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柏林6月26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25日在德國《世界報》發表署名文章表示,在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高度融合,中美貿易摩擦攸關各方利益。美國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行徑幹擾的是全球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同時也嚴重破壞了多邊貿易體制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並給全球經濟復甦帶來嚴峻挑戰。
文章強調,面對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貿易戰,中國的態度明確而堅定:我們不想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願意平等磋商,我們敞開大門。如果美方執意升級貿易摩擦,我們奉陪到底。」
《世界報》是德國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報紙之一,創刊於1946年。在這篇題為《我們不想打,但也不怕打》的署名文章中,吳懇表示,歷史何其出人意料,曾經主導和締造了自由貿易秩序的超級大國,本該引導世界走向開放發展,今天卻在所謂「美國優先」政策驅動下,高舉「關稅大棒」,實施極限施壓,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貿易夥伴頻頻出手。
文章援引德意志銀行測算數據指出,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使美國股市損失5萬億美元。美農產品對華出口同比減少約三分之一,僅美國中西部地區就有84個農場申請破產,創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紀錄。世貿組織已將2019年全球貿易增長速度從3.7%下調至2.6%,經合組織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中美貿易摩擦激化或將導致2021年至2022年全球GDP損失近6000億美元。
文章指出,一年多來,美國宣稱的所謂「吃虧論」一再成為其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的依據。「在我看來,如果非要說美國吃虧了,那也是美國中下層民眾在過去幾十年裡吃了美國金融資本瘋狂逐利,社會財富嚴重分配不均的虧。」事實上,美國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處於全球價值鏈、產業鏈高端,控制了技術、研發、營銷等高附加值環節,獲利巨大。美資企業在華年銷售收入僅2017年就已超7000億美元,利潤超500億美元,充分享受了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成果。
文章強調,中美經貿談判遭遇嚴重挫折,責任不在中方,而是美國為了不斷撈取更大政治和經濟利益,總以「吃虧」為由,出爾反爾,言而無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與人交往要講誠信,國與國交往更要講誠信。
文章表示,面對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貿易戰,中國的態度明確而堅定:我們不想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願意平等磋商,我們敞開大門。如果美方執意升級貿易摩擦,我們奉陪到底。
文章同時強調,無論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和互利合作。我們已大幅降低進口關稅,削減非關稅貿易壁壘,通過縮減負面清單等措施不斷擴大外資投資準入。《外商投資法》的實施將進一步改善外企營商環境。德國企業是中國新一輪開放措施的先行見證者:巴斯夫集團計劃在廣東投資100億美元獨資建設精細化工一體化基地,安聯集團將在中國設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公司,寶馬集團決定於2022年將其在中國合資公司的持股比例增至75%。
文章最後指出,本月底,G20大阪峰會即將召開。G20峰會歷經十年發展,是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的最好體現。站在第二個十年的起點上,大阪峰會為各國合作應對挑戰,建設性處理分歧,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搭建了有益平臺。期待中德兩國作為亞洲和歐洲的最大經濟體和最大貿易國,共同為維護多邊主義、保護自由貿易繼續作出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