多萬的家產全部捐贈佛寺香港東蓮覺苑。

呂碧城一生,可謂是翻雲覆雨,叱詫風雲的傳奇一生,她為女性的命運譜寫了新的篇章,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單身,也能締造屬於自己的輝煌與精彩,女人自己就可以成為神話!

相關焦點

  • 此人是民國第一才女 袁世凱欣賞至極 追求者眾多 卻終身未嫁
    說起民國時期的才女,你會想起誰呢?是陸小曼、林徽因還是蕭紅、張愛玲呢?實事求是的說,這幾位在民國時期都屬於才華橫溢,冠絕一時的美貌佳人。可是要說誰是民國第一才女,這幾位估計就有點汗顏了,那麼誰是民國第一才女呢?民國第一才女究竟有多有才呢?所謂的民國第一才女名叫呂碧城。
  • 呂碧城: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是亂世的佳人,是絕代的芳華
    她就是被時光之河湮沒的傳奇女子呂碧城。1883年,呂碧城生於安徽旌德縣。 其父呂鳳岐,時任光緒三年丁丑科進士。 呂家乃書香門第,藏書萬卷,在書香的浸潤下,呂碧城漸漸成長為聞名鄉裡的才女。遼海功名,恨不到青閨兒女。剩一腔豪興,寫入丹青閒寄。 這首豪情之作,據說是碧城年方12歲就寫下的。 金釵之年的少女,全無閨閣之幽情,詞風闊達,盡顯俠氣,不得不讓人驚嘆。
  • 佛緣丨從總統秘書到皈依佛門
    但呂碧城「夫家」卻起了戒心:她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能量,這樣的媳婦日後過了門恐怕難以管教,於是提出退婚。呂家自此劫難後門衰祚薄,孤兒寡母,勢單力薄。那時女子訂婚身不由己,而被退婚則視為奇恥大辱。這段痛苦的經歷,在碧城幼小的心裡留下了刻骨銘心的烙印,成為她終生難以撫平的創傷。
  • 民國女子 呂碧城:靠自己也能活成一片天地
    可惜的是當時呂碧城已有婚約,婆家見她小小年紀,卻如此心計,將來必定不能成為賢妻良母,在家相夫教子。因故取消了婚約。也許是因為這次退婚,導致她後來的終身不嫁。脫離困境後,母親帶著四個女兒投靠了舅父。也是因為跟舅父的爭執導致了她走上了文壇的道路。當時天津興辦女子學堂,而呂碧城想去天津探訪,可是卻遭到舅父的嚴厲訓斥,說她不守本分,作為一個女子應該恪守婦道。
  • 民國黃金剩女呂碧城談感情:稱心男人不多
    民國時期被稱為「女子雙俠」的秋瑾和呂碧城,是兩位卓爾不群的女性。祖籍安徽旌德的呂碧城,是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和詞人。在民國眾多的名媛才女當中,呂碧城的才情和美貌,都是極為出類拔萃、引人注目的。嚴復盛讚她「高雅率真,明達可愛」,而著名女作家蘇雪林,則驚嘆她容貌「美豔有如仙子」。
  • 民國時期的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的觀念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可是這畢竟是落後的封建思想,在清末已經逐漸被人們所遺棄,相反湧現出了很多的才女,比如民國時期的四大才女。蕭紅(1911-1942),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 民國有四大才女:張愛玲大家最熟悉,還有3位是誰?
    中國古代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要相夫教子,操持家務就行。可到了民國時期,才華橫溢的女性作家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她們的才華,不亞於才子,因此被稱為「才女」。民國有四大才女,分別是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呂碧城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年紀最大的人。
  • 她是民國第一才女,高顏值、高學歷、還家財萬貫,卻是第一剩女
    可是有這麼一個被稱為「民國第一剩女」的姑娘,她高顏值、高學歷,才華橫溢又精明強幹。今天,也想起另外一個人,出生在民初的她,在那個男女平權的風氣還沒有完全開化的時代,她選擇孑然一身。她是個才女,但這方面往往不夠被關注。貼在她身上的標籤最顯眼的始終是「民國第一剩女」——一個「偏執」的人。
  • 民國才女藍妮,為錢嫁入豪門,成為民國最高調的小三
    自古才女多磨難,而民國的才女更是如此。例如女權維護者呂碧城年幼時命運坎坷,家產被奪,夫家退婚,直到去世不曾結婚;文學洛神蕭紅幼年喪母,從踏出家門之後,到死都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家;才女石評梅錯把渣男當暖男,辜負了能照顧她一生的男人。
  • 有才有顏又有錢,瀟灑又任性,她才是民國第一奇女子
    1 民國時期,有這樣一個女子: 她的一生充滿傳奇,5歲能作詩,7歲能畫山水畫,12歲寫出的詞令人拍案叫絕,13歲救母名動朝野,20歲擔任《大公報》編輯,21歲創辦中國第一所公立女子學校,23歲成為女子師範學堂校長,29歲出任袁世凱機要秘書和參政,32歲下海經商腰纏萬貫
  • 中國民國時期四大才女
    民國時期湧現出了眾多才華橫溢的優秀女性,其中的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更是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呂碧城(1883年~1943年1月24日),一名蘭清,字遁夫,號明因、寶蓮居士。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並開創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先例的民國奇才女。20世紀頭一二十年間,中國文壇、女界以至整個社交界,曾有過「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鹹推呂碧城」的一大景觀。
  • 同心難改:退婚的理由千萬條,這條笑了
    《烈火軍校》的沈聽白髮現心上人曲曼婷愛的是別人,便主動到曲家請求與曲曼婷退婚,並包攬一切責任。這份愛也是沒誰了。沈聽白表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當初是自己太過魯莽才貿然提親,而且除了婚禮,其他沈家答應下來的條件、彩禮全部作數,也是為曲曼婷考慮的十分周全了,唯恐曲曼婷受到委屈。
  • 「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皈依?
    那麼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有「概念」要說下,歸依佛門不是出家,兩者有著本質區別的。皈依佛門:指佛教用語。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門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門。「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皈依佛門,相當於是一個入學證。就是皈依三寶,皈依後相當於你是正式的一個佛教徒。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
  • 呂碧城:最高級的悅己,是活成她的樣子
    這些聲音自然湧進20歲的呂碧城心裡。她想到天津女校「探訪女學」,卻遭到思想仍然守舊的舅父的斥責和阻止,本就要強的呂碧城一怒之下,分文不帶,一人逃出嚴家。後來呂碧城撰文回憶說:「然予之激成自主以迄今日者,皆為舅氏一罵之功也。」的確,正是這「一罵」,呂碧城迎來命運的轉機,從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才女成長為一位極具時代影響力的新女性。
  • 80後帥哥美女們紛紛皈依佛門:有人放棄鐵飯碗,有名校高材生
    他們都是年紀輕輕80後的帥哥,美女們。這裡最大的釋明心也不過是1980年生人,但是他們都從佛法中,找回了在塵世間迷失許久的自我。一, 天生有佛像,放棄鐵飯碗,成最帥和尚的釋明心釋明心,1980年出生,別看他今年才40歲而已,但是他已經皈依佛門11年,是個「老」和尚了。
  • 民國才女,名媛和「拼多多版名媛」
    近期對中國近代史很感興趣,發現風雲激蕩的社會變革期總會湧現出引領時代潮流的優秀女性,其中的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更是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近期網上熱議的#拼多多版名媛#,和才女著實掛不上鉤,讓我們看看她們的老祖宗民國四大名媛。
  • 與林徽因並稱四大才女,被袁世凱賞識,後棄文從商終身未嫁
    民國時期,新文學興起之際,既有徐志摩朱自清等才子出現,也少不了謝婉瑩林徽因等才女。而在這些才女當中,呂碧城也是世人無法忽視的存在,與謝林等人並稱四大才女。之後,呂碧城母女三人便寄宿在她舅舅家直到她成家。然而,呂碧城卻因為「魄力十足,恐難管教」被夫家退親,而又因為想去學堂讀書被舅舅責罵。從那時起,呂碧城就下定決心,要做一個自立自強,不亞於男子的女人。第二天凌晨,呂碧城就毅然決然離家出走。
  • 民國四大才女,大家認可嗎?其實她們很優秀
    民國時代是特殊的時代,才人輩出,因為新思想的改變了不少人的思想,因此不少女子為自己爭取,要求女子平等,所以女子的實力不可小覷的。可以看林徽因一生為中國建築史事業貢獻很多,今日講的是民國時期的四位才女,在文學領域取得了不起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