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白事有老人去世,別人在馬路邊給你家放鞭炮,你是怎麼看待的

2020-12-24 小龍蝦曬太陽

村裡有人去世,嚴重擾民,該怎麼辦?

農村是人情社會,對於紅白喜事,都要有包容知心,因為每個人都要經歷這個階段的,從出生到死亡。所以你說影響你休息了,可以忍忍,但是確實沒有必要發牢騷。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在我們這裡,去世的人為大,尤其是老人去世,除了親朋好友幫忙和上人情之外,當去世老人的靈車經過家門口的時候,十裡八鄉的鄰居朋友都會在公路上守著,每家每戶都會買一掛大鞭炮甚至是衝天炮,等車來的時候都要沿路放煙花炮足,然後去世人家的孝子賢孫都會給每家每戶跪謝磕頭,然後贈送一條毛巾和一包煙,這是文化傳統和人情世故,不是迷信。

這個時候,你可以從沿路放鞭炮的人數,來判斷去世的人生前是否受歡迎,如果很少有人放鞭炮的話。證明去世的人和這家人生前不討人喜歡,敲鑼打鼓放鞭炮是別人抬舉你啊!

所以說,你千萬不要有這種思想,而且在農村,我們這邊人去世了。都會有八大金剛做喪夫抬棺,不能是親戚關係,一般死者為大,人家都很樂意幫忙,如果某個人家裡有人去世,連八大金剛都找不齊,只能證明這家人人緣很差。我們這裡就有人出現過這樣的事,一個老人,兒子去世之後,抬棺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幫忙,最後只能自己用一捆草蓆將兒子一卷,埋掉了。

這家人不僅和鄰居關係不和,而且和親戚也斷絕了關係,從來每人上門來往,原因是因為這家人原來想要個男孫子,而媳婦生了一個女娃,孫女沒人管,餓死了,最後媳婦失血過多想不開受了刺激喝農藥死了,而兒子最後也得病死了,最後弄到孤家寡人一個。

小結:

以與人為善,自己也會得到好報的,別人白事做齋敲鑼打鼓,有忙就幫,千萬別嫌麻煩,行善積德才好。

相關焦點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白事的講究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在農村,有很多的規矩也是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傳承下來了,在農村裡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婚喪嫁娶了,這些也是農村裡比較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農村裡的喪事也是最為重要的,不管在什麼時候,村裡的喪事也是一種墨守成規的事情,一旦有人去世了,那麼可以說是有來往的或者是能說上話的都會去幫忙,這個就是農村的一個規矩
  • 在農村裡,老人去世了是如何通知村裡人來弔孝的?
    時間在變,時代也在變,但無論時間和時代怎麼變,在農村裡,總有不變的東西。比如說,當農村一旦有老人去世後,每家每戶的的人都會主動到去世老人的家裡前去弔唁。哪怕是原來在生活中稍有嫌隙的,也會在那一刻捐棄前嫌,前往送去世老人最後一程。
  • 為什麼有些農村辦白事很喜慶?老農:情感上說不過去,但這是風俗
    雖然生老病死是人之常事,但按照一般人的觀念老人的離世是一件悲痛的事,那麼葬禮的氛圍應該比較沉痛才對,可是在有些農村辦白事的氛圍卻異常的喜慶,有些地方甚至敲鑼打鼓非常熱鬧。對於這種情況很多年輕人表示不能理解,因為這顛覆了葬禮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那麼當地的老年人怎麼看待這種事情呢?
  • 農村老人去世後 兒女們這4個「不能」快來看看你們那兒有沒有
    在農村無論紅白喜事,都有這很多的習俗,其中白事對兒女更是做出很多要求。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看看你們那裡有沒有這4個不能做的。首先老人去世後,子女要有個守孝期。(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說法,不過小編想想就難受)。所以很多子女在父母病入膏肓的時候要趕緊抽時間去理髮。如果家裡有老人去世。三年內是不能貼大紅春聯的。或者可以不貼春聯。也有人貼綠色和藍色春聯。有些地方還不能放鞭炮。
  • 為什麼農村有「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的說法
    喜事叫,白事到。這是農村的一個習俗,一個村就那麼大,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就即使關係不好,家裡有白事他也必須去,因為你也有老的那一天,你不到別人也不會到。這就是農民的情意。如果你家有喜事就要挨家挨戶去叫人家,讓人家去喝你家喜酒,抽喜煙,當然你不叫別人也不會去。當然,白事情比較複雜,除了一家子男女必須去穿孝以表孝心外,其他幫忙的都是男性,至於去了幹什麼活,需要找一個總管或者經理的人安排,剩下的人員就是機動人員,打撲克下象棋,有什麼事情幹一幹忙一忙,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幫忙。
  • 農村怪現象「喜事不來禮要到,白事不來禮不收」,這有啥講究嗎?
    但是除了在冬季舉辦婚禮以外,最多的估計大家都能猜到,那麼就是白事也多了,冬季到了一些身體不好的老人,或者是體弱多病的老人就可能遇到寒冷的季節後就會撐不到新的一年,可以說冬季也是老年病高發的季節,但是在農村裡就有一個怪現象,那就是喜事的時候,你可能沒時間參加婚禮,那麼事主家裡也不會責怪你,但是唯一的就是人不到錢要到,但是要是有白事的時候,你要是人不到的話,哪怕是錢到了
  • 農村「白事」有3件事情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做,其中有講究
    文/隨風飄散農村「白事」有3件事情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做,其中有講究相信從農村長大的人都應該知道農村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有講究的,比如說蓋房子結婚等等,這裡面的講究都是非常多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一說農村在白事上的就將
  • 農村的人數量驟減,白事以後還會有人幫忙嗎?讀完之後你就明白了
    村子裡面紅事白事的習慣剛才我們已經說了,紅事請了才到,白事不請自到,我們在進行詳細的解釋一下這一句話的含義,如果村裡有一戶家裡有喜事的時候,主家必須要去請村子裡的其它人來參喜事的儀式,必須主家來自己家下發請帖,客人才會去參加紅事的席,如果主家並沒有邀請客家去參加他們家的喜事,那麼,客家也不會去參加喜事的大席。
  • 在農村,紅白喜事都是大事,白事不用叫,別人都會來幫忙,為啥?
    畢竟這些事有許多禮儀習俗和多如牛毛的講究框框,自家人不一定能夠張羅得過來。就拿在農村結婚來說吧,除了訂婚的各種繁瑣講究,到了結婚就天,主家要草擬客人名單,確定婚前的各種細節,看是否遺漏,當地有什麼習俗需要避諱的等等,而街坊四鄰來後,能幫著你打掃衛生,有的幫著擺桌,買菜等等。
  •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當然也指別人家如果沒有邀請你去喝喜酒,也儘量不要主動去隨份子錢,這樣是會被村裡人說閒話的。在農村裡辦紅喜事都是很受重視的,往往是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陸續準備了,置辦喜事所需要的各種東西。而在喜事臨近的時候,基本就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等到辦喜事的日子到了,往往就只缺人手了。
  • 農村結婚遇上葬禮,誰該先讓路?你知道有什麼講究嗎
    在農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一個大事件,一個是給年輕人結婚,還有一件是給老人送終,通常每個家庭有一個紅白喜事可能使村莊很忙,但在農村做重大的事情必須首先選擇一個好日子,如果沉重的事和喜事在同一天,家庭是一個非常為難的境地,紅事還是白事,都是圖個人氣,在農村家庭婚禮和葬禮,沒有人來很丟臉
  • 以前農村老人去世,鄉親都會去幫,現在沒人幫了,你怎麼看?
    以前農村老人去世,鄉親都會去幫,現在沒人幫了,你怎麼看?這是無意間和朋友聊起的話題,對這個話題,我的一些不成熟觀點如下。①並不是沒人幫忙,只是幫的人少了老話講,「白事不請自到」,以前哪家老人去世,親戚朋友都會第一時間放下手下的活過來幫忙。那時候人的思想很單純,很傳統,也是祖祖輩輩遺留下來的。現在為啥幫的人少了,還不是社會進步太快,節奏太快,人的思想轉變太快。
  • 農村白事程序複雜,大部分在城裡上班,好多程序不會走怎麼辦?
    農村過白事比紅事複雜的多,人常說十裡風俗不同。各地有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生活在城裡的人往往對鄉村的白事程序不是很了解,害怕在前往弔唁的過程中發生違反鄉俗的事。其實這不用怕。前往弔唁相對是比較簡單的事。只要看著別人怎麼做就行了。一般不會發生大的問題。二是作為主家,自己家辦白事。
  • 農村隨禮兩極化,喜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近幾年隨著農村人們經濟收入越來越高,生活的越來越好,村子裡各種喜宴也越來越多,以前村子裡的喜宴主要是婚宴和滿月酒,近幾年升學宴,壽宴等也成為了喜宴之一,面對著玲琅滿目的喜宴,人們也越來越抗拒,在喜宴隨禮時也可以說是被動隨,但是誰家有了白事卻不一樣,即便是沒有接到通知也會主動幫忙和隨禮
  • 農村新年放鞭炮的日子還有講究,主要是這五日,你知道嗎?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今年過年,農民都有一件不太開心的事,那就是現在不讓農民放鞭炮了,以前過年事一定要放鞭炮的,這樣才有過年的味道,現在連鞭炮都不讓放了,很多人覺得這年過得越來越沒有意思了,很多年輕人現在過年都不願意回家了,還有農村新年放鞭炮的日子還有講究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為啥要穿壽衣呢,有什麼講究嗎?看完明白了
    在農村,有很多的規矩也是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傳承下來了,在農村裡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婚喪嫁娶了,這些也是農村裡比較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農村裡的喪事也是最為重要的,不管在什麼時候,村裡的喪事也是一種墨守成規的事情,一旦有人去世了,那麼可以說是有來往的或者是能說上話的都會去幫忙,這個就是農村的一個規矩,那麼對於在農村,有人去世時要穿壽衣買壽材都是農村裡的一個規矩
  • 農村過年放鞭炮有很多講究,非常的熱鬧,你們的家鄉有沒有呢?
    文/隨風飄散農村過年放鞭炮有很多講究,非常的熱鬧,你們的家鄉有沒有呢?隨著時代的發展,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的風俗是非常多的吧,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煙臺招遠北鄉農村過年放鞭炮的風俗,對於很多人來說放鞭炮應該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有些農村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就喜歡放鞭炮,但是在招遠北鄉這些都是有講究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農村老人去世後,五個兒子各放一桌收賓客禮錢,這樣做合理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網友吐槽,他們村子的一位老人去世,由於老人的5個兒子之間有些矛盾,所以每個人各放一個桌收禮錢,去參加葬禮的賓客全部要給五份,請問這樣做合理嗎?對於網友所說到,村子老人去世,5個兒子各放一個桌子收禮錢,個人覺得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在農村很多兒女較多的家庭,當兒子結婚以後便會分家自己過日子,當分家以後村子裡再有紅白喜事時,人們在隨禮時就會和自己的父親分開來隨。像網友所說的,五個兒子在結婚以後肯定都分家單過了,如果前去參加老人葬禮的人,分別收到五個兒子隨的份子錢,那麼這個人就要分開來隨禮。
  • 在農村如果紅事遇到白事,誰會推遲,看完就明白了
    生活在農村,有兩件事是大家都非常重視的,紅事是自家孩子一生的大事,一定要擺上宴席,親朋好友也會前來恭賀,家中富裕的還會請來戲班子吹吹打打,來增加喜慶之氣。而白事則是老人一生的句號,為了使老人能風風光光地走,也彰顯兒女的孝心,也會邀請親朋好友前來弔喪,和戲班子。
  • 奇怪:農村白事上,家主為什麼每人要回贈一條白毛巾?看完明白了
    在農村裡最大的事情就莫過於白事了,對於農村人來說,誰家要是有了老人去世了,這個都不用說,只要是知道了大家都會去幫忙,畢竟大家都認為家裡有老人去世了,心情比較沉痛心情不好,加上死者為大的態度,大家也是對於幫忙也是心照不宣,還有的就是因為村裡有人去世了,凡是有來往的人都是要去隨禮的,我們山東這裡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