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麗江,最早紅起來的時候,人們說要到這裡曬太陽發呆談戀愛,說是這裡的緯度和陽光正好,適合多巴胺分泌,會讓人感覺到愛的幸福感。更有人說,麗江的陽光就是納西族女子的戀愛觀! 無論如何,去過幾次麗江的我,還真的蠻喜歡這裡。鮮花、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和好吃的美食、以及隨處可見的真實雪山背景,加上古城特有的氛圍,感覺就是嚮往生活的寫照。
一般提起麗江古城,指的是大研古鎮。遊客大多去麗江都喜歡在這裡遊玩打卡,而同在麗江,距離大研古鎮大概在7~8公裡的地方,還有一個束河古鎮不僅比大研古鎮更古老,而且也更加寧靜。
古鎮後山是玉龍雪山的餘脈,鎮內大石橋、大覺宮保留完好,壁畫描繪了佛教中的人物形象。它同樣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於2005年入選CCTV「中國魅力名鎮」。如果你想感受當地歌舞的文化藝術氛圍,束河古鎮最大的廣場「四方聽音」,會讓你體會當地濃鬱的風情。
「四方」兩字是雙關語,既引自於「四方街」,又是實意,四面八方、廣納百川。廣場晚上非常熱鬧,晚上有篝火晚會,白天會有歌舞表演,是當地人活動娛樂的主要聚居地。
雖然這裡遊客沒有大研古鎮人多,但來這裡拍婚紗的人,尤其是傳統中式婚紗的人可不少。而且情侶們都喜歡在橋上取景。
無論是青龍路上戀心橋、還是青龍橋,人來人往,都把橋面走得無比光滑。尤其是青龍橋,長25米、寬4.5米、高4米,全部由石塊壘砌,列為麗江古石橋之最。它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西面就是聚寶山,中軸線正對著聚寶山,這是木氏土司的設計,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時期的標誌性建築。
我個人覺得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水」。村北柳蔭深處有九鼎、疏河兩個龍潭,泉水清澈、波光閃爍,沿房前屋後、菜園田邊穿流而過,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鄉之秀,因此被稱為「清泉之鄉」。同時形成納西族民居典型的構造布局:三坊一照壁,即:小院種花,大院植樹,四季花果飄香,有甚者引水入院,蓄水成池,配以亭臺,就成了一幅雅致的風景。上圖這個地方被稱為「飛花觸水」,說是四月楸木花開、春風蕩漾之時,你便會看見無數花朵從半空中幸福地飛墜柔波裡。
我喜歡束河的石板橋,更喜歡到橋下的小溪玩耍。特別是午後陽光透過樹隙灑落,波光粼粼,到處一片金黃的溫暖色彩,甚是迷人。
這裡的美麗,除了吸引各地的遊客,還是攝影師、畫家喜歡的地方。真的無需太多裝飾,一切都是剛剛好,剛剛好的藍天、白雲和歲月靜好。
而當地納西族老奶奶常會在街頭售賣自家採摘的新鮮蔬菜水果,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到點的時候,她們又會聚集到四方聽音和自己的夥伴們一起載歌載舞。相比之下,這才是美好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