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 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2020-12-20 人民網福建頻道

走進晉江梅嶺街道桂山社區「兒童之家」四點鐘學校,孩子們正在社工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拼圖比賽;在豐澤區泉秀街道泉淮社區,閱讀思維夏令營、百草夏令營、教育戲劇夏令營、青少年成長夏令營四個主題特色夏令營,讓社區的孩子們沉浸在快樂的假期中……暑假期間,在泉州多個社區看到,「社區家長學校」「兒童之家」「特色夏令營」等未成年文體活動設施場所熱鬧非凡。

長期以來,泉州市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不斷探索思路、創新載體,充分發揮社區作用,推動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工作融合發展,形成黨委政府重視、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體系,助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據泉州市委文明辦消息,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區家長學校160多所;2015年至今,泉州年均投入400萬元規範化建設20個社區未成年人文體活動場所,六年來已覆蓋全市120個社區。

加強建設 全市120個社區有了「未成年之家」

近段時間,在洛江區萬安街道萬福社區,「暑期活動營」成了轄區及周邊未成年人的好去處。在活動營裡,10餘項免費公益輔導項目,為孩子們提供豐富多彩的認識社會、融入社會實踐機會。

上個月,2020年泉州市「暑期活動營」活動啟動,依託主城區120個社區的設施、場所,鼓勵、發動社會志願服務組織和個人參與服務指導,發動廣大未成年人暑期就近就便參與家門口的活動,受到家長們的歡迎。

「暑期活動營」是泉州市加強「社區未成年人文體活動設施、場所」建設和運用的一個縮影。2015年至今,泉州市分別在鯉城、豐澤、洛江、泉港規範化建設120個「社區未成年人文體活動設施、場所」,並列入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目,惠及眾多社區的未成年人及家長。

鯉城區金龍街道龍嶺社區就是受益的社區之一。該小區居民900多名,其中未成年人就有210名,由於活動場地有限等因素,社區未成年人放學放假後如何照看,引起不少家長的憂心。去年10月,龍嶺社區有了自己的未成年人文體活動中心。「以前因為缺少合適的活動場所,孩子放學後只能在家寫作業或者畫畫,到了周末也很少出門。」龍嶺社區的吳奶奶表示,活動中心建成,他們從家裡過來只需要一兩分鐘,孩子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看書、玩玩具,家長照看也放心。

如今,未成年人文體活動設施、場所的效用,從小區、社區輻射到了周邊學校。在豐澤區泉秀街道燈洲社區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工作人員介紹,小區內的未成年人活動場所不僅可以供小區未成年人使用,還成為附近小學的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平時可以開展志願服務等活動,社區還邀請專業心理諮詢師在此提供未成年人心理諮詢服務。

共建共享 「三結合」引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近日,豐澤區關工委報告團到城東街道潯美社區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開展「我為祖國抗擊疫情驕傲,爭做新時代優秀青少年」愛國主義主題宣講活動。宣講員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精心挑選的抗「疫」人物的先進事跡一一道來。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講解,深深地吸引了「暑期樂園」的孩子們。

發揮社區資源融合作用、發揮社區共建共育作用是用好社區未成年人文體活動設施、場所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在推動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工作融合發展中,泉州市廣大社區充分發揮關工委「五老」人員優勢,向廣大青少年兒童講好中國故事,配合做好青少年幫教轉化工作。

在鯉城區,形式多樣的「三結合」工作融合發展並不鮮見。發揮社區陣地資源,鯉城區各大社區與轄區內單位利用寒暑假、雙休日、每日四點半放學後開展未成年人學習雷鋒、「小小志願者」公益活動和各類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科技製作等。各社區發揮婦聯組織家長學校優勢,全區建設81個社區家長學校,由區婦聯統一向有資質的社會機構或家教專業人士購買服務,定製「愛家愛子」科教沙龍,每年開展50多場,由社區家長學校自定時間、自定對象、按需開展。此外,社區還邀請非遺傳承人傳授閩南優秀童謠、閩南拍胸舞等。

近年來,泉州市委文明辦積極引導學校、家庭、單位參與社區共建工活動,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發動學校組織家長積極參與社區各類公益活動,組織中小學生參與社區開展的文化體育、志願服務、法治宣傳等活動中,積極參與文明社區、文明樓院、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創建活動。此外,藉助社區這一平臺,廣泛組織未成年人及其家長以親子形式深入社區,開展關愛孤寡老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困境兒童等志願服務活動,從小培養社會責任感,發揮社區在未成年人成長的實踐平臺作用。對未成年人在社區中湧現出的好人好事,及時通過社區微信公眾號、宣傳欄等陣地進行宣傳,並及時通報所在學校和小區進行表揚。(林書修 林繁榮)

(責編:吳舟、陳藍燕)

相關焦點

  • 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
    ■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 本報訊 (文/記者 吳笛 圖/劉東華) 孩子的教育,並不只有家長在孤軍奮戰。近日,我市出臺《進一步提升廈門市家庭教育服務水平工作意見》,該《意見》由市婦聯等14家單位聯合制訂。 《意見》分成總體要求、目標任務、提升措施、組織管理和工作要求五個部分22項具體內容。
  • 為孩子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我市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整體性教育網絡綜述
    對於廣大中小學生來說,除了校園生活,還有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要教育好孩子,僅僅依靠學校、家庭、社會的任何一方都是不夠的,需要形成教育合力,三位一體、緊密配合。2020年,曲靖市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統籌引領,學校教育當好龍頭,家庭教育夯實基礎,社區教育搭好平臺」的工作思路,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整體性教育網絡,為中小學生營造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
  • 關愛未成年人 護航健康成長
    近年來,我市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努力為未成年人創造更加健康的成長環境。學校作為未成年人德育建設的主陣地,在德育建設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 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合力 構建我市未成年人健康教育格局
    來源:廊坊雲報廊坊日報訊8月初,由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共同主辦的以「生命安全教育 護航健康成長」為主題的聯合行動月活動啟動以來,經過近10天的努力,目前已在全市範圍內構建了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為基礎,社區服務為延伸的未成年人健康教育格局,形成了濃厚的關愛和保護未成年人社會氛圍。
  • 河北廊坊:關愛未成年人 護航健康成長
    近年來,廊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努力為未成年人創造更加健康的成長環境。學校作為未成年人德育建設的主陣地,在德育建設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 曲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三年: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健康向上
    2018年啟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曲靖市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通過抓機制、抓引領、抓載體、抓陣地、抓環境,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通過建立健全「三結合」教育網絡,發揮學校龍頭作用、家庭基礎作用、社區平臺作用
  • 良法善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因此,在立法方面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相關法律規定,民心所向,勢在必行。  2020年12月26日,我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這是我國運用法治途徑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的制度保障,是對未成年人加大保護力度和預防犯罪的制度支撐,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幫助未成年人健康走向未來的導航燈。
  • 南陽各地開展暑期安全教育活動 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暑期即將來臨,未成年人的安全問題日益成為大家的焦點,如何確保未成年人暑期安全?如何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珍愛生命,預防溺水,加強未成年人安全意識,南陽各地積極開展暑期安全教育活動,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暑期環境,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 婁底百場心理健康講座進校園 守護未成年人成長路
    第一個、第五個、第六個……」7月9日,在婁底市星星實驗學校舉行的安馨心理「百場心理健康公益講座進校園」的活動現場,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寒曉正在為中考考生進行考前心理輔導。「百場心理健康公益講座進校園」活動自5月25日啟動以來,圍繞「推開高效親子溝通的三扇門」「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等八個主題展開宣講,在婁底市掀起了一股「人人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風潮。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應知應會(十一):構建「三結合」教育體系 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本臺訊 (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王家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要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體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成才創造良好條件。一起來了解一下。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體系中,學校教育發揮著主體作用、家庭教育發揮著基礎作用、社會教育發揮著保障作用。
  • 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幫助青少年疏導心理壓力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為他們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家庭、學習環境,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和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成為當代人學習、交流、娛樂的主要平臺和重要方式。青少年的思想、生活、學習等方面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 區教育局:依託「三結合」教育網絡鋪就學生健康成長之路
    為紮實推進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區教育局構建以學校教育為主導,以家庭教育為基礎,以社會教育為依託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營造有利於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 講好開學第一課 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為關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助力成長做好開學第一課,9月11日,格爾木市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法官走進格爾木市站前路小學開展法治宣傳進校園活動。在活動中,法官以生動詳實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重點講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法規,分析目前未成年人存在的不良行為種類及犯罪原因與預防的問題,引導同學們認真思考、積極應對校園生活中遇到的各類法律問題,幫助同學們樹立良好法治觀念,亦對學校在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方面提出了要求。
  • 海西中院法治課堂進行時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課堂上,樊旭華法官注重從《未成年人保護法》入手,圍繞「青春護航、法潤成長」主題,從未成年家庭保護、學校保護、國家與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角度出發,向學生們詳細講解了未成年犯罪、校園欺凌、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等內容,引導同學們在家庭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生階段努力學習知識、培養自己的價值觀,摒棄社會的不良環境因素,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通過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共同配合,
  • 陝西延安: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少年兒童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引導未成年人踐行和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關係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內容。在革命聖地延安,隨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護航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長成為新的命題。
  • 共同託起明天的太陽,新區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弟子規」教育示範點、少年宮項目、新時代好少年……一個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品牌不斷夯實新區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基礎。近兩年來,新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精心實施立德樹人工程,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幫助孩子們走好成長的每一步。
  • 攜手共同成長 | 這些有趣又有用的課堂,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暑期在盡情玩耍的同時也是學習知識的好時機從生活常識到法律知識從安全教育到防範傷害從紅色講堂到國學課堂從模擬法庭到鄉野田間各地婦聯組織結合實際為孩子們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這些有趣又有用的課堂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 平潭各學校開展特色活動 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近日,平潭各中小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了未成年人的校園文化生活,促進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發展,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本次廣播體操比賽的舉行,既提高了學校廣播體操的質量,促進了學校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又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團隊意識和相互協作精神,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 【工作動態】祁門縣法院:到校園普及民法典,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工作動態】祁門縣法院:到校園普及民法典,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2020-09-24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忻州:開展社區、學校、家庭「三結合」教育活動
    為了切實做好社區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青少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近日,忻州城區和平西街社區積極謀劃,與康樂小學、忻州市愛心「護苗」心理健康志願服務隊協商,開展社區、學校、家庭「三結合」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