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如今社會的發展,為了迎合現在時代的要求,很多的大學生會選擇考研這條道路。大學生為提高就業競爭力從而選擇考研,是一種非常現實的考量。大學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本科學歷也不斷貶值。很多很好的工作,都需要具有碩士的學歷,碩士學位在很多地方,也已經不具備核心競爭力,不過是一張普通的市場入場券,但跟本科的學歷相比,碩士的選擇相對而言更多一些。而隨著考研人數的增多,圖書館座位也越來越成為了考研學子眼中炙手可熱的東西。
在武漢一所高校為學生定製了考研專座,將座位分配給特定的學生。這樣將公共空間轉變成個人私有空間的做法引發了多數學生的不滿。要實現資源的公平配置,應提出些更妥善、合理的解決辦法。
圖書館滿座的情況在很多大學都屢見不鮮,大學的圖書館它的實際功能遠遠超過傳統意義的圖書館。大學圖書館除了能圖書借閱,還是學生平時複習、考前複習,寫論文,討論學習的地方,他已經不僅僅是我們「看書的地方」。圖書館為數不多的座位以及學生的需求量的增加,成為許多高校一直難以解決的問題.
最近,湖北武漢武昌首義學院的圖書館特地為考研學子「定製」了589個實名制專座。圖書館只要學生證等證明,想要參加考研的人就能申請到座位。這些不會有人爭搶的座位被大家開玩的笑稱為「學霸專屬座」。
許多高校是這幾種思路:一是增加些座位,新修建或者擴建圖書館,但新修建或擴建圖書館需要大量資金和土地資源,大多數的學校每日有這種條件;二是引流,將學生引向圖書館以外的其他地方,兒高校的教室平時都用來上課,沒有空餘的地方來接受引流來的學生;三是優化配置資源,儘可能讓每個座位使用價值最大,這成了最為現實的辦法,武昌首義學院的考研專座就是用了這一方法。
但是,將全體師生共有的公共空間分配給特定的學生,不符合圖書館這種場合的公共性的要求,要實現資源的的合理配置,有很多更公平的方法。可以為考研或者平時學習複習的學生提供預約的通道,專門留著些座位用於預約,沒必要專門設立「專座」。
這和校方的方法雖然很相似,都是為需要的人鎖定座位,但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再預約的制度中,座位是提供給確實有需要且緊急需要的人,針對性較低,有需求的學生可以平等地獲得享受座位的權力。而如果僅對專屬座位的人開放,便成為了這些人的特權,其他急用的人無法使用座位。還有預約制保證了急需作為的人來用,專屬座位的主人總會有因故不來的時候。
考研熱度只增不減,一大部分原因在於本科人數的增加,社會也對學歷更高層次的人數需求量變大,所以學歷的提升成為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在現今網際網路發展的時代,人們能獲取到更多信息,大學生可以主動思考,選擇自己想要走的路,思考的角度也更加的全面和客觀了。高校擴招以來,高校的建設常常受制於土地資源、資金的缺乏之上,滿足不了迅速增長的學生需求。很長一段時間僧多粥少的狀況很難達到改善。學校的管理者應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用合理、公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避免像武昌首義學院的錯誤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