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之間最好的社交狀態

2020-12-16 陝西法制網

畫畫,講究「留白」的藝術,紙面上那一處空白,往往最引人想像。

若畫鋪的太滿,便失了靈動,毫無生氣。

正所謂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人和人之間,也是這個道理。

無論和誰在一起,都請記住這5條原則。

01

識人不必探盡,探盡則多疑。人和人之間最大的錯覺,其實是「親密無間」。

俗話說:喝酒不超六分醉,吃飯不超七分飽,待人不超八分情。

任何一段關係,越想「毫無保留」,越難走的長遠。

知乎上有個提問:毀掉一段感情最快的方式是什麼?

高贊答主,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她有一個知心好友,兩人感情深厚,無話不談。

一次聚會喝酒,玩「真心話大冒險」,她被要求向最好的朋友借錢。

她打給對方,假意說家裡有急事,想借幾萬塊錢。

本以為自己和對方好到不分你我,借錢肯定一口答應。

不料對方吞吞吐吐半天,還是委婉的拒絕了。

一個測試感情的玩笑,卻弄得一桌子的人尷尬不已。

從那之後,原本親如姐妹的二人,感情也慢慢淡了。

正所謂,識人不必探盡,探盡則多怨。

越是親密無間,對對方的要求就越高,稍有不和,便會產生裂痕,到最後恨比愛還深。

而親兄弟尚且明算帳,更何況朋友之間?

世上沒有什麼感同身受,也沒有什麼不分彼此。

再好的關係,也經不起試探。

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走得長遠。

02

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老張和發小老李相聚。

酒過三巡,老張問老李:「認識這麼久,你覺得我有什麼缺點要改嗎?」

這是酒後真心一問,但凡言語委婉些說事,都能拉近兩人距離。

老李卻真的痛斥起對方缺點:

「你脾氣不好,打牌牌品差,斤斤計較,摳門,三五年不添件新衣裳……」

老李猶如竹筒倒豆子,把所見所感說了個痛快,也沒注意對方迅速陰沉的臉色。

後果可想而知。

將好友缺點擺在檯面上大肆評論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不歡而散的結局。

不管多深的感情,都禁不住被人直戳自己的痛處。

好友之間,也須謹記:假話全不可說,真話不可全說。

凡事點到為止,給別人留三分面子,才是最高級的情商。

正如蔡康永所言:「我不在乎說話之術,而在意說話之道。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別人放在心上。」

很多時候,看破是一種本事,看破不說,卻是一份睿智。

真正的修養,是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

真正的智者,懂得知而不言,適時緘口。

03

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菜根譚》裡有一句話:「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指責他人錯誤時,也要注意方式,顧慮對方感受。

遇事不苛盡,凡事多寬容,才是君子待人的修養。

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有過這樣一次經歷。

一位員工在工作上出了紕漏,導致一筆貸款收不回來,松下幸之助非常生氣,忍不住在會上嚴厲批評了這位員工。

照理說,員工本就給公司帶來不小的損失,批評也無可厚非。

但松下幸之助事後思量再三,依舊覺得自己語氣太過,沒照顧好對方感受。

他立馬打了個電話,對員工柔聲安慰。

那天剛好趕上對方搬家,松下幸之助索性登門道喜,幫著裡外張羅,忙前忙後。

即使如此,松下也沒忘掉這場「不妥的苛責」,一年後的同一天,他給員工寄了一張手寫卡片,上面寫道:

「讓我們忘掉這可惡的一天吧,重新迎接新一天的到來!」

看到手寫信的員工,頓時紅了眼睛。

這幾舉,可謂是高情商的典範。

松下不僅收穫了大量的稱讚,更因此在公司贏得了人心。

《論語》有言: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君子有大度之心,能體恤他人的難處,願意包容別人的過錯。

層次越高的人,越知道「得理也饒人」的道理,即使是責備別人的時候,也不會咄咄逼人,居高臨下。

凡事看寬,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刻薄。

做人有肚量,積口德,重涵養,方是長遠的處世之道。

04

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待人謙遜有禮,是好的品質。

但對人太過謙遜,卑微過度,便丟失了自己的風骨。

有道是: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在人之下,更要把自己當人。

白巖松曾參加過一場高校演講。

學生們見了偶像,一個個前呼後擁,言語亢奮。

更有甚者,發了條微博:「要見到白巖松老師了!!!!!!!!」

一句話連打八個感嘆號。

白巖松看了,在演講時,特地說了這段話:

「我非常替你可惜。」

「當你擁有一個表達空間的時候,你卻把權利用在感嘆上,而不是提出你的問題。」

「我想,如果今天的論壇要讓我們擁有一點什麼的話,那就從平視開始。」

「不管別人處在怎樣高的位置,都不該去仰視。」

現實中,總有人妄自菲薄,仰視他人,貶低自己。

但時時踮腳,自然會累,事事哈腰,難免卑微。

最後,不僅得不來他人的尊重,還丟了真實的自己。

有句話說得好:「真正能夠欣賞到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獨立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過度謙卑和毫無主見的神情。」

高看他人不是錯,錯的,是低估了自己。

敬人有尺,姿態不可「卑盡」。

關係平等,不卑不亢,方可惺惺相惜。

05

讓人不必退盡,退盡則路寡。俗話說:「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

凡事先考慮別人,後考慮自己,確實是君子所為。

道理雖不錯,但落在生活裡,是利,也是弊。

掌握好了,是修養,掌握不好,就是軟弱。

人如果事事都為別人退讓,久而久之,自己便無路可走。

三毛在書裡講了一段自己的經歷。

她在國外的時候,與外國朋友住一起。

三毛脾氣本來就好,性格又佛系,於是事事能讓就讓。

常是別人讓她做什麼,她基本二話不說就攬下。

可慢慢地,三毛的退讓善良,都被她們看成了理所應當。

有一回,屋內窗戶沒關,離窗戶更近的室友竟呵斥三毛:「關窗!你要凍死我們嗎?」

三毛終於醒悟,出言反擊,從此之後,他們再不敢欺負三毛。

知名博主休閒璐說過一段話:

「大部分的好人,都活得很壓抑,好人,只是自己給自己設置的圈套。性格好的人大多數時候意味著忍讓,退步、犧牲。因為你很隨和,所以當有一天你不願意忍受別人的自私的時候,他們會說:你變了,你以前不會這樣對我的。」

深以為然。

沒有分寸感的付出,換不來對等的關係,反而會把自己逼入絕境。

當代社會,人情冷暖尤為複雜,「損人利己」不可為,但「損己利人」,大可不必。

容人要有底線,善良也要有鋒芒。

做個可軟可硬、能進能退的人,才是聰明的選擇。

識人不探盡,是分寸。

知人不言盡,是慈悲。

責人不苛盡,是肚量。

敬人不卑盡,是自重。

讓人不退盡,是智慧。

做到這五點,才是成年人之間最好的社交狀態。

來源:洞見

相關焦點

  • 成年人的社交圈,拼的都是實力
    文:趣侃人生圖:源於網絡人是群居動物,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社交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東西,年輕的時候我總覺得社交就是吃吃喝喝,聊聊天。長大後,踏入社會工作才知道,其實社交是成年人的對壘,成人之間的社交摻雜了太多的東西,有利益、也有真感情,關鍵看你如何應對。
  • 「輕型社交」成年人的社交謊言成為這個時代的現象時
    02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喜歡零社交的狀態,常「輕型社交」這樣就形成了「朋友之間最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從你的身邊路過,你低下了頭」被動者的內心獨白:「我不跟你對視,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別介意沒有任何惡意!」
  • 「改天請你吃飯」,是成年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
    其實這種過分的「客套」很多時候並不會讓自己顯得多有禮貌,而成年人之間的相處方式,最好的就是「改天」請你吃飯。「改天請你吃飯」這句話都說更像是套路,因為說出這句話的人,大多數情況都不會真的請你吃飯,而你認為的「改天」也根本不存在。
  • 中年人最好的社交狀態,藏在這三個細節裡
    說到最後,他嘆了一口氣,因為以上內容都是他認為社交的理想狀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得不去社交,因為我們很難脫離群體去獨自生活。那麼中年人最好的社交狀態,都是什麼樣的?我想都藏在以下細節裡。第一點:人與人之間,應保持一杯水的距離。
  • 成年人的社交黑話,套路簡直太深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嘴上說一套,心裡想一套,這就是傳說中的《成年人社交黑話》。 不論是在朋友之間的閒聊,還是情侶之間的甜言蜜語,或者是遇到騙子時的詐騙臺詞和劇本,生活本不缺套路,只是缺少發現套路的眼睛。
  • 什麼才是一個成年人最好的身心靈狀態?
    什麼才是一個成年人最好的身心靈狀態?也是越來越難保持的身心靈狀態?處於覺知,處於覺醒,不要失去那種當下意識臨在狀態,意識要如同一股清流,使心神安定。身心感覺良好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失去清醒的意識、失去好的感覺,失去了好的狀態,就會失去了靈性、變得迷失、昏沉、失去生命力與創造力。be conscious, be cool, be a good state of being. 意識要清、醒、定、靜。頭腦要清涼,思維和感官要靈敏。身體要溫暖,身體感覺「內溫暖而外清涼」。
  • 成年人的社交真相是:曾經無話不說,如今無話可說,不如不見
    你有沒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很奇妙,巧合地走到一起,又悄悄走散,無影無蹤,無法把握。聚散如浮萍,不可強求,就是生活的真相。成年人的社交,都帶著涼薄的屬性。君子之交淡如水,順其自然最好。境遇變了,很多事情就回不到過去的狀態。人生就是永不停歇的列車,途中有很多站點,有人上車有人下車,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你走完。不同的時間節點,我們都會有不同的好朋友。
  • 成年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就是做到這幾點
    有時候兩個人之間相處太過密切也不是一件好事,而過於疏遠也會淡了彼此的關係,保持這個度是很重要的一課。 都說,凡事過猶而不及,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兩個人在一起相處,就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是最好的模式,這樣彼此都互不幹涉,也不互不影響,還能很好的相處,這才是成年人最好的相處模式。
  • 成年人的社交恐懼,與銀行卡的餘額呈正相關關係?社交與資本
    社交恐懼作為一種心理疾病,大部分發生在17-30歲之間,一般情況下沒有明顯誘因。表現症狀為害怕在小團體中被人審視,發現別人注意自己就會顯得不自然,不敢抬頭,不敢與人對視,刻意迴避社交,極端情緒下可能導致社會隔離。青少年時期心智發育不成熟,性情敏感,個人的內心秩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患者通過年齡、社交經驗的增加,以及合理的治療,在成年以後病情大部分都能得到緩解。
  • 成年人的社交:有一種默契叫境遇變了,所以不再主動聯繫
    你有沒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很奇妙,巧合地走到一起,又悄悄走散,無影無蹤,無法把握。 聚散如浮萍,不可強求,就是生活的真相。成年人的社交,都帶著涼薄的屬性。
  • 成年人的社交,講究的是效率
    成年人不會再浪費時間在一些情情愛愛裡面,更多的是直奔目標,追求效率。就連談戀愛,也是如此。好比相親,把條件一項項列出來,合適的就留下,不合適的就刪除。戀愛過程也沒有年少時候那般,曖昧很長一段時間,然後細細品味,慢慢去感受愛。
  • 你不可不知的成年人社交法則
    只要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在行進,我們就會主動或被動地和各式各樣的人產生形形式式的社交活動。以下是幾條你不可不知的成年人交友法則。「價值交換」。成年人的社交需要禮尚往來。算計而不斤斤計較,最好的方法就是「價值交換」。你每天同路載我上下班,我會過節時順便給你帶點吃不完的土特產。你分享給我單位發的福利品,一個月後我總會有個朋友送了張麵包兌換卡,然後自己又恰好在減肥。
  • 成年人的18條社交潛規則
    成年人的18條社交潛規則    1、對於另一半的異性朋友,自覺保持交往距離。如果實在有事,應該由另一半聯繫,而不是自己和別的異生聯繫。成年人的絕交都是默默遠離,再也不聯繫,再也無交集。    5、你的感覺很準。如果你感覺兩個人的關係出了問題,那一定是真的有問題了。    6、如果你不確定他愛不愛你,那他一定是已經不愛你了。
  • 成年人的沉默社交法則:沉默背後的多種解釋
    沉默社交法則是指成年人之間因為不願意過多地扯皮、保留對方的顏面、覺得沒必要溝通或者避免浪費時間做無謂的掙扎而保持沉默的法則。它在很多場景都非常適用。適用場景一:公司有一個特別愛訓人,特別喜歡在員工面前耍老闆威風的老總。
  • 成年人社交法則(必學)
    成年人的社交法則裡人不宜相熟的太快,不宜走的太近。要想吃一顆草莓,必先培育秧苗,挑選合適的土壤,營造合適的溫度,澆水除蟲修剪,剩下的時間就是等待。等待成熟。成年人交往同樣需要時間與規則:01.不在人後隨意評價他人。
  • 成年人的職場社交恐懼症,你有嗎?
    成年人的職場社交恐懼症,你有嗎? 但對職場江湖上的年輕人來說 殺傷力最大的應該是 社交恐懼症 畢竟人在職場飄,誰也不能不社交 面對同事
  • 夫妻之間最好的狀態是,同床共枕一起成長
    其實最好的伴侶是兩個人一起在成長,一起在向前奔跑。這樣的關係才會穩定,才會永遠有話可說。在高校之中屢見不鮮的學霸情侶、商場之中兩個同處高位的領導結為連理,都是值得我們稱頌的事情。而這樣的甜蜜的感情的穩定是因為,我一個眼神,你就懂得,我一句話,你就能摸到我的心。我們永遠在一起成長,我們永遠用同樣的目光看世界。
  • 曖昧,是異性之間最好的狀態
    記得有很多讀者私信說:「自己男朋友過於煩人,早上沒有說早安和你吵架,晚上忘記說晚安第二天和你冷戰……」也會有很多男讀者抱怨說:「情人節送的禮物便宜了說沒走心,送的貴了又說不值得、買的不好、不稱她的心意;還有在平時聊天的時候但凡沒接住她的梗,便生氣說不愛她了……」這應該是很多情侶之間的現狀吧。
  • 戀人之間的最好狀態:坦然地接受對方的不完美
    很多來諮詢感情問題的人在如何與戀人相處這個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要學會相處的最好方式,首先要明白戀人之間什麼樣的狀態才是最好的。 戀人之間最好的狀態就是接受對方的不完美。
  • 心理學:利與愛結合,才是與愛人之間最好的狀態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認知另一半內心醜陋的一面,認知兩性情感的本質,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解析情侶、夫妻問題,以便於維護好自己的權益,守護好自己的幸福人生,增添彼此之間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