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家門口!北京多所新學校今年「開張」

2020-12-11 騰訊網

本周,北京市教委正式發布《推進城市副中心教育基礎建設項目信息公開內容》。一直備受關注的北京學校,這次傳來了新消息。文件顯示,北京學校小學部現已基本完成工程建設,計劃於2020年秋季投入使用。中學部及共享區主體結構已完成,現正在二次結構施工,計劃2021年秋季投入使用。

北京學校位於通州區潞城鎮大營村東側,佔地面積約300畝,規劃小學48個班、初中30個班、高中30個班。據介紹,北京學校作為教改試驗校,將採用十二年一貫制,學制、學段和教材都會打通。公開報導顯示,在2018年時,學校就著手師資隊伍的籌備,錄取了一百多位新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大多是名校的碩士生、博士生,都在相關學校承擔教學工作,獲得培養和鍛鍊。

近些年,北京市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擴增,不少新建校和改革校值得期待。正值中小學入學和升學季,下面就來看看你家門口又多了哪些好學校。

東城區

永外地區將添優質中學資源。在最近的區長信箱中,東城區透露,匯文中學和文匯中學都將在這裡設置新校區。

東城區表示,依據東城區優質均衡發展優質資源整體布局規劃和東城區學區制義務教育綜合改革任務部署,匯文中學將在永外地區設立匯文中學初中部南校區,進一步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

據介紹,匯文中學初中部南校區與匯文中學初中部實行大年級組制,統一學籍、統一師資、統一教育教學活動、統一學業評價標準,統一升學方式;幹部教師將按組織程序與學校管理辦法由匯文中學統籌安排使用;校區幹部由校長任命、學校校務會通過,報經區委教育工委組織部備案後履職。2021年4月,按照入學招生工作方案落實各項招生工作計劃,發布入學相關信息;關於工程建設方案,區教委與學校將根據進程擇期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早前在東城區兩會上透露的信息顯示,東城區在永外地區將部署匯文教育集團內的優質學校校區3個。

文匯中學將在永外地區設立文匯中學南校區,用於文匯中學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原十一中分校今年停止招生。

現教姐注意到,從7月開始,文匯中學南校區將開始招生。本輪調整後的文匯中學南校區將實現與本校區學生學籍統一、管理標準統一、教學質量監控統一。學校以大年級組制整體協調教師隊伍,實現兩校區學生的全面管理,確保教學質量優質均衡發展。

據介紹,東城區教委和文匯中學對南校區進行了精準打造,新校區實現了文匯幹部、優秀教師的整體調配,確保各校區的均衡發展,讓所有學子都能享受到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

為了進一步發揮教育集團化辦學的輻射帶動作用,東城區今年在和平裡地區建設了北京二中分校北校區。早前報導的消息顯示,二中分校北校區主要對接史家實驗學校畢業生和部分和平裡學區的學生,跟二中分校一體化辦學,將在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

西城區

2020年,西城區為了進一步提升教育優質均衡度並保障學位充足,將新增義務教育學位不低於5000個,其中中學項目9個,新增學位不低於1000個;小學項目52個,新增學位不低於4000個。

在西城,百年老校161中學南遷在近年備受關注。為了優化區域的優質教育布局,拓展辦學空間,位於西長安街1號的161中學中校區和位於北長街113號的161中學北校區,全部搬遷至城南(西城區南橫西街94號),而位於前門西大街43號的161中學南校區,則決定在原址上重建。

161中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13年的京師公立第一女子中學,建校初期得到革命先驅李大釗先生的關懷和扶持,同時還是著名的「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策源地。新校址建設被列入西城區重點工程,於2018年8月完成了改造。2019年2月,161中學就在這裡迎來了南遷後的首次開學。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161中學新校區所處的是原北京衛生職業學院的校址,北京衛生職業學校是北京市一所高職院校,擁有較為充裕的實驗室空間。高達十層的實驗樓號稱是目前北京市中小學樓層最多、實驗室數量最多的。改擴建之後,新建了領操臺和看臺,翻建了400米標準跑道的操場及足球、籃球、排球場地,大大拓展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活動空間,並完善了各類配套設施。

從今年開始,北京市鐵路第二中學變身九年一貫制學校,其新建的小學部即將與北京小學、京華實驗學校一起,同時在北京市西城區範圍內招生。

北京市鐵路第二中學小學部為公辦校,坐落於月壇西街5號,位於中學部內。校區內設有學生餐廳、風雨操場、室外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桌球臺;學生教室設備完善,配備了科技、形體、美術、音樂等專業教室;共享中學部圖書館、閱覽室、心理園地、機器人專業教室、通用技術教室、人工智慧教室、專業實驗室、多功能廳等校內資源。

根據規劃,北京市鐵路第二中學小學部建制為24個教學班,今年將面向符合西城入學條件的適齡兒童招收4個班的學生。每個班的學生不超過35人。

作為西城區重點項目,學校聘請了原西城區三裡河第三小學校長邢曉琰任校長。邢曉琰校長有37年教師經歷、21年校長經歷,曾先後在三所小學擔任校長,有著先進的育人理念和豐富的管理經驗。

除了聘請名校長擔任掌舵人,在西城區教委政策與資金的扶持下,學校正在組建以骨幹班主任、學科帶頭人為核心的高學歷、專業化的教師隊伍,聘請有一定影響力的專家學者成立顧問團,開展跨學科、跨學段的課程研究與設計,引入先進的科技手段、豐富課程建設、構建新型課堂模式,建立九年一貫制,十二年貫通培養的長鏈條,著力打造西城區精品教育。

朝陽區

2020年,朝陽區將在望京、東壩、安貞、太陽宮地區新建改擴建2所中學和2所小學。據介紹,按照板塊式布局、集團化辦學和學區制管理的發展思路,朝陽區將採用整體併入、高校支持等方式,進一步實施教育資源布局調整,促進學校轉型升級,實現義務教育優質教育資源100%全覆蓋。

同時,朝陽區政府官網的消息也顯示,朝陽區將在望京國際人才社區、東壩第四使館區、CBD周邊和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附近新建4所國際化學校,新增國際化學校數量及規模位居全市各區之首,其中包括三所公辦校,一所民辦校。預計三年左右陸續開工或建成。

在望京地區,今年清華附中望京學校開始招生。這所學校是朝陽區教委批覆的完全中學,編制為36個教學班,從2020年秋季開始招收初一、高一學生。

未來,樂成國際學校也將落戶望京地區的電子城北擴區5-2、6-7地塊,總佔地面積可達10萬平方米。據了解,樂成國際學校是一所國際化特色民辦國際學校,採用15年一貫制,涵蓋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學段。

在大郊亭地區,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廣華學校已從去年秋季開始招收首批學生。這所學校是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在朝陽區創辦的,由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一體化學校統一管理的一所十二年制區屬公辦學校。

據介紹,學校依託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秉承和發揚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在辦學理念、管理模式、課程設置、學生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辦學特色和辦學經驗。創建過程中,擇優引進特、高級教師,應屆博士碩士研究生等高素質人才,以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層次的優秀教師隊伍。

朝陽區西北部地區,今年也傳來好消息。從2020年秋季學期起,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開始開設普通高中部,招收高一新生,其中科技特長生3名。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成立於2014年2月,由中國科學院和朝陽區教委聯合辦學。學校除了常規物理、化學、生物學、地理、信息技術實驗室外,還擁有微生物實驗室、科學方艙和科技苑等高端實驗室,為學生完成STEM課程提供了平臺和硬體設施。

現教姐了解到,學校將採用雙導師培養制度,即校內教師、中國科學院院所實驗室科學家共同擔任學生導師。中國科學院京區40餘院所對學校開放,學校與院所實驗室建立合作關係,共同完成學生培養;學生可依託院所平臺,在科學家指導下進行科技實踐活動,開展創新課題研究。

海澱區

2020年海澱區預計實現中小學學位增加8000至9000個,持續擴大辦學空間仍是海澱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北大附中西三旗學校、十一晉元中學建成招生,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育英中學等已陸續投入使用。同時,八一學校小學部改擴建、二十中永泰校區二期項目、北大附中新馨苑學校也計劃在今年開工。

北部地區是海澱教育著重發力的熱點區域。從去年開始,據公開報導,這一區域至少將開工建設22所學校,包括清華附中、十一學校、中關村一小等優質教育資源,都將引入北部地區。

這一地區最近傳來消息的是清華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稻香湖校區,即未來的清華附中稻香湖學校(暫定名)。就在上個月,學校啟動了師資招聘。

據介紹,這所學校坐落於中關村翠湖科技園。學校東鄰永豐產業基地,北鄰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景色宜人,環境優美。該學校依照「五個一」原則,即「統一校園、統一師資、統一資源分配、統一教學組織、以及統一管理運營」,辦學模式為小班化、寄宿制和走讀制相結合的方式。

豐臺區

早在2019年,豐臺區教委就與北京十一學校籤約,宣布合作舉辦北京十一學校中堂實驗學校、北京十一學校豐臺中學、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這是為完善和優化豐臺區優質教育資源的又一舉措。豐臺教委此前透露,十一學校豐臺中學和十一學校中堂實驗學校今年將實現招生開學。

北京十一學校中堂實驗學校位於豐臺區嶽各莊地區,佔地面積1893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7500平方米,辦學性質為普通公辦初中,建設規模為30班,學位1200個。中堂實驗學校於2019年10月開工,教學樓首層為教學用房及附屬用房、戲劇排練廳、圖書館;二至五層為教學及附屬用房。此外,地下二層為地下車庫、水上運動訓練館、體育活動室、桌球室及設備用房;地下一層為教學及附屬用房、戲劇排練廳、餐廳、廚房、設備用房及汽車庫,此外還包括教工宿舍等相關建築。

北京十一學校豐臺中學位於豐臺區南苑鄉石榴莊村,規劃用地規模24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5000平方米,計劃建成普通公辦走班制初中校,可容納學生1100人。今年初步招生規模2個班,未來將逐漸擴大招生規模。

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改擴建項目)位於豐臺區石榴莊南裡,佔地面積11462平方米,建築面積4976平方米,將新建1棟實驗樓,佔地面積7898平方米,建築面積6319,規模為24班,學位約1000個。

在豐臺科技園,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實驗學校的建設也一直備受關注。根據規劃,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實驗學校於今年竣工,建設規劃包括教學樓、實驗樓、多功能中心、體育場及配套設施。學校將建成集小學、中學於一體的「雙一流」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同時,為豐臺科技園高新區就業者提供無後顧之憂的良好創業環境。

石景山區

在石景山區,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新址)、北京十一學校石景山實驗中學是近年新開工的優質教育資源。

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新址)項目是西黃村地區棚改項目配套學校。項目位於西黃村地區,總用地面積約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6.6萬平方米。項目已被納入北京市優質資源校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九年一貫制加高中(國際部)。據石景山區教委透露,這個項目預計今年6月左右前期手續辦理完成後即可開工建設,2021-2022年之前建成。

北京市十一學校石景山實驗中學位於北辛安地區,佔地約3.88公頃,擬建規模約6.5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約3.1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公開報導顯示,學校於2018年1月份開始籌建,由石景山區建設,委託北京市十一學校全面管理。預計2020年底開工建設,2022年建設完成,未來能充分滿足北辛安地區適齡兒童就近入學。

石景山區鑄造村小學的建設,今年也有了新消息。日前,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發布了石景山區鑄造村小學建設工程(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招標公告。鑄造村小學項目地上建築面積9600.00平方米,將建成為一所24個教學班的完全小學,新增學位960個。

來源:首都之窗、北京日報等

文字:常悅

編輯:現教姐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相關焦點

  • 西安航天基地四所新建學校即將開學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好學校
    來源:環球網從8月26日起,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學開展為期3天的適應培訓,讓學生與學校再一次「親密接觸」。在此之前,學生和家長通過校園開放日、「你好,新校園」網絡直播,已經熟悉了校園的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發展理念、課程設置等情況。家住富力城的王嶽在採訪中表示:「教師匠心有愛,理念創新務實,孩子在家門口上學,放心也省心。」
  • 萬科,好學校就在家門口
    相比往年而言,今年的開學日尤為不同,主城區一批新建小學正式投入使用,一項項惠民工程正不斷推動著昆明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其中,就包括由雲南萬科引入的兩所優質學校,具有海派教育特色的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官渡實驗學校和長城中學(小學)新城校區,名校資源加持,助推昆明南市區及五華區西北新城教育配套升級。實現了享萬科優質配套,上特色名校,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讀上好學校的夢想。
  • 又一所優質校新校區開門迎新!北京多區擴充學位出大招
    今天(8月31日),北京文匯中學在南校區舉行了題為「凝聚中國力量 共築青春夢想」的開學典禮。該校662名初一新生在布置一新的南校區,聆聽了步入中學階段的開學第一課。「新校區的設施非常棒,老師也很和藹。成為文匯中學的學生我感到很光榮,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文匯中學南校區初一新生孫寶振的家就住在學校周邊,從小就在校門口往來。聊起家門口學校的新變化,他倍感驕傲。
  • 於洪新城: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優質學校
    11月5日,記者從于洪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於洪新城規劃建設12所中小學,南京街第一小學、鐵路第五小學、南昌中學三所學校的合作校也將紛紛落戶,讓孩子們在家門口讀好書,上優質學校的夢想將陸續實現。  目前,全區教育系統探索實踐,構建了規劃和資源「雙優化」體制機制,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五育」並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體育、美育新提升。56中學成為瀋陽首家青少年黨史教育基地,區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育人功能突顯。大力培育東北英才教育集團品牌,提升全區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打造于洪區教育局幼兒園集團和于洪區實驗幼兒園集團兩個學前教育品牌,提升全區學前教育再上新臺階。
  • 就在家門口!德州又一所高端私立學校今日「開張」
    9月13日,德州陽光未來國際學校2020-2021學年開學典禮舉行。這意味著又一高端私立學校落戶德州。同時,學生們還以班級為單位,齊誦經典,朗朗誦讀聲響徹學校禮堂。開學典禮現場德州陽光未來國際學校總校長安學新在開學典禮上說,陽光未來國際學校是一所高起點的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是一所1+7一站式服務的學校:是託管中心,是文化課輔導中心,是藝術課培訓中心,是綜合素養培訓中心,是家長培訓中心
  • 就在家門口!德州又一所高端私立學校今日「開張」
    同時,學生們還以班級為單位,齊誦經典,朗朗誦讀聲響徹學校禮堂。開學典禮現場  德州陽光未來國際學校總校長安學新在開學典禮上說,陽光未來國際學校是一所高起點的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是一所1+7一站式服務的學校:是託管中心,是文化課輔導中心,是藝術課培訓中心,是綜合素養培訓中心,是家長培訓中心
  • 寧大科院3823位靚麗「萌新」來襲!還有這麼多慈谿「小歪」在家門口...
    還有這麼多慈谿「小歪」在家門口上大學 2020-09-23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校區、好師資、普惠幼兒園……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
    年這一年,邢臺市多所學校改建擴建,主城區新增多所普惠性幼兒園,多校實現「名校+弱校」「名校長+新校」等舉措,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好上學。白建輝說,初中生早晨上課早,下午放學晚,走讀學校如果離家遠了,家長不放心,只能來回接送,家長和孩子都累。前幾年,鄰居及小區裡的孩子,只好選擇去上能住宿的學校或私立學校,現在都排隊爭搶名額來四中上學。在白建輝看來,得益於「集團化辦學」,市四中的師資和管理模式在不斷的交流當中都得到了提升,名氣也開始逐漸變大,學校的中考成績一年比一年好,特別是今年一名學生考了中考第二名。
  • 從6所增加到96所,孩子們在家門口也能上幼兒園
    瀘水市:一村一幼實現全覆蓋 9月,稱杆鄉自把村幼兒園迎來了新入園的小朋友,特崗教師吳新倩帶著20多個孩子午休、玩遊戲、做手工,24歲的她累並快樂著
  • 北京「臺灣會館」5月重新開張
    新華網臺北4月24日電(記者 施春)擁有百年歷史的北京「臺灣會館」將於5月上旬重新開張。北京市前門大街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楊濤24日在臺北參加「北京前門 臺灣映像」說明會時表示,新的「臺灣會館」將成為兩地交流的新平臺。
  • 在家門口讀上好學校 「嫁接辦學」促進均衡教育
    近年來,杭州市下城區通過「名校集團化」辦學,由名校輸出先進辦學理念、優質教育資源和管理經驗,「嫁接」到薄弱的學校,在較短時間內孵化出一批既具名校優勢又有自身特色的新名校,提高了區域內基礎教育水平,推進了區域教育均衡發展,使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
  • 福州優秀教師風採① | 陳忠長:讓農村的孩子在家門口也能上滿意的學校
    福州優秀教師風採①陳忠長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也能上滿意的學校!在家門口也能上滿意的學校!」我在做,你來看!談起農村教育的困境,無論教學設施、師資力量、教育質量,與城區學校都有一定差距。辦什麼樣的學校,才能讓農村孩子和家長滿意,安心在家門口上學?把辦學辦到老百姓的心上,及時解決他們的訴求。陳忠長是這麼做的。2017年12月,他接手長樂湖南中學。
  •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上地實驗學校小學部正式開張
    上地實驗學校2020年7月12日,上地實驗學校小學部召開第一次家長會,拉開了小學部辦學大幕。上地實驗學校小學部正式開張!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的集團化辦學增加新內涵。這一裡程碑事件,不僅將載入北京一零一中的歷史,也將給海澱教育發展產生新的助力。上地實驗學校執行校長程徵介紹了學校發展改革情況。
  • 今年9月,兩江新區多所新學校開學
    今年9月1日兩江新區將有多所新學校如期開學涵蓋中小學各階段下面就跟著升學君一起來看看 重光小學 ·在兩江新區照母山核心區域,另一所新建學校重光小學已做好開學準備。該校佔地55畝,計劃招生規模為60個教學班,是兩江新區按照教育高起點、高端化、國際化著力打造的優質公辦學校。
  • 雲南萬科,有一種幸福就是好學校在家門口
    9月1日,昆明市小學生集中開學,迎來新學期,一張張洋溢的笑臉,懷著夢想和憧憬踏入新的學年。  相比往年而言,今年的開學日尤為不同,主城區一批新建小學正式投入使用,一項項惠民工程正不斷推動著昆明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
  • 出「新招」!羅城各學校門口多了這個標誌
    出「新招」!羅城各學校門口多了這個標誌 2020-10-19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至少4所優質學校就在家門口,綿陽經開區的孩子們有福了
    你們的地盤,即將新建至少4所學校,其中,3所公辦,1所私立。毫不誇張地說,經開區的教育振興即將加速進入倒計時模式!一年3萬的學費有可能比一人的年收入還多,不可能每個家庭有那個能力把孩子送到私立幼兒園就讀。
  • 武漢「為民服務解難題」,一所所新學校幼兒園建起來了
    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第二批主題教育單位在真刀真槍解決群眾實際問題上下功夫,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問題,精準發力、落實到位,一所所新學校、幼兒園建起來了,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了。鍾家村實驗小學新校區工地,漢陽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正在了解施工進度。
  • 新校區、好師資、普惠幼兒園……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百姓身邊...
    邢臺市東關逸夫小學搬進新校舍,孩子們在多功能室內盡享校本課、體育課;市三中集團化辦學,名校帶弱校,優質師資共享,白建輝的女兒家門口享受名校師資;孟女士家附近的私立幼兒園成了普惠性幼兒園,每個月省100元保育費……2020年這一年,邢臺市多所學校改建擴建,主城區新增多所普惠性幼兒園,多校實現「名校+弱校」「名校長+新校」等舉措
  • 南京新開辦79所學校,到底「新」在哪裡?
    今年南京新開辦79所學校,包括幼兒園53所、小學13所、初中階段學校12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其中,位於鼓樓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南京市力人學校頗受關注。力學+樹人,隨著名校名師團隊陸續亮相,力人學校可謂是「自帶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