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育出版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

2020-12-14 中國新聞出版網

  作為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出版對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發揮著重要作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充分把握我國教育事業新的歷史定位和歷史使命對教育出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鞏固和壯大思想文化宣傳陣地,提升教育出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是新時代教育出版的重要使命和責任擔當。具體來說,要做到增強陣地意識,把牢教育出版的「方向盤」;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教材的育人功能;紮根中國大地,錘鍊中國特色精品出版物;融合信息技術,提升服務教育能力和水平;創新培養機制,為教育出版打造人才隊伍。

  在2018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主要有: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這「九個堅持」系統闡釋了當前我國教育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從根本上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為新時代教育出版工作和助力新時代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不竭動力。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時代內涵、核心要義、精神實質、方向目標、實踐要求,充分把握我國教育事業新的歷史定位和歷史使命對教育出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鞏固和壯大思想文化宣傳陣地,提升教育出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是新時代教育出版的重要使命和責任擔當。

  一、增強陣地意識,把牢教育出版的「方向盤」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深刻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作為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出版對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發揮著重要作用,關乎學生未來、祖國未來、民族未來。教材建設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託,也是文化傳承、以文化人、教書育人的重要載體,更是教育出版工作的核心主業和關鍵業務。建設什麼樣的教材體系,教材傳授什麼內容、倡導什麼價值,直接體現黨和國家意志,是國家事權,集中體現著教育發展的根本方向,直接關係著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落實和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必須把好築牢教材中原則性、根本性和方向性問題這個首要的政治關口,一絲不能丟;必須守牢盯住教育出版這塊重要的意識形態陣地,一寸不能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教育發展面臨新任務新要求。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出版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教育出版工作者必須守好教材建設主陣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求,體現中國和中華民族風格,體現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體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體現人類文化知識積累和創新成果,確保在正確政治方向、思想導向和價值取向上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稜角分明,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中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1.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是教育出版的首要政治任務

  學校開設什麼課程、選用什麼教材,決定了學生學什麼、信什麼。教材關乎國家事權,體現主流意識形態和主流價值觀。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是需要頂層設計、系統謀劃、長遠實施的教育事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性工程。教育出版行業要抓住機遇,主動作為,順勢而為,根據新時代國家教材建設新要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全面系統地體現在教材中,特別是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系統地體現在大中小學教材中,有機有效融入大中小學各學段各學科,潤物無聲般教育引導學生了解世情國情黨情社情民情,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教材建設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指針,也是教育出版的重要責任和擔當。

  2.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是教育出版的初心使命

  教材不僅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更承載著教育的思想、內容、價值與方法,關係到億萬青少年學生的成長成才。同時,教材作為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抵禦敵對勢力西化分化滲透的重要載體,是意識形態鬥爭的前沿陣地,是贏得青少年學生、贏得國家未來的重要戰場。面對新形勢,加強教材建設是適應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新階段的必然舉措,對提高教育教學和育人育才質量至關重要,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至關重要,對確保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到教材建設的各方面各環節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育出版領域要時時刻刻牢記教育使命,不忘教育初心,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始終遵循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滿足人民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3.築牢教材意識形態工作陣地,是教育出版的責任擔當

  教育出版工作是社會主義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肩負起築牢意識形態陣地、宣傳和弘揚主流意識形態的責任。正確的政治方向、思想導向和價值取向是教育出版工作的生命線,更是教育出版事業的靈魂。必須建立健全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政治和業務、黨建工作和經營工作有機融合,把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融入教育出版各項工作中、貫穿於各個環節裡,特別是要站穩把牢教材這一育人育才的重要政治、思想和價值關口,在精編細選、精益求精、科學嚴謹上花心血、下功夫,守住安全底線,確保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政治方向正確、思想價值導向正確,使各類教材都能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

  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教材的育人功能

  立德樹人關係黨的事業後繼有人,關係國家前途命運。習近平多次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材為基。教材是鑄魂工程,統編教材是基礎,教育出版在助力教材建設中必須緊緊圍繞落實好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來做文章,努力成為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陣地,努力成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不斷夯實並塑造好教材在育人格局中的基礎地位,全程全方位多形式多業態融入育人元素,發揮好育人功能。

  1.強化公共基礎課程教材育人

  公共基礎課程是涉及學生面最廣最寬的基礎必修課程,教材要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道德修養、科學精神、憲法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意識和認知能力等思政重點內容,對學生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在春風化雨中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增強社會責任,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提升綜合素質。通過在體育、美育類課程教材中深入挖掘和有機融入育人元素,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增強體質、錘鍊意志,在美育教學中陶冶情操、激發創造創新活力。

  2.深化學科專業教材體系育人

  學科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立德樹人任務目標實現的重要途徑。要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深入研究不同專業的育人目標。學科專業教材要堅守立場,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依據學科特點因勢利導、應勢而謀、分類呈現。其中,哲學社會科學類教材要突出思想引導、價值塑造、信念培育,堅定立場、旗幟鮮明、勇於亮劍;自然科學類教材要培育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方式,激發使命擔當和社會責任感;人文藝術類教材要滋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激發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學科專業教材與公共基礎教材共同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的育人目標,各學科專業和各類課程教材必須形成協同效應,做到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共同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3.助力實踐課程創新實踐育人

  實踐課程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增強學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教育出版要順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新趨勢,主動融入教育教學活動,走進人才培養,走進學科專業、課程和課堂,助力課程教學育人實踐。因此,教育出版工作不僅要出版滿足培養各級各類人才需要的實踐育人教材,更要為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創造條件,積極挖掘利用出版機構的作者資源、內容資源和品牌資源等,搭建學科專業研討、教學經驗交流、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平臺與機制,教育和引導學生走入社會大課堂,奔向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弘揚勞動精神,迸發進取精神,把視線視角投向國家發展的航程,把汗水智慧灑在艱苦創業的舞臺,在懷揣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的實踐中增長才幹才學,在奮鬥奮進奮發中錘鍊意志品質。

  三、紮根中國大地,錘鍊中國特色精品出版物

  中國的事情必須按照中國的特點和中國的實際辦,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正確之道。中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教育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當前,國家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劇烈變化,形勢日益複雜,思想文化衝突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凝聚更加堅強穩固的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因此,教育出版工作者要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出教材、推精品,為闡釋中國理論、提煉中國經驗、概括中國智慧、講好中國故事、貢獻中國方案發揮更大作用。

  1.自覺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教材是傳播知識的主要載體,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體系,更是民族優秀文化的歷史結晶,折射出一個民族共同的價值認同和思想基礎。建設中國特色的教材體系,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守中華文化立場,體現中華民族特色,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深入挖掘並充分發揮好文化在教材建設和教育出版中的重要內容、重要支點、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源泉的重要作用。這既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我們自信地走向世界、博採眾長,體現中國立場、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關鍵。因此,教育出版行業要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從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傳承中汲取養分,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讀者全面準確認識中國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2.積極展現當代中國輝煌成就與實踐探索

  教育出版行業應積極展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領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和實踐成果,用中國理論解讀好中國實踐,用中國話語闡述好中國發展,用中國故事弘揚好中國文化,用中國文化彰顯好中國制度。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不同學科領域,應著力以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呈現中國元素、中國智慧和中國價值。大到教材體系設計、主題立意確定、話語體系選擇,小到具體案例、作品選擇與比較研究等,都應當成為教育出版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踐行的要點、發力的支點。要關注每一本教材的思想元素、實踐元素和育人元素,在為學生建立學科知識體系的同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導向、掌握科學方法,培養觀察事物、判斷形勢、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理性辯證思維,弘揚實踐探索精神。

  3.推進中國特色學科體系與話語體系建設

  時代課題是理論創新的驅動力。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善於提煉標識性概念,打造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引導國際學術界展開研究和討論。這項工作要從學科建設做起,每個學科都要構建成體系的學科理論和概念。」[3](P24)教材體系同學科體系密不可分,要積極推動我國專家學者立足新時代提煉標識性概念,加強中國特色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呈現與傳播。因此,教育出版行業要在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基礎上,主動作為,迎頭而上,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需求,打造紮根中國大地、緊跟學術前沿、服務國家發展的教材和教材體系,著力推進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系與話語體系建設。

  4.推動在世界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

  教育出版行業要抓住國家大力支持「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倡議等政策機遇,積極作為,順勢而上,推動實現「走出去」,在傳播力、影響力、主導力、撬動力和精品原創出版物的生產能力上下功夫,進一步提升我國教育出版在世界舞臺上的品牌影響力。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此種情形下的我國教育出版更應當繼續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的原則,努力拓展海外市場,積極與國際知名出版社和高水平的大學科研機構開展密切合作,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圖書,樹立更加積極正面的國際形象。

  四、融合信息技術,提升服務教育能力和水平

  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對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思維方式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大潮已然席捲而來,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向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全面滲透,信息化步伐高速行進,創新發展和融合發展形成的新業態新模式正推動整體信息化程度不斷向縱深發展。

  1.信息技術發展引發教育教學重大變革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深入發展,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更加緊密,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迅速普及,引發了深刻的教與學的變革,表現在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教學活動以及教育產品、教學服務、教育資源供給方式等各方面。例如在教學活動中,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逐步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線上與線下教學更加有機結合、深度融合。為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需要,黨和國家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創新發展,先後啟動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等重大戰略,信息技術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進一步凸顯,成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支撐。

  2.信息技術發展驅使出版業態轉型升級

  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傳統教育出版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教育出版要在頂層設計、發展規劃上跟上黨和國家政策要求,在產品研發理念、教材建設思路、教育教學與服務呈現業態等各方面跟上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需要。在教材出版和教學內容資源建設中應用和推廣數位技術、信息網絡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實現從「教材」到「學材」,從傳統教材到新形態教材,從教材出版到課程出版,提供課程教學整體解決方案或定製化的個性解決方案,全面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這是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教育出版長期科學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教育出版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播為支點、先進信息技術為支撐、優質內容建設為根本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既等不得,也靠不得。

  3.信息技術發展推動教育出版內涵更加豐富

  教育出版機構要把握好新時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利用好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機遇,乘勢而上,著力打造符合融合發展的新業態,進一步提升服務教育教學改革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出版的業務模式和流程規範,重組和再造出版產業鏈,推動研發、生產、運營服務和管理向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以全面提升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能力、質量和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其次,要發揮數位技術、信息網絡技術的先進性和傳播力,通過推進產品融合創新、加強用戶數據分析,提升優質資源的生產和集聚能力,實現內容資源、信息資源的互通共享,將優質資源轉化為優勢資源、優質內容轉化為優質產品與服務,增強創新創造力。最後,要正確看待信息技術的作用,加強風險防範意識,加強前瞻預防與約束引導,警惕片面追求新技術的應用而違背教育出版本身的規律,最大限度降低風險,實現共贏。

  五、創新培養機制,為教育出版打造人才隊伍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力資源是推動事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依託。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形成有利於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深化教育改革創新,重點是要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當前,教育出版事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編輯出版工作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更加凸顯,這對教育出版行業的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打造一支與國家發展戰略新需求相適應、與構建我國新發展格局相匹配、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相融合的高質量教育出版人才隊伍,勢在必行!

  1.永葆人文情懷

  教育出版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承文化、引導社會、為時代立言的重要職責。每一個教育出版工作者都必須厚植敬業奉獻的人文情懷,堅定對真理的追求、對知識的渴望、對科學的熱愛、對事業的嚮往和對價值創造的孜孜以求,以及願意為精品力作生產付出畢生精力的奉獻精神;要從思想上、情感上建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自信,以及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自信,在新時代的實踐浪潮中捕捉方向、汲取力量,培養良好的鑑賞力和出色的思辨力,出版滿足時代需要的優秀教材,進一步發揮教材和教育出版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2.樹立精品意識

  打造精品力作是教育出版的永恆主題和目標追求。教育出版工作者必須始終樹立精品意識,致力於出版物的價值創造,始終把出版物的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伴隨我國高等教育邁向內涵式發展,亟須高水平教材予以有效支撐和規範。因此,教育出版工作者既要緊跟學術發展前沿,也要科學把握教育教學規律,做好中國先進教育理念的倡導者、先進教學模式的探索者、先進教學內容的傳播者。教材承載著無數讀者的關注與期待,編輯務必時刻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將精品意識貫穿於選題策劃、編輯校對,乃至裝幀設計、印刷發行等各個環節,力求推出真正反映先進教學理念、匯聚優秀教學成果的精品力作和「龍頭」產品,從而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應有貢獻。

  3.激發創新活力

  精品力作的生產是一個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過程。教育出版工作者要始終保持旺盛的創造力和創新活力,將創造性思維轉化為有內涵有品質的優秀作品。新時代呼喚更多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彰顯社會創新活力的精品力作出現。這就需要編輯不斷加強對學科領域的深入研究、對出版業務的探索研究,不斷開闊眼界、增強學識、提高境界、提升素養,用創新創造性活力滋養高質量精神文化產品;需要編輯以釘釘子的精神持續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創新人才培養方式,鍛鍊一支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可持續發展的高水平人才隊伍,不斷推進新時代教育出版事業的發展。

  徵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在新時代全面開啟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徵程中,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教育出版要始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大局,堅持改革創新,堅持「轉時態、轉語態、轉狀態、轉心態」,守土盡責,只爭朝夕,久久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在新發展格局中為黨育才、為國育人並助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發揮出更大作用,奮力書寫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出版事業發展新篇章。

  (作者系高等教育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


相關焦點

  • 中石大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專題報告會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幫助幹部師生深刻領會、準確把握重要論述的精髓要義,持續深入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在《深入學習習近平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出版座談會上的講話
    ,《深入學習習近平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一書出版,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教育部黨組決定成立課題組,編輯出版《深入學習習近平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一書,著眼於系統總結教育戰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所取得的成果、達到的水平,進一步推動教育戰線學習往深裡走、實裡走、心裡走。聽了各位的發言,很受啟發。對於教育戰線如何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我講三點意見,同大家交流。
  • 孫春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 奮力開創新...
    原標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 奮力開創新時代教育工作新局面 剛剛閉幕的全國教育大會,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會議用「九個堅持」,梳理概括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形成了系統完整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標誌著我們黨對教育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印發《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的通知
    為推動教育系統幹部師生深入學習貫徹、讓全社會學習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核心要義、精神實質、實踐要求、重大意義,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作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更好地用這一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教育部組織編寫了《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以下簡稱《講義》)。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中,對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系統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標誌著我們黨對教育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為推進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 如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教育部6問答詳解
    為推動教育系統廣大幹部師生深入學習貫徹、讓全社會學習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教育部組織編寫了《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以下簡稱《講義》)。日前,教育部黨組印發了《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印發〈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的通知》,《講義》使用宣傳工作正在全面展開。《講義》在編寫上有什麼特點?
  • 《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發行 列入大學生必修教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今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為推動教育系統廣大幹部師生深入學習貫徹、讓全社會學習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教育部組織編寫了《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以下簡稱《講義》)一書,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國發行
  • 吳英傑: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 積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宗教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宗教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宗教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在歷屆區黨委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礎上,自治區黨委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和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宗教工作和治邊穩藏的重要論述、「加強民族團結
  • 《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列入大學生必修教材
    《講義》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教育改革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教育部要求,今後,高校要面向教育學學科本科生、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和全體師範生,開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研究」必修課;《講義》將作為全體大學生的必修教材。
  • 「教育強國」石中英: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思想主線
    石中英: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思想主線教育強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站在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深刻分析了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多次深入大中小學校考察座談,緊緊圍繞著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有關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
  • 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
    這一思想在教育領域的生動實踐和理論探索,極大地豐富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規律性認識,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教育領域的集中體現。
  • 七教育社團聯合舉辦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座談會
    七教育社團聯合舉辦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座談會 2020-08-19來源:教育部   8月19日,中國教育學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中國成人教育協會
  • 全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研討會在太原召開
    12月22日下午,全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研討會在太原召開。大家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結合自身工作談貫徹落實,交流成效經驗,討論認識體會。大家一致認為,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我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全省上下共同努力,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 南通大學開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研究」必修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繆志聰 通訊員 陳妍 康玉紅)9月11日下午,南通大學首堂「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研究」必修課正式開課,講授對象為該校2018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據悉,這是江蘇首所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研究」列為必修課的高校。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研討會發言摘編
    脫貧攻堅的精神動力和思想源泉中央農辦副主任韓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和思想源泉。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進行研討交流
    12月11日,自治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2020年第十二次集體學習,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進行深入研討交流。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主持集體學習並講話。石泰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的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 教育部關於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寄語精神的通知
    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寄語精神,對於全面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寄語精神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戰工作重要論述 全面提升統戰工作科學...
    河北日報訊(記者四建磊)12月8日下午,省委書記、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東峰主持召開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戰工作重要論述和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我省貫徹落實意見,審議我省宗教工作相關文件,總結領導小組2020
  • 林鐸: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 為各項...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部署要求,堅持守正創新,面向城鄉基層,以更強舉措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為全省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良好社會環境。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王嘉毅主持會議。
  •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論述
    築牢民族復興的基礎工程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總書記進一步提出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