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詩詞的美麗與哀愁,撫慰和點亮我們的人生;詩人的性格與命運,讓我們掙脫時光的迷霧,成為更好的自己。」4月13日下午,青年作家、詩人,《中國成語大會》冠軍彭敏做客成都「經典藝術名家講壇」,以個人人生經歷、經驗感悟為大家分享「詩詞之美,點亮人生」的主題講座。
彭敏,先後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當代文學碩士,人稱「北大萬能文藝青年」。2009年至今,為中國作家協會《詩刊》雜誌社編輯。曾獲人民文學年度新人獎、北京大學校園原創小說大賽一等獎、北京大學原創詩詞大賽最佳原創獎、北京大學未名詩歌獎等獎項。小說、評論作品見於《人民文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處,並獲得中央電視臺第二屆中國成語大會年度總冠軍、第三屆漢字聽寫大會媒體競賽團年度總冠軍。
當天下午兩點,講座正式開始。舞臺上,彭敏引經據典、侃侃而談。他率先介紹自己與詩詞的「另類」緣分。彭敏說,小時候自己所在的村子裡沒有是書店,他的父親在一小學的食堂工作,每次學校圖書館進書時需要搬書會喊彭敏父親,他有時候就偷偷帶幾本給彭敏讀。後來彭敏跟校長的兒子成為朋友,甚至還用自家母親開的商店鑰匙換取圖書館的鑰匙。「如果不是那些偷來的書,我的人生將呈現完全不同的軌跡。」這段以幽默甚至帶些自嘲的方式講述出來的一段經歷,引得現場觀眾笑聲不斷。
隨後,彭敏為大家分享了在當下讀詩詞的理由:「短視頻、遊戲、肥皂劇充斥的時代,快樂似乎特別容易獲得,但這種快樂強烈卻也十分短暫,而讀詩詞、背詩詞枯燥且現實回報性不高,但它所帶來的快樂雖淡薄卻持久。當你想表達站得高看得遠時,不僅能說登高望遠,還會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種愉悅感是很少能比擬的。詩詞之美,美在意境,貴在感悟」。比如在面對人生高峰與低谷時,「高峰時須警醒——少年天才李賀的反轉人生;低谷裡的韌性——蘇軾的超然人生」。在彭敏看來,讀詩詞,讀的不僅是詩詞,還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