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學者:大陸遊客退潮 臺灣中南部觀光業者難撐

2020-12-19 海峽導報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觀光產業,也顯示出旅宿業供過於求的問題。臺灣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陸客來臺鼎盛時期,臺灣旅宿業大幅成長,陸客退潮後,增幅雖然趨緩,但因為其他境外旅客成長緩慢,旅宿業瞬間供過於求,中南部尤其嚴重,未來要設法將其他境外旅客導入中南部觀光,也要思考總量管制,否則疫情過後,供過於求的狀況持續,加上陸客不來,業者難撐。

黃正聰

黃正聰,臺灣清華大學資訊博士,曾任民宿協會全聯會秘書長、臺北市政府及臺中市政府市政顧問等職,研究專業領域包括生態觀光、管理資訊系統、觀光媒體設計、旅遊電子商務等。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觀光產業,近期業界掀起營運體質調整、轉型的討論,其中自陸客退潮以後產生的供過於求的情況,也成為重要討論議題之一。

黃正聰表示,陸客來臺鼎盛時期,佔境外旅客數比例達42%,最高單月甚至達49%,在2015年到最高峰,當年來臺陸客數達418萬人次,臺灣旅宿業自2013年起因應陸客潮,大幅成長,但陸客退潮後,雖然旅宿業成長幅度趨緩,但仍然呈現上升趨勢,也因為減少大量陸客,臺灣旅宿業瞬間出現巨大的供過於求,成為觀光業需要改善的問題。

為何陸客退潮,旅宿業仍持續成長?黃正聰表示,事實上,陸客自2015年起逐漸衰退後,確實出現一波旅館飯店轉售潮,因為許多以接待大陸團客為主的業者撐不下去,當時已經有旅宿業者展開轉型因應。

黃正聰提到,不過,雖然陸客減少,但相對其他境外旅客仍呈現成長趨勢,即便漲幅速率不快,還是有不少業者投入市場,導致旅宿業膨脹速度快過旅客成長數,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黃正聰指出,這樣供過於求的情況對中南部旅宿業者衝擊最大,過去大陸團客最常到中南部旅遊,陸客鼎盛時期,中南部業者受惠,陸客減少後,中南部首當其衝,北部的旅宿業比較無感,因為北部本來就是境外旅客最常活動的地方,活動北臺灣業者營收增加,中南部業者苦哈哈。

他說,尤其這波肺炎疫情,境外、境內旅客銳減,旅宿業供過於求的情況再度受到業者檢視,比較讓業者擔憂的是,疫情趨緩後,民眾旅遊信心短期內無法恢復,境外旅客又因為兩岸政治氣氛影響,缺乏陸客挹注,無法解決供過於求的問題,體質較不良的旅宿業營運會出狀況。

黃正聰建議,面臨旅宿過度膨脹,臺當局應朝兩大方向解決,除續擴大來臺觀光客與「國旅」外,還要考慮旅館執照總量管制,像宜蘭和南投清境已多年控管沒發民宿執照,若放任業者繼續投入,再多的觀光客及補助,還是會嫌不夠。

陸客不來衝擊中南部旅宿業者,該如何改善?黃正聰表示,事實上近年陸客退潮是逐步減少,從最高峰佔42%比例,衰退到去年大約佔25%,假如陸客瞬間蒸發,中南部業者絕對撐不下去,所幸是漸進式減幅,讓中南部業者得以有空間轉型因應,但確實比較難過,未來要設法將其他境外旅客導入中南部觀光,以彌補陸客不來的缺口。

其他來臺境外旅客持續成長,卻無法與陸客帶進的產值相比擬?黃正聰表示,陸客過去來臺平均停留7.14天,多於其他主要國家或地區旅客平均的5天,消費力方面,陸客平均每人每日消費金額約227美元,與日本客並列第一,但因為停留天數較多,相對帶動高觀光產值。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大幅下降 臺灣觀光業正面臨史上最強「寒流」
    國慶假期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最低 以往的國慶假期,臺灣是很多大陸遊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但今年臺灣的旅遊業卻受到了冷遇。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今年10月1號至7號平均每天赴臺大陸遊客數僅為3470人,是開放大陸遊客赴臺遊11年來的最低紀錄。臺北101觀景臺,是許多大陸遊客來臺必去的一個熱門景點。就在上周,101觀景臺宣布推出15年以來最低票價,希望藉此吸引更多臺灣本地遊客,降低大陸遊客人數驟減帶來的影響。
  • 臺觀光業遇最強「寒流」:大陸赴臺旅遊人數大幅下降
    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今年10月1號至7號平均每天赴臺大陸遊客數僅為3470人,是開放大陸遊客赴臺遊11年來的最低紀錄。臺北101觀景臺,是許多大陸遊客來臺必去的一個熱門景點。就在上周,101觀景臺宣布推出15年以來最低票價,希望藉此吸引更多臺灣本地遊客,降低大陸遊客人數驟減帶來的影響。
  • 島內專家稱臺灣南部諸多景點能吸引大陸遊客
    中新社桂林七月十一日電 (記者 蔣雪林)臺灣新竹教育大學教授、旅遊專家倪進誠十一日在桂林市陽朔縣表示,臺灣南部要想吸引到大陸遊客,必須從自然景點入手,加強推介,假以時日,臺灣南部會吸引到大量大陸遊客。   倪進誠十一日出席了在此間舉行的一個旅遊國際研討會。
  • 大陸遊客將「歸零」,臺中旅遊業者:實在撐不下去了
    2020年,臺灣觀光業將面臨陸客來臺人數歸零的挑戰。臺中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鄭生昌接受採訪時說到,自從實施「陸客禁令」,馬上就產生了25%的缺口,雖然臺當局提出了「秋冬旅遊補助」措施,但這其實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
  • 大陸遊客數量銳減 臺媒:臺灣觀光旅遊業迎來「霸王級」寒流
    大陸遊客銳減 臺旅遊業損失慘重鑑於當前兩岸關係,大陸方面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臺灣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赴臺大陸遊客人數明顯減少。島內媒體更是形容臺灣觀光旅遊業迎來「霸王級」寒流。
  • 民進黨「政治掛帥」 一意孤行害慘臺灣觀光業
    受此影響,近兩年來,大陸赴臺遊客人數「直直落」,島內觀光業者叫苦連天,街頭抗議不斷,有業者喊話臺當局:承認「九二共識」有這麼難嗎?  四大「慘業」觀光業佔其三  說起臺灣觀光業近兩年來的慘況,臺當局總是拿出一組數據做反駁:據臺觀光部門統計,2015年赴臺觀光人數為1044萬人次,2016年為1069萬,2017年為1074萬。
  • 景點好清冷 民進黨一意孤行害慘臺灣觀光業
    受此影響,近兩年來,大陸赴臺遊客人數「直直落」,島內觀光業者叫苦連天,街頭抗議不斷,有業者喊話臺當局:承認「九二共識」有這麼難嗎?不信請看看島內的各地景區:日月潭在2016年之前時常被大陸遊客「擠爆」,一天往來超過300輛遊覽車,水面上常可見到30多艘船在穿梭,湖區酒店也是一房難求;如今,日月潭湖面只剩下零星的幾艘船,來往遊覽車也少得可憐,酒店甚至出現「全館空房」的場景。在臺灣南部的墾丁,細膩的沙灘、湛藍的大海甚為迷人,只是這般美景也只吸引了少數遊客,沙灘上、停車場、墾丁大街都空空如也。
  • 臺觀光業者反問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有這麼難嗎?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9月12日,由臺灣觀光旅遊界自發組成的「百萬觀光產業自救會」,發動逾萬人在臺北冒雨遊行。臺灣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12日下午證實,遊行團體已入府遞交陳情書,他表示,觀光是民間正常並且有意義的交往,「不應該受到政治的幹擾」。  這樣的回答顯然並不能使臺灣觀光業者滿意。
  • 臺灣觀光業者感嘆「投錯票了」:蔡英文一句話就可以救旅遊
    島內遊覽車工會理事長魯孝亞說,過去當局說遊覽車增加,每年才能創造千萬觀光客來臺灣,現在許多遊覽車司機都已經失業了,「要怎麼活下去?」 資深導遊張燕玉一個人要養兩個孩子,靠的就是「酸民」口中的「沒有水準的陸客」來撐起整個家庭。她說,「今天站出來就是要讓『政府』知道,我們沒有排斥新南向政策,而是要讓『政府』廣納陸客市場,讓我們不要失去工作。」
  • 十一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來最低,臺當局的「秋冬補助」補得住?
    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10月1日至7日平均每天接待大陸遊客3470人,相比以往「十一」長假日均突破萬人的景況,僅剩約1/3,創開放大陸遊客赴臺11年來最低紀錄。島內輿論及業者直言,民進黨當局的言行導致兩岸關係持續惡化,最終只會讓觀光業淪為陪葬品。
  • 臺灣學者:島內利用疫情詛咒大陸就是詛咒臺灣自己的幸福!
    推薦者的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候選人、兩岸同等待遇研究臺灣學者王裕慶,疫情發生後留在大陸。期間他親歷了大陸在抗擊疫情中實施的各項防控、管治措施,對大陸這段時間以來的社會現象進行了客觀的分析,同時他每天關注臺灣島內的輿論報導,看到島內一些媒體的歪曲、過激報導渲染,看到當下島內佔主流的綠媒和「臺獨」分子對大陸的肆意污衊、詆毀、造謠,他感到非常憤怒。他決定將他在大陸疫情期間的所見所聞和感受記錄下來,以便有機會告訴島內民眾和經常往來與兩岸的臺胞。
  • 大陸遊客銳減臺灣景區門可羅雀 商家嘆生意難做:看不到未來
    導遊在桃園機場引導大陸遊客團。(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圖)中國臺灣網3月2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阿里山「優遊吧斯」鄒族文化部落園區,近兩年因大陸遊客銳減,生意直落,遊客量大減7成,現全靠7成島內旅客苦撐,慘澹經營。
  • 蔡英文以「危害國安」為由抓174人 大陸遊客躺槍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0日妄稱大陸遊客到臺灣「刺探情報」「危害國安」。臺媒稱,蔡當局去年共以「危害臺灣安全」為由抓了174人。臺網友對此無語,直呼蔡英文不要再政治操作,阻擋陸客。她在致詞中又開始對大陸進行無端抹黑,聲稱「大陸人民每年有300萬人來臺,有人意圖做出不利臺灣『自由民主』的事」「有人會利用交流活動為掩護,刺探或搜集情報,滲透或吸收人員在臺發展組織」。煽風點火後,蔡英文還說,去年臺「調查局」偵破「危害臺灣安全」的類似案件共有52起,174人。臺媒在報導時,在標題上點出,「蔡英文去年抓174人」。
  • 旅遊業破產示威在即,臺灣當局欲派團赴大陸拉遊客
    幾個月來大陸赴臺遊客不斷減少,民進黨當局終於坐不住了。據臺媒報導,臺灣「行政院」昨天宣布,「交通部觀光局」近期將和民間組團訪陸推銷旅遊。在此之前,蔡英文還一直幻想利用「新南向政策」吸引東南亞客源,然而島內旅遊業者已經等不起,瀕臨破產。因此這次突然派團赴陸,被臺灣媒體稱為又一個政策「發卡彎」(賽車術語,臺灣人用來形容政策180度轉向)。
  • 臺灣旅遊業生意難做房價跌到底,陸客為啥不肯去?
    臺灣旅遊業生意難做房價跌到底,陸客為啥不肯去?雖然難補失去的陸客缺口,但也是還是想拼一下,3個月前祭出平時2.5折的破盤價。而最近為衝高農曆春節連假的淡季市場,再推出下殺2折的限量優惠,民宿業者甚至還打出「零元住宿」的廣告。旅館酒店業形容這波空前的降價大戰,都快殺到「見骨」了。  看來臺灣觀光業者的日子不好過。其背後原因也是比較複雜。本來大陸赴臺遊客年年上升,成為拉動臺灣觀光產業的重要力量。
  • 島內學者:臺灣前景不明致赴大陸求學青年爆增
    島內學者:臺灣前景不明致赴大陸求學青年爆增 何建峰/中國臺灣網 2018-06-03 21:08
  • 臺灣當局砸錢拼觀光真的能給島內旅遊業帶來春天嗎?
    按理說,這個總額46億新臺幣的補助政策,其中包括免收籤證費、夜市抵用券等等,很讓人眼花繚亂了,可實際上它的作用卻非常有限,根本擋不住島內觀光旅遊業界的唏噓一片。大家感慨「沒看過這麼low的政策」,自嘆不得不繼續面對「寒秋苦冬」的煎熬。
  • 蔡英文以「危害國安」為由抓174人 大陸遊客躺槍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0日妄稱大陸遊客到臺灣「刺探情報」「危害國安」。臺媒稱,蔡當局去年共以「危害臺灣安全」為由抓了174人。臺網友對此無語,直呼蔡英文不要再政治操作,阻擋陸客。她在致詞中又開始對大陸進行無端抹黑,聲稱「大陸人民每年有300萬人來臺,有人意圖做出不利臺灣『自由民主』的事」「有人會利用交流活動為掩護,刺探或搜集情報,滲透或吸收人員在臺發展組織」。煽風點火後,蔡英文還說,去年臺「調查局」偵破「危害臺灣安全」的類似案件共有52起,174人。臺媒在報導時,在標題上點出,「蔡英文去年抓174人」。
  • 臺觀光業者發起活動:九二共識蔡英文不要我要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大陸遊客赴臺急凍,島內觀光旅遊相關的飯店、遊覽車、餐廳等業者,紛傳經營困境,阿里山沿線業者生計,更是大受打擊。臺灣地區觀光旅遊總會理事長蘇佳男2日在嘉義縣聯合阿里山30店家代表,發起「九二共識,蔡英文不要,我要!」聯署活動,向蔡當局傳達觀光業者目前面臨的窘境。
  • 臺灣交通部觀光局:赴臺大陸遊客一年減少145.6萬人次 損失超600億...
    在過去的統計中,大陸遊客在所有赴臺觀光客中日均消費排名中位居榜首。此次「觀光局」統計則顯示日本遊客排第一,每人每日消費金額為227.59美元,而大陸遊客排第二,為227.58美元,比日本遊客恰好低0.01美元。大陸遊客在臺灣平均停留7天,這一年臺灣航空、飯店、餐飲、免稅店、遊覽車、賣店、夜市攤販等各類觀光業者,共流失700.4億元的觀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