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學習之解讀篇】「人肉搜索」造成侵害可依法維權

2020-11-04 經開區平安建設

民法典亮點

「人肉搜索」個人隱私和其他個人信息造成他人損害的,要承擔侵權責任

辛剛作

案例回顧

小劉在某商場丟了手機,同商場進行交涉以後,調出了當天下午的監控視頻。經過回放,小劉懷疑在促銷櫃檯附近逗留時間較長的小王偷了自己的手機。可茫茫人海,找一個人談何容易。於是,小劉通過「人肉搜索」的方式,發動親朋好友一起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布了若干張有小王圖片的監控視頻截圖和配有丟手機情形的文字。在沒有任何結果後,小劉向公安機關報了案。

經過詢問,結合相關證據,公安機關決定不予立案,並指令小劉刪除網絡中的相關照片與文字。然而,有關小王的照片和信息已在網上飛速擴散傳播,小王被他人指責為「小偷」,給小王的生活和名譽帶來嚴重困擾。

律師解讀

1 大數據時代,

公民的個人信息何處安放?

北京市康達(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 張虹薇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以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公開自然人基因信息、病歷資料、健康檢查資料、犯罪記錄、家庭住址、私人活動等個人隱私和其他個人信息,造成他人損害,被侵權人請求其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該解釋對「人肉搜索」行為作出了規制。當然,對於公民信息的使用也有合法例外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民法典對於「人肉搜索」與以往關於信息保護的法律規定相比,這一條款明確了個人信息的歸屬關係及個人保護自己信息的相關權利,也意味著個人享有了這種民事權利被侵害時獲得救濟的權利。如果個人信息權利受到了侵害,受害人可以據此提起訴訟進行維權。該條文的出臺,將公民個人隱私和權益的保護上升到了法典的高度,有利於進一步遏制此類違法行為的發生。

就本案「人肉搜索」行為而言,小劉在沒有證據證明小王盜竊她手機的情況下,利用「人肉搜索」行為,將小王的個人信息公之於眾,並且引起了他人的誤會,嚴重影響了小王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對於小王遭受的侵害,小王可以向法院起訴小劉,有權提出要求小劉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的訴訟請求。

律師說法

「人肉搜索」事件由來已久。2001年,有網民在貓撲網貼出一張美女照片,引起網友關注並開始搜索。很快,這位名叫「陳某某」的女子大量個人資料被公布於網絡。「陳某某事件」被視為「人肉搜索」的第一例。此後又相繼發生了「虐貓事件」「銅須事件」「3377事件」等多起「人肉搜索」事件。

「人肉搜索」形式多樣,但其對人的搜索最有爭議。成千上萬個人從不同渠道去搜集挖掘同一個人的信息,尤其是因某些言行觸犯了眾怒的被搜索者,勢必會受到網絡暴力的巨大衝擊,甚至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人們在看到了「人肉搜索」引發的「網絡暴力」後,開始思考是否應當規範以及用何種形式規範「人肉搜索」。

對此,張虹薇認為,合法公布他人信息有三個前提:一是信源合法,消息源不能是非法手段得來的;二是要基於公共利益考量,比如打擊犯罪、尋找失散兒童等;三是要在合法、必要的範圍內可公布其信息。

來源:平安陝西

編輯:木貝、小澤丨審核:慧明、木貝

出品:西安報業融媒

◎西安經開區: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名片

◎講真!這樣的平安經開我愛了

◎經開區平安建設十二時辰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學習之解讀篇】充分發揮民法典的重要支撐作用 為...
    【《民法典》學習之解讀篇】充分發揮民法典的重要支撐作用 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添新的活力 2020-12-09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的亮點與熱點解讀來了
    自《民法典》頒布以來,全社會掀起一股學法用法的熱潮,今天的《普法伴您行》欄目,將帶領大家一起解讀《民法典》的三個熱點問題~首先讓我們來聽一下本期的節目吧!物業公司雖然辯稱,上述收入已用來補充物業費收入嚴重不足部分,但最終法院依法判決 26 萬元廣告費歸全體業主共有。根據《民法典·物權編》(草案)第287條明確規定,改變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從事經營活動由業主共同決定,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
  • 民法典學習筆記——新增隱私權制度解讀
    第九百九十四條 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死者沒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經死亡的,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第六章 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
  • 民法典學習筆記 | 新增隱私權制度解讀
    《民法典》設專章明確隱私權的含義並列舉了侵犯隱私權的行為類別,與之前相比,對隱私權的保護可謂濃墨重彩。第九百九十四條 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死者沒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經死亡的,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第六章 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
  • 《民法典》十萬個怎麼辦?—人格權篇
    小張非常鄙夷這種極不文明的旅遊陋習,於是義憤填膺,在網絡上發動朋友對涉及的兩個人名進行「人肉搜索」。小張的人肉搜索行為是否侵犯案涉人的人格權?答:小張在朋友圈發動抵制不文明旅遊的陋習,其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應當採取合法、合理、適度的途徑進行。本案中,小張發動網友對他人進行「人肉搜索」的行為已經嚴重侵犯兩人的姓名權、名譽權和隱私權,直接違反《民法典》第991條之規定。如果造成嚴重後果的,甚至可能觸犯刑事犯罪。
  • 民法典學習筆記——《民法典》對網絡侵權「避風港原則」之更新
    那麼《民法典》對現有的「避風港原則」作出了哪些改變與完善呢?在民法典背景下,當網絡用戶或網絡服務提供商發現了侵權行為,又應當如何做呢,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具體條文的規定。一《民法典》中的避風港原則之條款規定《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第1194至1197在認定網絡侵權責任的程序與動態過程、權利人通知規則和被採取措施用戶的救濟程序方面進行了完善。
  • 【《民法典》學習之解讀篇】你的社會生活行為規範嗎?
    在本案中,金某是因為參加活動而受傷,王某作為群主提出倡議,金某自願響應,金某的受傷也不是因為王某造成的。因此,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王某對金某的受傷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在這裡,要和活動組織者的責任分清,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規定,活動組織者的責任適用過錯責任。本案中,王某並不是組織者,因此不能適用此條規定。
  • 學習《民法典》從指間到心間!礄口社區律師花式普法、一「典」就通~
    》將正式施行習之、傳之、思之、用之以《民法典》「典」亮生活被稱為基層法律服務中「行走的活百科」的社區律師釋放普法正能量○積極開展「聽社區律師講《民法典》」主題活動,從案情簡況、法律分析、新意解讀等方面收集整理《社區法律顧問典型案例》,並將案例報送工作納入《礄口區社區法律顧問實施細則》年度考核。
  • 法律解讀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之人格權編
    今天跟著普法君一起學習《民法典》人格權編的法律規定以及特色亮點吧。什麼是「人格權編」?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係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的權利。新增「人格權行為禁令」新:《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七條: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害其人格權的違法行為,不及時制止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行為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 【解讀民法典】隱私權能放棄嗎?被上司性騷擾怎麼辦?民法典這樣說...
    【解讀民法典】隱私權能放棄嗎?被上司性騷擾怎麼辦?民法典這樣說......你的幸福,民法典來守護!民事主體的人格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人格權不得放棄、轉讓或者繼承。02問:甲去世後有人在網上對其侮辱誹謗,家屬能否維權?答:可以。
  • 維權視窗|誰才是我的近親屬?《民法典》明確界定!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依法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是婦聯的基本職能。在《民法典》中搜索「近親屬」,出現19次,「親屬」3次,「家庭成員」5次。根據《民法典》的規定,「親屬」「近親屬」「家庭成員」從所涉範圍上說,是一個逐步限縮過程。「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這符合人們的日常認知。「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即只有配偶和三代內的直系血親。
  • 炬說|《民法典》之0060人格權編04
    《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民法典的實行給非法學人士工作學習增添了不少壓力和動力以及焦慮。作為法律職業從業者,我們有必要一起學習民法典,並將學習中的感悟、新知識、新問題一一呈現給普通讀者。
  • 《民法典》解讀十六:損害賠償
    根據第1179條的規定,「因侵害他人造成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夥食補助費和其他合理的治療和康復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因為在侵犯健康權和健康權的情況下,營養費和醫院食品補貼是通常的開支。本文具體列舉的賠償項目是對我國司法實踐的總結,有助於受害者明確自己的權利。
  • 【民法典普法】《民法典》對勞動維權的9個方面影響
    《民法典》中列明了公司及各類企業等營利法人,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依法設立的慈善機構、宗教場所)等非營利法人,機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城鎮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居委會、村委會等特別法人,以及業主委員會、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等非法人組織。很明顯,《民法典》進一步擴大了民事主體資格的範圍,以上民事主體今後均可以作為勞動法上的用人單位,對其招用的勞動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49大亮點!
    有調查顯示,該問題常見於企業、學校等單位,而地鐵站、公交車上、餐廳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也是性騷擾頻發之地。對此,《民法典》規定了性騷擾的認定標準,以及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防止和制止性騷擾的義務。「標題黨」「跟風黨」或將承擔民事責任對行為人實施新聞報導、輿論監督等行為涉及的民事責任承擔,以及行為人是否盡到合理核實義務的認定等作了規定(第一千零二十五條、第一千零二十六條)6.侵犯隱私權行為具體化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侵犯隱私權的手段愈發隱蔽多樣,此次《民法典》與時俱進,規定了隱私的定義,列明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
  • 走進《民法典》人格權編
    不僅如此,《民法典》人格權編還將過去分散規定在《民法總則》《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精神損害賠償解釋》等法律法規中有關人格權的條文進行了細化和系統整合。今天,讓我們走進《民法典》人格權編,一窺《民法典》如何為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提供更加細微的人文關懷和更加深層的法律保護。
  • 《打官司不求人》(三)《民法典》裡有哪些重要的法律道理?
    前兩篇介紹的是程序法,後三篇介紹的是實體法。這一篇我以最新的《民法典》為主,給你介紹一些我自己總結的重要的法律道理。權利主體(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的權利是由法律規定的,其行使權利的條件也是由法律規定的。
  • 我市「桂姐姐」維權服務隊宣講《民法典》「六進」活動啟動
    、柳州市《民法典》律師宣講團成員:廣西眾維律師事務所婦聯副主席、柳州市律師協會宣傳教育與培訓委員會副主任、廣西眾維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覃欣雯和廣西眾維律師事務所律師、普利特民商團隊負責人、柳州市律師協會金融房地產專業委員會主任、民商智慧財產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傅萬成圍繞婦女維權、以家庭關係為中心,結合案例為大家生動講解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篇」新的變化、亮點內容,以及「婚姻家庭篇」高頻重點條文的解說和互動
  • 【魏新說法】​民法典的新亮點
    民法,歷來被人們稱作為"萬法之母"、」百科全書"。社會有多複雜,民法就需要有多精細。2019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篇草案和繼承篇草案。全國人大法工委對民法典各分篇草案進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2020年5月底將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民法典包括物權,合同,人格,婚姻,繼承,侵權責任等多方面,共1260條,更加細化,更具操作性。
  • 鹽山縣舉辦婦女法律骨幹《民法典》專題培訓班
    8月28日,由鹽山縣婦聯組織舉辦的我縣婦女法律骨幹《民法典鹽山縣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長徐彩虹同志就《民法典》中涉及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的新規進行了解析。圍繞《民法典》中婚姻家事的諸多典型案例:新增親屬、近親屬家庭成員的法定範圍;新增告知嚴重疾病義務,結婚登記前不如實告知的對方可請求撤銷該婚姻;修改因脅迫結婚請求撤銷婚姻的時間起算點;設立離婚冷靜期制度,維護婚姻家庭穩定等知識進行了詳細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