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北大保安隊先後有500餘名保安考學深造,有的考上研究生,之後當上大學老師。北大保安的「成群逆襲」,顛覆了人們對保安的固有印象。雖然在遍地「海歸」的背景下,考學深造算不上多傳奇的事,可囿於家境、全職職業等因素,他們考學本就需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難怪網友感慨「北大保安臥虎藏龍」。
這些在北京大學校門前舉著文憑合影留念的學生,不是北大的本科生、研究生或博士生,而是北京大學保安大隊的保安員。王桂明是北京大學保安隊的大隊長,全隊共500名保安隊員。王桂明說:「這些隊員中大部分是大專,少量是本科,還有12名隊員讀到研究生。」
學霸保安隊(萬玉藻攝)
平凡的人那麼多,天才的卻沒幾個。明星蔡依林就發明了「地才」這詞,用以自謂。愛拼才會贏,不認輸就不會輸,是「地才」的信條。
「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張俊成,大概也是一枚「地才」。
張俊成曾是北大保安,1995年,他通過成人高考,考上北京大學法律系(專科)。現在,他已是山西長治市一所中等職校的校長。他雄心勃勃,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打造長治第一所民辦大學。
這足夠傳奇,其道卻不孤。過去20年,北大保安隊先後有500餘名保安考學深造,有的考上研究生,之後當上大學老師。
甘相偉, 筆名向陽,湖北隨州市廣水人,80後,出生於山區的農民家庭。
2007年來到百般眷念的未名湖畔,在北京大學從事保安工作。2008年進入北京大學平民學校學習,並被錄取為北京奧運會安保志願者。同年參加成人高考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站著上北大》作者。
有段子說:每個保安都是哲學家,他們每天反覆追問三個哲學終極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這個段子能成為段子的一個隱含衝突點就是,保安的低文化層次跟「哲學家」的睿哲精深之間,隔著無數個次元。
北大保安的「成群逆襲」,儼然顛覆了人們對保安的固有印象。20年500餘名北大保安深造,雖然在遍地「海歸」的背景下,考學深造算不上多傳奇的事,可囿於家境、全職職業等因素,他們考學本就需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何況其中不乏已有大成的。難怪網友感慨:「北大保安藏龍臥虎」。
在雞湯黨笑傲朋友圈、具備了把一切都熬製成雞湯能力的當下,北大保安的「神跡」,又會被雞湯製作流水線當作「原材料」加工,然後一段佳話因此糊掉。
可那500多名北大保安的打工者身份與掙脫「宿命」時的生命能量形成的氣場,內蘊了戳心的力量。雞湯化塗抹,掩不了他們不甘於被命運「裝訂」的生命意志的不羈。
都知道,現在流行「喪文化」與「毒雞湯」,「詩和遠方」是要被嘲笑的,「苟且」才是硬道理。「有時候你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什麼叫絕望」等毒雞湯,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逐漸可跟雞湯分庭抗禮。「喪文化症候群」的發作,本是對現實憤懣的消解。但戒掉理想,只是以一種憤懣化解另一種憤懣,並不能讓我們過得更好。
那些看著並非「別人家的孩子」也本更有資格「喪」的北大保安們,就是用某種不屈姿態,消解我們的「喪」:雞湯不可溺,但去雞湯化的生活勇氣與激情,本不該被消磨殆盡。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對我們而言,熱愛生活不是在朋友圈裡曬偽文藝照,而是像北大保安那樣,或者像《摔跤吧!爸爸》裡的爸爸那樣,「燃」一把,而非還沒「燃」過就故作深沉地說「理想有個屁用」。
畢竟很多時候,夢想還是要有的,理由不是「萬一實現了呢」,而是「萬一沒夢想是更糟糕的事呢?」
來源:新華社
更多新聞
●千萬留意你家孩子的網聊圈,看到這個一定要阻止!警方專門警示
●美女4小時挖300斤丹麥生蠔,爆炒徵服丹麥朋友
●104歲老人蝸居街頭修單車,稱兒孫在美國
●你中槍了嗎?男子消費32元卻被刷3200元,只是因為這個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