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前,父母教會孩子這幾件事,才能讓娃少受很多委屈

2020-09-05 80後的寶媽芳芳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這本來是個很高興的事情,這說明孩子已經長大了,步入學校這個小社會,但是,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家長卻很擔心,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吃不好、睡不好 、受欺負等等,畢竟進入陌生的環境,孩子需要時間才能融入集體。

而且對於孩子來說,從熟悉的家裡到陌生的幼兒園,內心難免會出現不安、焦躁的情況,特別是剛剛送孩子上學時,就像是上演一場「生離死別」的大戲。

難道就沒有讓孩子輕鬆實用幼兒園的辦法嗎?想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父母教會孩子這幾件事,能讓娃少受很多委屈。

孩子上幼兒園前,父母教會孩子這幾件事

1、教孩子自己吃飯

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在學校進行的,而老師僅僅將飯放在孩子的面前,通常是不負責餵孩子吃的,所以,家長教會孩子獨立吃飯,到了幼兒園之後,才不用擔心孩子吃不飽。

我鄰居家平時就很慣著孩子,孩子不吃飯就一直追著喂,等到了幼兒園之後,孩子不會自己吃飯,而老師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照顧,導致孩子經常哭鬧。

所以,孩子在家中的時候就要學習吃飯了,千萬不能追著喂,他要不吃飯就不給零食,慢慢孩子就能養成好習慣了。

2、需要學會自己如廁

孩子上學就是一整天,難免要大小便,家長早早的教會孩子獨立如廁的能力,他們才不會出現尿褲子的情況,讓孩子一天都乾乾淨淨的,不會出現尷尬的情況。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家長,當孩子2歲左右時就要練習如廁的本事,等到3歲就遲了,平時我們可以給孩子看一些繪本或者家長一步步教孩子,不要急功近利,孩子需要一個適應過程,等到孩子學會了,上幼兒園後你才能少操心。

3、會清楚表達自己需求

會清楚表達自己需求這一點非常的重要,孩子在家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最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平時跟孩子跟你在一起的時間最長,他們的一舉一動家長都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他們表達不清晰的話,老師是根本就不明白的,這樣會導致孩子很難受。

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心理難免會出現焦躁不安,缺乏安全的情況,而最親近的人都不在旁邊,導致孩子的要求不敢表達出來。

只有你教會了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跟老師說,可以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這樣老師才能更方便的去照顧孩子。

4、遵守公共秩序

孩子在幼兒園中不聽從老師管教,看到喜歡的東西就直接搶,這樣的孩子是不受待見的,這都是因為家長過度的寵溺孩子而導致的,這只會讓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在幼兒園就是霸王,很難融入集體的環境中,所以,建議家長要給孩子立下規矩,讓孩子知道規矩,只要是讓孩子養成這種習慣,在幼兒園的生活會很好。

5、控制自己的脾氣

由於孩子的年紀比較小,家中的大人們都是很呵護他們的,甚至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嬌生慣養,孩子想要什麼家長都會滿足,特別是家中的老人,對孩子的溺愛程度更嚴重,更會讓孩子受一點委屈,這樣的溺愛會讓孩子動不動亂發脾氣,甚至對家長大喊大叫。

這樣的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很容易與其他的小朋友產生衝突,因為他們平時在家中習慣了百依百順的生活,一時間很難會適應集體的生活,受到一點委屈就會嚎啕大哭。

「開學」是孩子和父母需要共同面臨的一道坎,既是孩子走向獨立的第一步,也是父母對孩子逐漸放手的第一步。如何讓這個過程發生的更順利一些呢?提前看一些相關的繪本絕對會有幫助。

《我愛幼兒園》是一套針對解決孩子多種入園問題而編撰的圖書,書籍裡面一共有36個有聲故事,書籍內容一共包括《我愛幼兒園》《我有好性格》《我能做的好》《養成好習慣》《我會好好表達》《老師我愛你》《這些事情我不做》《好孩子人人愛》 8冊。

書籍裡面內容都很貼近幼兒園的生活故事,以有趣的故事和可愛的卡通人物輕鬆的幫助孩子解決許多入園的問題,消除孩子對進入幼兒園學習的恐懼,引導孩子儘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同時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和情商,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0-6歲幼兒園寶寶培養好習慣 全套8冊 從此愛上幼兒園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讓學會這幾件事,孩子少受委屈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讓學會這幾件事,孩子少受委屈孩子進入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就是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孩子們在進入幼兒園的前2、3年中,都是和父母一起生活的。而對於突然要進入幼兒園孩子來說,要讓他們在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老師、小朋友相處,甚至吃飯、睡覺、便便等,這種變化對於寶寶們來說是非常巨大的,他們會面臨很多的挑戰,需要去適應新的變化。
  • 幼兒園老師:入園前教會孩子說這5句話,孩子能少受很多委屈
    現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出息,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將孩子送進幼兒園了,覺得這樣孩子才能贏在起跑線上。但是父母們只考慮了孩子是否能贏在起跑線上,卻沒有考慮過孩子在幼兒園是否會被欺負。於是為了得到答案,我就去問了一個朋友,她是一位幼兒園老師,當我問她怎樣才能讓孩子不被欺負時,她說了這樣一句話:「入園前教會孩子說這5句話,孩子能少受很多欺負。」
  • 這兩件事上,父母要教會孩子自私,"裝大方"只會耽誤孩子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想法,不過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哪種教育觀念,都要根據孩子的個性來為孩子制定。有些父母會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個完美寶寶,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很難實現的,畢竟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父母如果不能接受娃的缺點的話,也會生活的非常辛苦,所以在育兒路上父母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太焦慮。
  • 家長第一天送孩子上幼兒園,最好別做三件事,否則對娃不好
    執筆:張蒙定稿:蘇子後開學季來臨,一些適齡寶寶也即將開始了學習生涯,步入「幼兒園大軍」行列,但對於上幼兒園這事,不少娃表示十分牴觸。,一直也沒離開過媽媽身邊,眼看孩子已經滿三歲,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萱萱老早就開始給娃物色學校了。
  • 孩子上幼兒園前,若能具備以下幾種能力,父母將來少操很多心
    ,但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孩子到底幾歲上幼兒園比較合適呢?執筆:王豔微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在很多父母在心裡都希望自家寶貝能夠早一點上幼兒園,一方面,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後,自己會省心省力不少,另一個方面,也為了不讓自家娃「輸在起跑線上」。
  • 孩子受欺負父母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這3件事
    面對爸爸的這番"諷刺",孩子覺得自己非常委屈,連飯都沒吃就回房間了,看到孩子這樣他爸爸也沒管,晚上該幹嘛就幹嘛。第二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他媽媽進去叫他起床,發現床上非常整齊以為孩子已經上學去了就沒當回事,當天很晚了這孩子還沒回家夫妻倆這才慌了趕緊報了警。
  • 孩子受委屈,媽媽衝進園長室。其實,孩子真正的委屈才開始
    結果在路上,她告訴了我真相:原來是她家的兒子最近不想上幼兒園,回來對幼兒園很排斥,原來是因為在幼兒園犯錯,被老師批評了。孩子特別不開心,就不想去幼兒園。她說,原來她和老師溝通過,在她們家,沒有人批評過孩子,如果孩子在幼兒園有啥錯誤,讓老師不要批評孩子,反饋給家長,讓家長來解決。
  • 孩子睡覺前,父母將這幾件事做好,過不了多久,孩子會超越同齡人
    大多數寶媽生了孩子後,寧願辭職也要陪在孩子身邊,為了高質量陪伴。但到了孩子3歲後,孩子上了幼兒園,很多寶媽不得不重新走進職場。不過這樣陪伴孩子的時間就少了,那麼怎麼提高陪伴質量呢?其實在孩子睡前好好陪伴,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只要將這個時間段充分利用,上班和陪伴兩不誤。而且在孩子睡覺前,父母將這幾件事做好,過不了多久,孩子會超越同齡人!
  • 上幼兒園易被欺負的孩子,多有這幾種「表現」,父母要重視起來
    ,生怕孩子在幼兒園過得不好,擔心娃受欺負,尤其是這幾類孩子最易中招。,氣急敗壞地上門質問前夫,可琪琪的傷卻是在幼兒園裡搞得,琪琪委屈地抹眼淚,小聲地告訴媽媽是被同學欺負的。,其實,很大程度和原生家庭有關,以下幾類孩子容易受欺負,父母要提高警惕。
  • 幫子女帶娃,老人最擔心發生這幾件事,委屈寒心不在話下
    很多老人退休後閒來無事,都會去兒子或者女兒家幫著他們帶孩子。若一家人相處很好,其樂融融的,老人即便是受些累最起碼心裡是開心的。可有的老人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們辛辛苦苦背井離鄉地幫子女帶娃,可子女或他們的另一半卻不領情,總是會說些做些讓老人寒心的事情,就很不應該了。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知道幼兒園的「潛規則」,以免孩子受委屈
    而幼兒園時期,就是孩子獨立的第一步。家長們在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的時候,難免會有擔心。為了讓孩子在幼兒園不受委屈,有些幼兒園潛規則作為家長我們還是要知道的。壯壯是家裡的獨生子,從出生開始,家裡的人就都格外寵愛他。
  • 如何讓娃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入園前做幾件事,輕鬆培養乖孩子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眼看著又到了九月開學季,不少父母內心忐忑不安,期待中帶著點擔憂,因為孩子上幼兒園初,又要上演一場難捨難分的戲碼,作為家長的你,是否也會擔心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會不適應,或者娃產生入園
  • 上幼兒園易被孤立的幾類孩子,後一種受了欺負,父母可能還沒發現
    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娃能在幼兒園裡合群,而通過幼兒園攝像頭下,發現在有幾類孩子更容易被孤立。>1、驕縱任性的孩子很多父母都把孩子當成手心裡的寶,所以無論做什麼都會順從他們和滿足他們,以至於導致其形成驕縱任性的習慣。
  •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很多父母卻正在做
    隨著80、90後的寶媽進軍,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家庭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聰明伶俐,所以,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事情會讓孩子過早的去接觸,雖然家長是好心,但最後卻沒有得到回報,甚至對孩子的成長都造成了危害。
  • 孩子上幼兒園,父母怎樣度過比娃還嚴重的分離焦慮?
    而對於馬上進入幼兒園的小朋友的媽媽們,這段時間是期待、忐忑、憂慮的混合體,娃要上幼兒園啦,要解放啦,迫不及待、按部就班的同時,還擔心孩子的分離焦慮,然而,作為一個過來人,明明白白甩出一句話:分離焦慮不只娃有,老母親有過之而無不及!
  • 幼兒園老師建議: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一定要教會孩子這3件事
    孩子上幼兒園是成長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一步,很多家長也會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為可能發生的種種麻煩感到擔憂,但其實絕大多數的擔憂都是家長們沒有提前做準備所導致的,家長只要做好孩子的入園準備工作,就不需要對孩子上幼兒園之後的境遇太過擔心了。
  • 孩子受欺負被打,教會孩子做這三件事比「打回去」更有意義
    父母要明白,眼前的「受欺負」「被打」並不代表孩子永遠就是吃虧的一方,所謂傻人還有傻福呢,但是,不打回去也不代表自己就是慫的。在育兒路上,父母要懂得做孩子的「領路人」,而不只是「消防員」。當孩子遇到社交問題時,我們應該想想,該怎麼藉助這個機會教會孩子,學會更成熟的人際交往能力。
  • 孩子回家有這五種表現,可能在幼兒園受了委屈,父母需了解
    一般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都不願意去,特別是上學離開爸爸媽媽或者放學見到爸爸媽媽的時候,大多數孩子都會撲在爸爸媽媽身上哭,仿佛受了好大的委屈。由於3歲剛上幼兒園的孩子表達能力有限,大多數幼兒園也不會實時開放監控,只會每天發幾張孩子在幼兒園的照片,所以父母幾乎不可能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天都經歷了什麼,因此很多孩子剛上幼兒園的父母總是格外焦慮。
  • 自卑的孩子,往往會流露出以下「信號」,父母可別粗心讓娃受委屈
    文|文兒昨天跟朋友聊天,她說現在的孩子真是跟「小瘋子」一樣,天不怕地不怕,人前人後都是一點不認生,不像我們小時候膽小、怕生,還自卑。確實,不怕生,落落大方,見過世面,受網絡時代的影響懂得也多,這些都是現在這代孩子的特點,但是共性裡面總有不同。就比如「自卑」,作為一種心理狀態,其實現在很多孩子還是會存在的。
  • 孩子上幼兒園後出現這幾種表現,說明他「受了委屈」,家長要留心
    當自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爸爸媽媽們就將孩子送去幼兒園,進行基礎的學習和教育。但近年來幼兒園虐童事件頻出,於是不少的家長,就很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了委屈而不吱聲,從而忽略了孩子。原來每次在幼兒園上廁所的時候,老師嫌棄給孩子擦屁股,每次都是邊擦邊說:「你們這幫小兔崽子,故意的是不是,每次都把屎尿帶到這來讓我管!」嬌嬌的兒子曾經在幼兒園舉手想去廁所,結果老師直接就對嬌嬌兒子大喊到「憋著!」,更過分的是,老師有時還會讓孩子們進行「憋尿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