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各位讀者:因公眾號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如果想正常看到「文武之道HX」的推送,可能需要大家在閱讀後,在文末右下角點一下「在看」或者「星標」,我們每次的新文章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人海茫茫,不想和大家錯過。分享課件下載請及時,超過期限需要資料需付費領取。具體操作只有三步:
(1)點擊文章標題下面的藍字「文武之道HX」
(2)點擊手機右上角的「…」
(3)選擇「設為星標」
考點二 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
2.具體表現形式
項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結構
核電荷數
逐漸增大
逐漸增大
電子層數
相同
逐漸增多
原子半徑
逐漸減小
逐漸增大
離子半徑
陽離子逐漸減小
陰離子逐漸減小
r(陰離子)>r(陽離子)
逐漸增大
影響半徑的因素:
(1)能層數:能層數越多,原子半徑__越大__
(2)核電荷數:能層數相同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__越小__
性質
化合價
最高正化合價由+1→+7(O、F除外),最低負化合價=-(8-主族序數)
相同
最高正化合價=主族序數(O、F除外)
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
金屬性逐漸減弱
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金屬性逐漸增強
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離子的氧化性、還原性
陽離子氧化性逐漸增強
陰離子還原性逐漸減弱
陽離子氧化性逐漸減弱
陰離子還原性逐漸增強
氣態氫化物穩定性
逐漸增強
逐漸減弱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鹼性
鹼性逐漸減弱
酸性逐漸增強
鹼性逐漸增強
酸性逐漸減弱
3.電離能
(1)第一電離能:氣態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__最低能量__,符號:I1,單位:__kJ·mol-1__。
(2)規律
①同周期:第一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__最小__,最後一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__最大__,總體呈現__從左至右逐漸增大__的變化趨勢。
②同族元素:從上至下第一電離能__逐漸減小__。
③同種原子:逐級電離能越來越__大__(即I1__<__I2__<__I3…)。
4.電負性
(1)含義: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__吸引鍵合電子__能力的標度。元素的電負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__吸引鍵合電子__的能力越__強__。
(2)標準:以最活潑的非金屬氟的電負性為__4.0__作為相對標準,計算得出其他元素的電負性(稀有氣體未計)。
(3)變化規律
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__小於__1.8,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__大於__1.8,而位於非金屬三角區邊界的「類金屬」(如鍺、銻等)的電負性則在1.8左右。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__增大__,同主族從上至下,元素的電負性逐漸__減小__。
5.對角線規則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與__右下方__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質是相似的,如。
分別寫出BeO、Be(OH)2與NaO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BeO+2OH-===BeO22-+H2O ;
Be(OH)2+2OH-===BeO22-+2H2O 。
第三周期所有元素的第一電離能(I1)大小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提示:Na<Al<Mg<Si<S<P<Cl<Ar
Na的逐級電離能中有____________次突躍。分別是哪級電離能發生突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2I2≫I1I10≫I9
C、N、O、F的電負性大小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電離能大小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C<N<O<FC<O<N<F
F、Cl、Br、I的第一電離能大小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電負性大小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F>Cl>Br>IF>Cl>Br>I
6.元素周期律的2個應用
(1)比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質
①比較Ca(OH)2和Al(OH)3的鹼性強弱方法:
金屬性:Mg>Al,Ca>Mg,則鹼性:Ca(OH)2__>__Mg(OH)2__>__Al(OH)3。
②比較H2O和SiH4的穩定性強弱的方法:
非金屬性:C>Si,O>C,則氫化物穩定性:H2O__>__CH4__>__SiH4。
(2)預測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質
①已知Ca(OH)2微溶,Mg(OH)2難溶,可推知Be(OH)2__難__溶。
②已知滷族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可推知未學元素砹(At)的化合物的性質為HAt__不__穩定,水溶液呈__酸__性,AgAt__難__溶於水。
(1)同周期主族元素中,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徑最小()
(2)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中第ⅠA族元素的離子半徑最小()
(3)ⅤA族元素的最高正價與族序數相同()
(4)同周期金屬元素的化合價越高,其原子失電子能力越強()
(5)共價化合物中,成鍵元素電負性大的表現為負價()
(6)根據元素周期律,氮與氧相比,後者的第一電離能大()
(7)電負性越大,非金屬性越強,第一電離能也越大()
(8)B和N相比,電負性較大的是N()
答案:(1)√(2)×(3)√(4)×(5)√(6)×(7)×(8)√
能力一 粒子半徑大小的比較
1.比較下列粒子半徑大小,用「>」或「<」填空。
(1)Na____________Mg____________Cl
(2)Li____________Na____________K
(3)Na+____________Mg2+____________Al3+
(4)F-_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Br-
(5)Cl-____________O2-____________Na+____________Mg2+
(6)Fe2+____________Fe3+
答案:(1)>>(2)<<(3)>>(4)<<(5)>>>(6)>
2.已知短周期元素的離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A>B>D>C
B.原子序數:D>C>B>A
C.離子半徑:C>D>B>A
D.單質的還原性:A>B>D>C
解析:選C。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大體位置為B A C D ,所以原子半徑:B>A>C>D,原子序數:A>B>D>C,離子半徑:C>D>B>A,單質的還原性:B>A>C>D。
粒子半徑大小的比較方法
3.用「>」或「<」填空。
(1)鹼性強弱順序:NaOH______Mg(OH)2______Al(OH)3;
(2)酸性強弱順序:H2SiO3______H2CO3,H2SO4______H3PO4;
(3)氫化物穩定性強弱順序:HCl______H2S______PH3______SiH4;
(4)氫化物還原性強弱順序:HF______HCl______HBr______HI。
答案:(1)> > (2)< > (3)> > > (4)< < <
能力二 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方法
4.(新教材RJ必修第一冊P113T4)下列關於物質性質的比較,不正確的是()
A.酸性強弱:HIO4>HBrO4>HClO4
B.原子半徑大小:Na>S>O
C.鹼性強弱:KOH>NaOH>LiOH
D.金屬性強弱:Na>Mg>Al
答案:A
5.下列事實不能說明元素的金屬性或非金屬性相對強弱的是()
選項
事實
結論
A
與冷水反應,Na比Mg劇烈
金屬性:Na>Mg
B
Ca(OH)2的鹼性強於Mg(OH)2
金屬性:Ca>Mg
C
SO2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
非金屬性:S>C
D
t ℃時,Br2+H22HBr
K=5.6×107
I2+H22HIK=43
非金屬性:Br>I
答案:C
6.下列有關物質性質的比較,結論正確的是()
A.溶解度:Na2CO3<NaHCO3
B.熱穩定性:HCl<PH3
C.沸點:C2H5SH<C2H5OH
D.鹼性:LiOH<Be(OH)2
解析:選C。碳酸鈉的溶解度大於碳酸氫鈉的溶解度,A項錯誤;非金屬性:Cl>P,故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HCl>PH3,B項錯誤;C2H5SH、C2H5OH均為分子晶體,但C2H5OH能夠形成分子間氫鍵,故沸點:C2H5SH<C2H5OH,C項正確;金屬性:Li>Be,故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鹼性:LiOH>Be(OH)2,D項錯誤。
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方法
金屬性比較
本質
原子越易失電子,金屬性越強(與原子失電子數目無關)
判斷方法
①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越靠前,金屬性越強
②單質與水或非氧化性酸反應越劇烈,金屬性越強
③單質還原性越強或陽離子氧化性越弱,金屬性越強
④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鹼性越強,金屬性越強
⑤若Xn++Y―→X+Ym+,則Y比X的金屬性強
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左邊或下方元素的金屬性強
非金屬性比較
本質
原子越易得電子,非金屬性越強(與原子得電子數目無關)
判斷方法
①與H2化合越容易,氣態氫化物越穩定,非金屬性越強
②單質氧化性越強或陰離子還原性越弱,非金屬性越強
③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性越強
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右邊或上方元素的非金屬性強
說明:①通常根據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鹼性的強弱判斷元素金屬性或非金屬性的強弱,而不是根據其他化合物酸鹼性的強弱來判斷。
②非金屬性強弱與單質的活潑性不完全一致;通常非金屬性越強,其單質越活潑,但也有例外。如非金屬性:O>Cl,但Cl2比O2活潑,原因是O2中存在O===O雙鍵,比Cl—Cl單鍵難斷裂。
能力三 根據元素周期律預測元素的性質
7.2012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正式宣布元素周期表增加第116號元素Livermorium,元素符號是Lv。現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X和W與Lv位於同一主族,Y是迄今發現的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Z的最內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的2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ZY可與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生成可腐蝕玻璃的物質
B.由Y、Z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
C.W的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比Y的強
D.原子半徑:r(X)<r(Y)<r(Z)<r(W)
解析:選A。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18,故116號元素位於第七周期ⅥA族,短周期主族元素中,位於第ⅥA族的元素是O和S,且原子序數W>X,即X為O,W為S。Y是迄今發現的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Y為F。Z的最內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的2倍,且X、Y、Z、W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則Z為Na。NaF與硫酸反應可生成HF,HF能腐蝕玻璃,A正確;NaF是離子化合物,B錯誤;非金屬性F>S,則HF的熱穩定性比H2S的強,C錯誤;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則原子半徑:r(F)<r(O)<r(S)<r(Na),D錯誤。
8.門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時,許多元素尚未發現,但他為第四周期的三種元素留下了空位,並對它們的一些性質做了預測,X是其中的一種「類矽」元素,後來被德國化學家文克勒發現,並證實門捷列夫當時的預測相當準確。根據元素周期律,下列有關X性質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X單質不易與水反應
B.XO2可被碳或氫還原為X
C.XCl4的沸點比SiCl4的高
D.XH4的穩定性比SiH4的強
解析:選D。X和Si的性質相似,和水不反應,XO2可被碳或氫還原為X,A、B項均正確;XCl4與SiCl4的結構相似,形成分子晶體,XCl4的相對分子質量大,分子間作用力強,沸點高,C項正確;X位於周期表第四周期,非金屬性比Si弱,則XH4的穩定性比SiH4的弱,D項錯誤。
依據周期律預測元素性質的流程
對於同一主族的陌生元素,首先確定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後確定它是金屬元素還是非金屬元素,再根據同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遞變性及同周期元素的性質變化規律(元素周期律),來推測該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如已知滷族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可推知元素砹(At)的單質應為有色固體,與H2難化合,HAt不穩定,HAt水溶液呈酸性,AgAt不溶於水等。
能力四 電離能及應用
9.(新教材RJ選擇性必修2 P28T6)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級電離能數據(用I1、I2……表示,單位為kJ·mol-1)。
元素
I1
I2
I3
I4
……
R
740
1 500
7 700
10 500
關於元素R的下列推斷中,錯誤的是()
A.R元素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
B.R元素位於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C.R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為+2價
D.R元素第一電離能小於同周期其他元素
答案:D
10.下列關於元素第一電離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鉀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小於鈉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故鉀的活潑性強於鈉
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從左到右逐漸減小,故第一電離能必依次增大
C.最外層電子排布為ns2np6(當只有K層時為1s2)的原子,第一電離能較大
D.對於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電離能I1<I2<I3……
解析:選B。第一電離能越小,表明該元素原子越易失去電子,活潑性越強,A項正確;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從左到右逐漸減小,第一電離能一般來說依次增大,但有反常,如第一電離能:N>O、Mg>Al,B項錯;C項所述元素為零族元素,性質穩定,第一電離能都較大。
11.第一電離能I1是指氣態原子X(g)失去一個電子成為氣態陽離子X+(g)所需的最低能量。下圖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I1隨原子序數變化的曲線圖。
請回答以下問題:
(1)認真分析上圖中同周期元素第一電離能的變化規律,將Na~Ar之間的元素用短線連接起來,構成完整的圖像。
(2)從上圖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I1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圖中5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圖中4、5、6號三種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的化學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圖中1~6號元素中,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________;兩性化合物有________。
解析:(1)Na~Ar之間六種元素中,Mg(3s2)比Na(3s1)、Al(3s23p1)失去一個電子成為氣態陽離子X+(g)所需的能量大,P(3s23p3)比Si(3s23p2)、S(3s23p4)失去一個電子成為氣態陽離子X+(g)所需的能量大。(2)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I1的變化規律是從上到下逐漸減小。(3)5號元素為P,在周期表中位於第三周期ⅤA族。(4)題圖中4、5、6號三種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的化學式分別為H2S、PH3、HCl。(5)題圖中1~6號元素中,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HClO4,兩性化合物是Al2O3和Al(OH)3。
答案:(1)如圖
(2)從上到下逐漸減小
(3)第三周期ⅤA族
(4)H2S、PH3、HCl
(5)HClO4Al2O3、Al(OH)3
電離能應用的規律
(1)金屬活動性順序與元素相應的電離能大小順序不完全一致,故不能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電離能的大小。
(2)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電負性越來越大,第一電離能總體呈增大趨勢。
能力五 電負性及應用
12.(新教材RJ選擇性必修2 P28T4)下列曲線表示滷族元素或其單質性質隨核電荷數的變化趨勢,正確的是()
答案:A
13.下表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電負性(x)值:
元素符號
Li
Be
N
O
F
Na
Mg
Al
P
S
x值
1.0
1.5
3.0
3.5
4.0
0.9
1.2
1.5
2.1
2.5
(1)根據表中數據歸納元素的電負性與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的關係:__________________。
(2)試推測,元素周期表所列元素中除放射性元素外,電負性最小的元素與電負性最大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Cl—Br+H—OHH—Cl+HO—Br。
①若NCl3最初水解產物是NH3和HOCl,則x(Cl)的最小範圍:____________(填表中數值);
②PCl3水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認為:如果兩個成鍵元素間的電負性差值大於1.7,它們之間通常形成離子鍵,小於1.7通常形成共價鍵,結合問題(3)①,分析BeCl2屬於____________________(填「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可設計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
解析:(1)由表中數據可知,電負性越大的元素,非金屬性越強,在反應中越易得到電子;(2)電負性最小的元素為Cs,電負性最大的元素為F,二者形成化合物的電子式為;(3)①NCl3最初水解產物是NH3和HOCl,在NCl3中,N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Cl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說明N元素得電子的能力大於Cl元素,則Cl元素的電負性小於N元素的,即小於3.0,S元素與Cl元素在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強,則有Cl元素的電負性大於S元素的,即Cl元素的電負性大於2.5;②Cl元素的電負性大於P元素的,在PCl3中,P為+3價,Cl為-1價,則PCl3水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PCl3+3H2O===3HCl+H3PO3;(4)Be的電負性為1.5,Cl元素的電負性介於2.5~3.0之間,則二者差值小於1.7,所以BeCl2為共價化合物,在熔融狀態下不導電。
答案:(1)元素的電負性越大,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
(2)
(3)①2.5~3.0②PCl3+3H2O===3HCl+H3PO3
(4)共價化合物 測定熔融態的BeCl2不導電
電負性應用的規律
能力六 電離能、電負性的綜合應用
14.(新教材RJ選擇性必修2 P29T11)W、X、Y、Z、N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5種短周期元素,其元素性質或原子結構如下:
元素
元素性質或原子結構
W
電子只有一種自旋取向
X
原子核外s能級上的電子總數與p能級上的電子總數相等,但第一電離能都低於同周期相鄰元素
Y
原子核外s能級上的電子總數與p能級上的電子總數相等,但第一電離能都高於同周期相鄰元素
Z
其價電子中,在不同形狀的原子軌道中運動的電子數相等
N
只有一個不成對電子
請完成下列空白:
(1)寫出各元素的元素符號:W: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
(2)X、Y和Z三種元素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__________________(請填元素符號)。
(3)X、Z和N三種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請填元素符號)。
(4)Y、Z和N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填元素符號)。
答案:(1)HOMgSiCl(2)Mg>Si>O(3)O>Cl>Si(4)Cl>Si>Mg
15.銅、鎵、硒、矽等元素的化合物是生產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的重要材料。請回答:
(1)基態銅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已知高溫下CuO→Cu2O+O2,從銅原子價層電子結構(3d和4s軌道上應填充的電子數)變化角度來看,能生成Cu2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硒在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_族,其價電子排布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硒、矽均能與氫元素形成氣態氫化物,若「Si—H」中共用電子對偏向氫元素,氫氣與硒反應時單質硒是氧化劑,則硒與矽的電負性相對大小為Se____________Si(填「>」或「<」)。與Si同周期部分元素的電離能如圖所示,其中a、b和c分別代表____________。
A.a為I1、b為I2、c為I3
B.a為I2、b為I3、c為I1
C.a為I3、b為I2、c為I1
D.a為I1、b為I3、c為I2
解析:(1)銅元素為29號元素,原子核外有29個電子,所以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CuO中銅的價層電子排布為3d9,Cu2O中銅的價層電子排布為3d10,3d10為穩定結構,所以在高溫時能生成Cu2O。(2)硒在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ⅥA族,價電子排布式為4s24p4,價電子排布圖為。(3)「Si—H」中共用電子對偏向氫原子,說明電負性H>Si;氫氣與硒反應時單質硒是氧化劑,反應中硒化合價降低,電負性Se>H,所以硒與矽的電負性相對大小為Se>Si。在第三周期元素中,第一電離能總體呈增大趨勢,第ⅡA族和第ⅤA族元素比相鄰元素略大,因此c為I1。鈉失去1個電子後,就已經達到穩定結構,所以鈉的第二電離能最大。鎂最外層為2個電子,失去2個電子後為穩定結構,所以鎂的第二電離能較小。鋁最外層有3個電子,失去2個電子後還未達穩定結構,而鋁的金屬性比鎂弱,所以第二電離能比鎂略高。矽最外層上3p軌道有2個電子,失去後,留下3s軌道上2個電子,相對較穩定,所以矽的第二電離能比鋁要低。磷、硫非金屬性逐漸增大,第二電離能也增大,由於硫失去一個電子後,3p軌道上是3個電子,是較穩定結構,所以硫的第二電離能要高於氯,a為第二電離能I2、b為第三電離能I3,故選B。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CuO中銅的價層電子排布為3d9,Cu2O中銅的價層電子排布為3d10,後者處於穩定的全充滿狀態而前者不是
(2)四 ⅥA
(3)> B
1.2019年是「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1869年門捷列夫把當時已知的元素根據元素性質、相對原子質量等進行排列,預留了甲、乙兩種未知元素的位置,並預測了二者的相對原子質量,部分原始記錄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位於現行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ⅢA族
B.原子半徑:甲>乙>Si
C.乙的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強於CH4
D.推測乙的單質可以用作半導體材料
解析:選C。題圖中同一行的元素位於現行元素周期表的同一主族,同一列的元素位於現行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甲與B和Al位於同一主族,與As位於同一周期,則甲位於現行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ⅢA族,A正確;甲和乙位於同一周期,核電荷數越小原子半徑越大,所以原子半徑甲>乙,乙與Si位於同一主族,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大,原子半徑乙>Si,故原子半徑甲>乙>Si,B正確;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屬性從上到下逐漸減弱,則其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越來越弱,即乙的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弱於CH4,C錯誤;乙為Ge,位於非金屬元素和金屬元素的分界線附近,其單質可用作半導體材料,D正確。
2.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兩兩相鄰的5種元素位置如圖所示。若B元素的核電荷數為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D的原子序數之差可能為2
B.E、B的原子序數之差可能是8、18或32
C.5種元素的核電荷數之和可能為5a+10
D.A、E的原子序數之差可能是7
解析:選C。由四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D、B、E分別在周期表的第二、三、四周期;若B元素的核電荷數為a,則A的原子序數為a-1,C的原子序數為a+1,D的原子序數為a-8,E的原子序數為a+18。A項,根據分析可知,B、D的原子序數之差為8,不可能為2,錯誤;B項,B、E的原子序數之差為18,錯誤;C項,五種元素的核電荷數之和為a+a-1+a+1+a-8+a+18=5a+10,正確;D項,A、E的原子序數之差為a+18-(a-1)=19,錯誤。
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種離子A2+、B+、C3-、D-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D>C>B>A
B.原子半徑:B>A>C>D
C.離子半徑:C3->D->A2+>B+
D.氧化性:A2+>B+,還原性:C3-<D-
解析:選B。A2+、B+、C3-、D-都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則A、B在下一周期,為金屬元素,且原子序數A>B,C、D在上一周期,為非金屬元素,且原子序數D>C,所以原子序數為A>B>D>C,故A錯誤;電子層越多,半徑越大,同周期原子序數越大,半徑越小,則原子半徑為B>A>C>D,故B正確;具有相同電子排布的離子,原子序數大的離子半徑小,原子序數為A>B>D>C,則離子半徑為C3->D->B+>A2+,故C錯誤;金屬性越強,其陽離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屬性為B>A,則氧化性:A2+>B+,非金屬性:C<D,則還原性:C3->D-,故D錯誤;故選B。
4.[高考組合]
(1)[2019·全國卷Ⅰ,35(1)]下列狀態的鎂中,電離最外層一個電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標號)。
(2)[2019·全國卷Ⅱ,35(3)]比較離子半徑:F-____________O2-(填「大於」「等於」或「小於」)。
(3)[2019·全國卷Ⅲ,35(1)]在周期表中,與Li的化學性質最相似的鄰族元素是____________,該元素基態原子核外M層電子的自旋狀態_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4)[2018·全國卷Ⅰ,35(2)]Li+與H-具有相同的電子構型,r(Li+)小於r(H-),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8·全國卷Ⅲ,35(2)]黃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組成。第一電離能I1(Zn)____________I1(Cu)(填「大於」或「小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7·全國卷Ⅲ,35(1)]Co基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元素Mn與O中,第一電離能較大的是________,基態原子核外未成對電子數較多的是________。
(7)[2016·全國卷Ⅲ,37(2)]根據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徑Ga________As,第一電離能Ga________As。(填「大於」或「小於」)
(8)[2016·全國卷Ⅰ,37(4)]Zn、Ge、O電負性由大至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6·全國卷Ⅱ,37(3)]單質銅及鎳都是由____________鍵形成的晶體;元素銅與鎳的第二電離能分別為:ICu=1 958 kJ/mol,INi=1 753 kJ/mol,ICu>INi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5·全國卷Ⅰ,37(1)]處於一定空間運動狀態的電子在原子核外出現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____________形象化描述。在基態14C原子中,核外存在____________對自旋相反的電子。
答案:(1)A(2)小於 (3)Mg 相反 (4)Li+核電荷數較大 (5)大於 Zn核外電子排布為全充滿穩定結構,較難失電子 (6)[Ar]3d74s2OMn(7)大於 小於 (8)O>Ge>Zn(9)金屬 銅失去的是全充滿的3d10電子,鎳失去的是4s1電子 (10)電子云 2
如果需要大題彙編50題word版或更多課件請進店購買或微信私聊。
分享課件下載請及時,超過期限需要資料需付費領取。
文武之道HX8935小商店
商店內容如需下單請先聯繫本人hmhxb1992本人微信
部分最新自用資源展示
歡迎關注文武之道HX
今日關鍵詞(元素周期律1204)
喜歡作者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 下載資料同時,記得
關注,點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