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亞運會-「跆拳道世界合一」,國技院也是蠻拼的
新華網首爾9月30日體育專電(記者杜白羽李海堂)30日仁川亞運會跆拳道開賽首日,設在江華島的賽場雖遠,韓國人奪金的熱情卻高。作為「國技」,韓國人用二十年將跆拳道世界化,「跆拳道將世界合一」,韓國人的文化自信也蠻拼的。
記者近日走訪了世界跆拳道聯盟(WTF)所在地。首爾江南,秋雨綿綿,《江南Style》所唱的繁華商業圈內,驛三站的山坡,「國技院」牌坊深處,一片深綠秋黃中,一座傳統青瓦建築,鬧中取靜。
跆拳道是由朝鮮三國時代的跆跟、花郎道演化而來。跆,意為以腳踢;拳,以拳打擊;道,則是代表道行、禮儀修練的藝術。跆拳道以「始於禮,終於禮」的武道精神為基礎。
國技院宣傳科長金洪哲介紹說,「目前在全球206個國家,約有8000萬的跆拳道練習者,約五十萬名講師,其中從韓國外派的有5萬名。世界各地大約有十萬個跆拳道俱樂部,不分國家,種族,膚色,宗教,都可以通過跆拳道交流。」
跆拳道走向世界,「跆拳道將世界合一」,是國技院的使命和願景。
其實,跆拳道在全世界的組織主要分為兩個體系,分別為,朝鮮為主導的國際跆拳道聯盟(ITF),和韓國為中心的WTF。奧運會和亞運會採用的是WTF體系。跆拳道於1988年漢城奧運會時被列為表演項目;1994年9月4日國際奧委會確定跆拳道為奧運會競賽項目,並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設立男女各四個級別比賽。韓國後來將這一天設為「跆拳道日」。
「WTF和ITF的比賽規則不同,因此我們也在同朝鮮進行技術交流。但考慮到規則不同,選手需要很長時間去適應比賽規則,我們相互並不參加對方的比賽。」金洪哲說。
一樓陳列著跆拳道走向世界四十年來的歷史照片。1973年5月,這裡舉行了首屆世界跆拳道錦標賽,5月28日創立WTF。其中,有時任總統樸正熙提寫的「國技跆拳道」的書法;1977年9月28日,現任總統樸槿惠陪父親樸正熙,在青瓦臺為參加第三屆世界跆拳道錦標賽的韓國隊員設慶功晚宴。
在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乃至美國,德國,跆拳道在青少年中廣受歡迎,成為強身健體的人氣運動。中國,伊朗,泰國,也是亞運會的奪冠強國。金洪哲說,「韓中每年都籤訂合作交流方案,從民間,到團體,交流十分密切。」
「當年國技院成立時,這裡還是一片空地,如今寸土寸金」。二樓競技場,如今僅作為六級以上升段晉級和培育教練的場所。據介紹,韓國在全羅北道茂朱郡,新設立了「跆拳道院」,並於今年「跆拳道日」開館慶典,面積約首爾半個汝矣島大,設有博物館,培訓室,宿舍等,計劃成為下一屆跆拳道錦標賽的比賽地。
武功跆拳道和文化韓流,到首爾南山韓屋村體驗朝鮮時代歷史的遊客,可在每周固定時間欣賞到國技院的跆拳道表演。而亞運會閉幕式也將有國技院奉獻的跆拳道表演。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