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圈到底是個什麼圈?

2020-12-11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陳倩倩,編 | 吳懟懟

01

當大多數人看不懂新的熱搜詞彙時,往往會用小眾、亞文化之類的詞語來形容新的未知領域。

而SA圈一詞進入我的視野確實也被貼上了「亞文化」標籤。

起因是這樣的。

先是在某個窮極無聊的晚飯後,我例行刷熱搜,一個陌生的、調性奇特的詞出現在我的熱搜榜單裡:SA圈。

吃瓜人士一想,字母圈的事肯定是大事,常年不缺席吃瓜隊伍的資深視奸黨如何能放過新鮮的瓜?

一路瀏覽下來,我為自己不單純的思想感到羞愧,並決定認真了解一下SA圈。

SA圈,Study account的縮寫,這股風潮追溯起來,最早應該是來自ins,和study with me、study motivation以及study gram等一本同源。它們都是打卡日常學習動態,分享學習心得以及筆記的地方。

或者,我們可以認為,所謂SA圈,是一個以「學習」為主題的「同好」社區,包括但不僅僅限於學習。

在study account裡,大部分內容呈現的狀態都是美貌與智慧並存。

大多數SA博主打卡的路徑是這樣的:工整有致的筆記,恰到好處的濾鏡,搭配每日總結,圖文並茂,也精緻非常。

此外,也會有博主總結學習心得,分享考研複試、自我管理及語言學習方法,同樣也是圖文並茂,甚至有些可以稱得上是乾貨滿滿。

但是SA圈也並不僅僅是圖文輸出,也不只活躍在微博,在B站有做學習直播的SA博主、在小紅書有標記學習用具的SA博主。

當然了,和飯圈一樣,SA圈大本營還是在微博,大到什麼程度呢,在微博超話教育榜單中,「study account」排名第一,發帖數量和排在第二的「考研」比起來,多出13.9W帖子。

02

在了解了SA圈大概是個什麼圈後,我與一位SA博主糖M聊了聊。

言及對SA圈的看法,糖M說「雖然自己很喜歡這個圈子,也覺得大家都很努力,很正能量,但是說實話,自己都覺得形式感比較重。」

糖M高二時接觸SA圈,被SA博主激勵,自己也開始嘗試打卡,斷斷續續,至今已經是一名大二生。

在談到SA圈對她的影響時,她肯定地說,激勵作用還是強一些,因為自己本身是一個討厭「背書」的人,而把筆記做得賞心悅目一些也會讓她有心情背下去。

實際上,而糖妹所談到的充沛的「形式感」正是SA圈內部爭議的核心。

學習是一件枯燥、與自身惰性作鬥爭,並且在試錯以及調整中作出效率最大化選擇的事情,而SA圈對筆記排版、圖片處理的過度追求在某種程度上有違學習本質。

此前,一個ID名為「藏於冰島」的SA博主,盜用他人打卡圖,偽造offer,並且用多個小號製造大號的虛假繁榮,結果被爆料,直接導致了SA圈的一場風波。

此事一出,證明SA圈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過度關注內容呈現的美化,以及對流量、轉評、粉絲盲目追捧。

但是,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存在於SA圈,在更廣域的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流量數據也相當青睞,畢竟,在每個圈子都會有這樣的困惑。

但是,「藏於冰島」事件還是掀起了SA博主們的一場集體自省,查看微博、知乎以及一些社區的留言,可以看到大多數SA博主都在呼籲SA圈的目的是大家一起學習,不是大家一起漲粉、一起墮落。

這場自省似乎也側面說明,在數字世界長大的Z世代,並沒有像從書本世界過來的前輩們點評的那樣,沉迷社交網絡。他們其實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權衡網際網路的利弊,縱使無法做到及時抽身,在大的方向上還是能夠掌握的。

03

對於家長們來說,學習向來是一件嚴肅的事,SA圈所呈現的狀態也確實有些形式蓋過內容。

然而,引領最新潮流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永遠是年輕一代。

人們對SA圈的擔心就如同是擔心電視機、電腦的出現是不是毀掉了孩子們。實則,時代進步,新的傳播媒介與技術在豐富並改寫著學習、娛樂的方式,網際網路時代的學習也許只是把線下的學習小組搬到了線上。

80後能夠沉下來讀書,部分因為那個時代外界誘惑並不多,娛樂方式少,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科技越發達,讀書效率可以更高。

SA圈呈現的積極態勢與當前輿論定義年輕一代的「佛系、孤獨、焦慮、喪」呈現出截然相反的狀態,年輕一代對待生活的態度遠比我們想像的積極。

在當代網際網路環境裡,營銷號販賣焦慮,而網民們也樂於插科打諢調侃人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向來被掩藏在「喪文化人生段子」下,而努力的人被嘲諷雞湯喝太多,連精讀外刊刷屏都能衍生出一系列檸檬精當道。

實際上相比把自己泡在焦慮、貼上不正經的頹廢標籤,我們更該欣賞的是活在早晨八九點,向上掙扎、認真規劃人生,保持生活儀式感的小積極們。

再看SA圈,其最受爭議的一點也是它最受追捧的一點,儀式感。

儀式感的本質在於將事物經過「適度真實」的包裝,從而達到「有趣」。

有些人會簡單粗暴地將儀式感歸咎於虛榮心作祟,而有些人則會認為藉助儀式感是在肯定生活的價值。

一般來說,SA博主在生產、分享知識和信息的時候,往往會充滿儀式感,當學習這樣枯燥的過程通過筆記逐漸豐滿的時候,瑣碎、單調的學習過程就變得有趣。

而另一方面,SA圈的日更打卡行為也像是基於聲譽經濟,即每天都積極地為study account輸出一些東西,一天不更新所造成的失落是SA博主無法忍受的。

聲譽經濟的運行速度強迫著博主們保持出鏡率,而這種頻繁的輸出在平臺上經過內容積累後,也是有利於群體智慧激發的,這可能也是為什麼SA圈的博主相比其他圈子更願意解答萌新問題。

嗯,以上,是我對SA圈的一些了解與認知。此外,在了解SA圈過程中,發現大多是文科博主在分享筆記,然而我會比較想看博主們直播寫數學題。

相關焦點

  • SA圈到底是個什麼圈?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而SA圈一詞進入我的視野確實也被貼上了「亞文化」標籤。起因是這樣的。先是在某個窮極無聊的晚飯後,我例行刷熱搜,一個陌生的、調性奇特的詞出現在我的熱搜榜單裡:SA圈。吃瓜人士一想,字母圈的事肯定是大事,常年不缺席吃瓜隊伍的資深視奸黨如何能放過新鮮的瓜?
  • 突破圈層的「SA圈」到底是什麼?
    「SA」是什麼  SA圈是年輕人積極向上的一個縮影,它全稱是study account或者是study with me。簡單來說是學習打卡,是一群熱愛記錄自己學習生活的人,為了考試、工作、讀書或者是某種技巧,而在網絡平臺上分享自己的學習足跡。SA圈最近幾年在B站、微博超話等社交網絡平臺上比較火。
  • 飯圈是個什麼圈?追星到底如何追?
    對於不混飯圈的人來說,一提起飯圈,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不是都是各種撕X、控評,路人一旦發表了對其愛豆稍有微詞的言論,就會立刻被一群粉絲湧上來「圍攻」,類似這種令人厭惡的行為?所謂「飯圈惡臭」的印象,大概也是這麼來的。飯圈當中還有許多路人所不知的鐵律,很嚴格!此前就有位知名博主對這些「飯圈鐵律」做過一個總結。
  • 傳媒觀察|SA圈:打卡之外,不僅僅是study with me
    文字 | 郭琦璠 聶怡鳴 李美玉 餘寧 鄭小易圖片 | 來自於網絡責編 | 付思涵排版 | 朱虹穎● sa圈是個什麼圈?B站上最多點擊率的StudyAcoount視頻無論是分享者還是觀看者,SA圈內的用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要監督自己學習。在ins上用圖文形式打卡的韓國學生(ins:dreamtofate)認為用這種形式打卡,會有很多人關注她的照片,她就覺得有義務繼續更下去。
  • 圈子,圈來圈去圈什麼
    微信朋友圈、工作群、開心聊天吧、同城交友群、驢友、麻友、棋友……一個人沒有兩三個圈子,你都不好意思說是現代人。有的覺得好玩主動加入,有的被朋友強行拉入,有的一不留神踩空掉入。不管什麼方式,反正只要入圈,圈內的各種信息就鋪天蓋地的轟炸。
  • 二戰鬼子叫囂的「大東亞共榮圈」到底是什麼鬼?專家:狂妄至極!
    在看抗戰劇的時候,我們都會聽到鬼子經常說什麼大東亞共榮圈。聽著這個名詞,感覺很厲害的樣子,畢竟這是帶著咱們大傢伙一起發家致富奔小康啊!可惜,口號喊得響,實際卻大相逕庭。鬼子號稱大東亞共榮圈是帶著東亞的國家一起發展,共同抵抗西方的殖民統治。
  • 伊莉莎白圈為什麼被稱為羞恥圈,狗狗到底有多討厭這東西?
    伊莉莎白圈是狗狗非常不喜歡,但是又過不去的坎。因為大部分的寵物狗,都要被主人抓去絕育的,在絕育以後,為了避免傷口因為狗狗的舔舐而導致惡化,醫生們都會建議主人給自家的狗狗戴上一個伊莉莎白圈。但全天下的狗狗都不會喜歡這個玩意,它們到底是為什麼,會抗拒這個被戴在自己脖子上面的小項圈呢?
  • 你的社交圈,到底有多重要
    就是在這種半信半疑的態度中走過了十多年,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所認識的人到底怎麼樣,其實並不是你不了解他,更多的卻是你不知道他的朋友圈和生活環境是什麼樣的。腦子裡的神經一下子就變得緊張起來。有時候和那些酒至半酣的朋友聊聊天都會被當成壞習慣的惡性傳播,這種不言不盡的委屈我到現在都還搞不明白。
  • 唐僧要走出蘇軾圈是什麼梗 人生的舒適圈是什麼意思
    唐僧要走出蘇軾圈是什麼梗?唐僧要走出蘇軾圈」是什麼意思?「蘇軾圈」是「舒適圈」的諧音……  唐僧要走出蘇軾圈是什麼梗?最近聽到很多人都在說這句話,唐玄奘和蘇軾還有關係嗎?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下文詳解。
  • 破圈是什麼意思 破圈梗意思內涵用在什麼場合介紹
    破圈是什麼意思 破圈梗意思內涵用在什麼場合介紹  破圈是什麼梗?這是什麼意思呢?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破圈梗介紹,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破圈是什麼梗  破圈指某個人或他的作品突破某一個小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納並認可,多用於飯圈或者演藝圈。
  • 表友口中說的勞力士國米圈到底是什麼?
    所以老的格林尼治從2007年問世的都是表圈單色的,黑色,綠針的。直到2013年巴塞爾表展出現了它,因為它外圈有黑有藍,於是被表友們迅速的稱之為「國米圈「義大利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的隊服就是這樣的風格。它為什麼要把表圈做成雙色?因為早些時候做鋁圈就是雙色的,格林尼治要做兩個顏色的圈,是為了方便開飛機的人區分晝夜。
  • PVC密封圈和矽膠密封圈有什麼區別
    密封圈在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市場上密封圈產品良莠不齊,常見的就是PVC密封圈和矽膠密封圈,有顧客問,買到密封圈後,PVC密封圈和矽膠密封圈有什麼區別?
  • 下飯是什麼梗 始於Dota圈火在LOL圈
    最近LOL電競圈「下飯」這個梗比較火,如果你對下飯這個梗不太熟悉,那麼彈幕帶哥申請出戰,給大家來科普下飯是什麼梗。下飯梗是什麼意思下飯的本意是指下飯菜中的下飯,而當它用作梗時,那就是另外一種概念了。這個概念很好理解,想一想,下飯的東西是什麼,那自然是菜。而菜,打遊戲的都知道又是弱的意思。
  • 價值投資之能力圈,能力圈是什麼?讓我用大白話告訴你們
    這就引入了一個投資理念:能力圈。那麼能力圈是什麼?能力圈是巴菲特提出的一個投資理念。巴菲特說不懂不做,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隻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鐘。一家公司你連它幹什麼的都不知道,你怎麼能買入它夜夜安枕呢?比如你道聽途說,然後花了100塊買入一家公司,但是這家公司其實是一文不值的爛公司,那等待你的大概率只有虧錢。
  • 莫比烏斯帶,莫比烏斯圈,莫比烏斯到底是啥?
    3.紙圈的長和寬發生了什麼變化?1.莫比烏斯帶變成了一個大大的圈。2.我們用筆沿著紙帶的一面塗色,發現紙圈只有一面塗上顏色,所以它不再是莫比烏斯帶。3.這個大圈的長是原來的2倍,寬變為原來的    1/2。
  • 破圈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多用於飯圈或者演藝圈
    破圈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多用於飯圈或者演藝圈時間:2020-03-20 15:0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破圈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多用於飯圈或者演藝圈 破圈指某個人或他的作品突破某一個小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納並認可,多用於飯圈或者演藝圈。
  • 在全球圈粉、坐擁多個千萬直拍的LISA,到底憑什麼?
    還有在《青你2》的初舞臺上,重現她出圈的經典動作「信仰之躍」,太帶感了,臺下的女孩們瞬間就瘋狂了。當年《attention》中的「信仰之躍」↓LISA作為舞蹈導師的加入,讓《青你2》秒變大型追星現場。其實LISA在國內知名度也一直很高,在參加節目之後更是徹底出圈,我以為導師都是人狠話不多的御姐,沒想到LISA竟是個看完選手表演會捂嘴笑的「鐵憨憨」女孩。
  • 王者榮耀:遊戲裡的十個小圈圈,進了呂布的圈就快點跑吧!
    王者榮耀:遊戲裡的十個小圈圈,進了呂布的圈就快點跑吧!打王者榮耀時玩家最不想看到的是什麼?是網絡不好時出現的加載圈,這是最讓人心涼的圈了,除了這個加載圈,遊戲中還有十個英雄的圈都讓玩家心涼。鍾馗臨時也要拉個給他陪葬的,他死後出現的那個圈會爆炸,凡是在圈裡的都能被炸掉至少一格血量,特別是那種剛和他決戰完的英雄也沒剩多少血了,這一下不就炸死了。就問你心涼不?第二個,呂布。他的大招是個圈然後就是砍,呂布傷害這麼高,沒多少人能經得住他這一頓砍殺,所以看到他出圈還是跑快點吧。第三個,大喬。
  • 電飯鍋矽膠密封圈發黃是什麼原因導致?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其實每一個物品都有自身使用壽命存在,矽膠也是一樣,雖然矽膠是環保可回收循環利用材料,但是其最終也是存在一個自然老化,不可逆的過程。矽膠老化主要表現為變黃、變硬、變脆、變形等現象。矽膠密封圈發黃氣壓鍋、電磁爐和電飯鍋矽膠密封圈發黃主要是因為使用時間長、頻率多,矽膠發生被氧化情況,就會發黃是正常老化現象。
  • 作為藍牙耳機圈內人,來曝光下藍牙耳機圈到底有多亂!
    作為藍牙耳機圈內人,來曝光下藍牙耳機圈到底有多亂! 作為一個在耳機圈裡混了十來年的老鳥,我接觸過或者用過的產品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從剛開始的國內小廠到山水、漫步者,再到JBL、捷波朗、森海塞爾,經常有人問我到底應該買什麼樣的耳機,讓我給出意見,我比較喜歡推薦那些有意思的自主品牌,而不是國際大牌或者便宜的小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