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Tech 星球
上月的 315 消費維權日,智能法律諮詢評估小程序包小黑通過「免費法律諮詢,領取您的私人律師」的宣傳突然走紅,活動推文累計點擊量超過 10 萬+,日峰值訪問量超過 1 萬,高峰時期平均每分鐘會接到三四個諮詢需求。然而很多人還不了解「包小黑」,它是一款通過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為大眾解決維權糾紛同時提供了法律服務的小程序。
在傳統觀念中,似乎只有打官司才會涉及到法律諮詢,但事實上法律諮詢的需求日益增多。
目前中國每年的法律諮詢量有 2 億次,但全國只有約 42 萬名律師,律師資源較少,很多人不得不找中間人解決問題,同時律師諮詢也受到了地域的限制。「包小黑」的誕生正是希望以移動網際網路+AI 的形式解決法律諮詢市場供需不平衡的現象。
2018 年 12 月 24 日,「包小黑」的第一個正式公測版本發布,涵蓋 12 個糾紛類型。到 2019 年 2 月 3 日,它已經涵蓋了 72 個糾紛類型, 212 個訴求。包小黑的首批用戶來自於用戶在支付寶搜索法律、律師諮詢、離婚諮詢、勞動糾紛的自然流量。
目前,「包小黑」用免費模式解決了95%的前來諮詢的需求,剩餘5%的複雜需求,會被轉移給人工律師做進一步諮詢。「包小黑」會提供智能接口輔助律師工作,智能接口另一端對接了律師平臺,已經入駐 4 萬多名律師。
網際網路+法務多年蹣跚的發展速度,能否在小程序+AI時代迎來發展良機?Tech星球獨家專訪了實在智能CEO孫林君,以下為採訪全文:
智能+法律服務是否可行?
Tech星球:AI 技術可以有效的應對越來越龐雜的法律諮詢嗎?
實在智能:法律的諮詢問題確實很複雜,但法律其實是由人制定各種規則並進行解釋。在日常司法實踐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裁判文書及律師解決用戶具體問題的數據,而這些數據和判例,非常適合用AI技術來訓練模型,AI的優勢正在於解決簡單重複的問題。
另外,人工智慧技術的有效優勢。對於機器來講,訪問數量的增加也只是後臺機器的訪問次數增加而已,所以水平擴展能力完全沒有問題。
Tech星球:與人工諮詢相比,現在包小黑諮詢的準確率怎麼樣?
實在智能:我們曾經做過盲測,安排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法律實習生團隊與包小黑打過一次擂臺,包小黑的準確率已經明顯勝出。
Tech星球:為何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願意接入「包小黑」平臺?
實在智能:其實「包小黑」小程序上線的時間並不長, 2019 年 2 月 3 日上線第一版。上線以後,有很多律師和律所直接找上門希望溝通合作,包括浙江本地,甚至福建、陝西等地的律所,因為他們覺得這種模式恰恰是他們想要的。
我舉個例子,比如目前律師的推廣模式大多是把自己的手機號公布在網絡上。對有些律師來講,每天要接 200 個免費的諮詢電話,其實不堪其擾,但是如果不通過這種手段,很難獲取到更多的案源。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不合理的現象。
我記得之前還有一個文章叫「請刪除我的手機號碼」,是一位醫生朋友寫的。對於律師行業來講,大部分律師有著同樣的困擾。我們提供的這種模式,讓每一個律師有一個類似於自己的網上虛擬律所這麼一個概念,隱私並不會過分的暴露,而且可以給用戶提供7× 24 小時、免費的智能諮詢和評估服務。
也就是說,律師們可以放心大膽地通過社交網絡手段公布自己專屬「包小黑」小程序的二維碼,不用擔心暴露隱私,也不用糾結熟人諮詢,更不必擔心承接不了海量諮詢。「包小黑」可以通過智能方式處理掉簡單的法律諮詢和評估,極大地提升律師的承接能力,之後把有效的案源和線索篩選出來留給律師。
Tech星球:如何完善目前版本的小程序?
實在智能:讓一個不是很懂法律的用戶能夠在他遇到糾紛矛盾、法律問題,或者是去打官司的過程中,能夠使用包小黑完全自助化地走完司法程序,並且了解全流程閉環情況,這是我們接下來會去做的一件事情。
另外,我們也希望通過包小黑體現律師的真正價值。大部分用戶在尋找律師的時候,可能通過pc端搜索,也許匹配並不精準,也可能有欺詐行為,這些對於用戶來講都是非常不好的體驗。而我們會通過NLP等技術「理解」用戶口語化的表達和描述,在評估的同時結合後臺律師標籤(基於裁判文書的勝例、勝率、專長等)進行精準智能匹配推薦。
小程序與AI結合推進全民普法
Tech星球:未來會打算擴大與法院的合作範圍嗎?
實在智能:我們現在已經與一些地方法院進行合作,包括已入駐一些地方司法局和社區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希望未來包小黑能夠助力國家普法戰略,讓老百姓更加尊法、知法、用法。
Tech星球:群眾就地解決矛盾問題的楓橋經驗,算是「包小黑」平臺的典型案例嗎?
實在智能:如果大家有所關注,「楓橋經驗」已經寫入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在浙江、福建等地有一些智能調解人民矛盾糾紛的成功經驗。「楓橋經驗」的核心是矛盾不上交,避免出現「小事拖大、大事拖爆」的情況,目前在湖州市德清縣,「包小黑」已經協助人民調解員為老百姓解決糾紛矛盾,是當地政府落實「楓橋經驗」的科技抓手。
Tech星球:楓橋經驗給包小黑小程序帶來了什麼想法?
實在智能:在為「楓橋經驗」增添科技動能這件事情上,包小黑會有很大空間。老百姓使用法律的意識在逐步增強,目前並沒有特別有效的科技手段進行普法,而現在中國每一個用戶都有智慧型手機、有支付寶,有微信,都可以隨時打開手機,找包小黑小程序,就可以快速了解相關法律問題,看到與他困惑類似的法院判例。實現「能不打官司的時候,就不打官司,走調解」等路徑,從而緩解公共司法資源緊張的問題。
Tech星球:作為支付寶小程序中的一員,支付寶生態是否切合「包小黑」?
實在智能:支付寶在生活場景方面有非常大的優勢,比如日常水電繳費,餘額寶理財,政府相關事務等。所以在支付寶生態中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小程序會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Tech星球:網際網路+法律平臺眾多,「包小黑」與其他諮詢平臺相比有什麼優勢嗎?
實在智能:對包小黑來講,在技術方面,我們直接選擇最Hard模式進行挑戰——在國內率先支持用戶通過自由文本、口語化的方式描述案情。當用戶提問時,可通過語音、文字等描述問題,包小黑會通過語音識別把用戶口語化的描述轉成文字,提取相關的特徵,對應到法律上的「法言法語」。
舉例說明一下:是否具有勞動關係?這個問題在法律上有標準描述,但是老百姓口語化的描述至少有數百種。比如說,「我是在誰那兒工作,我給誰打工,誰誰是我的老闆,我於什麼時間在誰那工作,我到誰誰那兒工作……」,這些描述準確地對應到相關的法言法語,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另外,我們給出用戶決策建議的時候,我們還要讓用戶理解為何這樣做,這件事情是要讓他理解其中的判決邏輯。即,法律評估的可解釋性也是非常困難的一個部分。我們把用戶問題的要點對應到相關的法律法規的適用場景上面,給一個合理的解釋。讓用戶理解我具有哪些權益,或者可以爭取哪些權益,我可以依據哪些法律法規來爭取我的權益,並且我這個事情是屬不屬於法院可以立案的範疇——這些都是用戶要去打官司之前必須明白的一些問題,在這個點上,包小黑的智能評估給用戶很好的信息輸入。
千億法律服務市場前景可期
Tech星球:您在阿里離職前是阿里的算法科學家,創業後自己心態有什麼變化?
實在智能:未來會與支付寶展開進一步合作,在這方面我們還是比較感動的,因為阿里的人,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創業基因,不管是在公司內部還是在離開公司,大家都是一個創業的心態在進行工作。
其實對我來講,離開阿里並沒有太大的心態上的變化。對支付寶來說,只要你這個東西是好的,那麼支付寶很願意合作,然後我們也很順利的跟支付寶的業務部門進行了很多對接。其實都是大家想到了一起,如何給用戶提供生活場景上的更深度的體驗,培養用戶生活在支付寶的心智。
其實,實在智能並不是一家「AI+法律」公司,而是一家AI賦能多個行業的公司,我們特別擅長去解決大規模複雜場景下的智能決策類問題。最近,我們也推出了「超級AI工單」產品,在AI賦能客服和金融方面都已有落地項目,有力地幫助客戶降本增效。我相信後續跟阿里的合作會更加緊密和深入,我們也願意為阿里的生態來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Tech星球:超級AI工單可以展開講講嗎?
實在智能:以賦能客服為例,超級AI工單可以節省客服大量的人力成本,把客服人員的經驗進行數位化沉澱,實現全量實時質檢,打造一個超級客服節點。舉個例子,可以將原來人工通過各種系統去查詢信息,並且進行一次決策的比較低效的處理方式,轉變為依據模型網絡同時處理海量信息,包括實時數據和離線數據,以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智能決策的高效智能化處理方案,可以節省我們大量的客服的人力成本。
Tech星球:包小黑如何制定自己的收費標準?
實在智能:目前我們參考了行業的收費標準,後續也會不斷完善調整。從我們的視角上來看,現在傳統的律師服務標準是非常不統一的,並且對用戶來講並沒有完全滿足訴求。
比如,晚上 9 點以後,用戶還有很多問題,但律師已經休息了,這其實是一個錯位。對於AI而言,恰好適合提供7× 24 小時的服務。我們正是致力於打造7× 24 小時的「智能+人工」服務體系,利用算法來匹配最好最優的律師,並且通過超時兜底機制確保用戶都能得到服務。
在產品的設計上,95%的用戶最後沒有得到有效的服務。這個對於AI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沒有被服務到的人也是有法律訴求的。那麼在這些場景上,我們的產品可以給用戶一個很好的心智。對於法律類的產品而言,雖說低頻,但是具有比較高的粘性,這個也是有數據統計的,尤其是那些已經打過官司,並且吃過虧的用戶,會非常留意法律常見的問題。
Tech星球:目前法律諮詢市場才逐漸擴大,「包小黑」對未來市場有什麼看法?
實在智能:這個市場空間是巨大的,據我們掌握的數字是全國每年有大概 2 億次以上的法律諮詢訴求,但全國律師只有 40 萬左右。
從市場來看, 2014 年中國的法律服務的市場是 164 億美元,也就是 1000 億人民幣的規模,但到了 2018 年,整個法律服務的市場擴張到 3000 億人民幣的規模。從美國的角度來看, 2014 年大概是 2 萬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到了 2018 年已經有 3 萬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所以,整個法律服務市場是在飛速地發展,其次是隨著老百姓的法律意識不斷提升,我們預測中國未來的法律服務市場,乃至泛法律市場規模必然會有更快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