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教育項目大會戰的有序推進,東陽市26個整體新建項目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已完成整體形象進度的52%。
7月,一年中最炎熱的月份,與節節攀升的高溫匹配的是教育項目建設現場的熱火朝天。近日,記者獲悉,今年東陽市計劃投入10所學校(幼兒園),其中6所學校(幼兒園)已基本建成,即將在9月投入使用。
這些學校長什麼樣?清一色現代化校園景象,這是記者走進上述6所學校的第一印象;
這些學校有何名堂?與高大上的校園環境相襯託的,是適合學校實際的辦學理念。於是,有的學校決定辦「未來學校」,也有的提出「魔豆星球」概念,令人充滿期待……
第二實驗小學興平校區:讓「智慧校園」服務於「未來學校」
紅、黃、綠、藍與灰色搭配,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第二實驗小學興平校區用這幾個色調打造出了滿屏科技感、未來感的校園環境。
漫步校園,學校主體建築已經竣工,正在進行掃尾階段。這幾日,第二實驗小學校長吳曉宏和副校長張麗每天來到學校,就去年提出的「未來學校」辦學理念進行開學前最終細化。
「對於『未來學校』建設,我們已有藍圖。」吳曉宏說,「很多人對『未來學校』有認知誤區,認為就是堆砌分門別類的高科技設備。其實不然,『未來學校』的最終目的是讓『智慧校園』服務於學校發展,用大數據為學生個性成長、教師精準施教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
「未來學校」建設,硬體投入是基礎。在硬體投入清單中,人臉識別機是最基礎的物件,學校還將引進VR技術、小氣象站等高科技前沿技術。「屆時,學生可以刷臉進出校園,在走廊體驗全景學習場景,與氣象站的工作人員一起研究氣象,還能通過監控實時查看勞動農場裡的植物生長情況……」交談中,張麗向記者透露了「未來學校」的未來。
在「軟體」——教師隊伍建設上,學校採取與校園「小而精」特色對等的模式,即教師數量求精不求多。「作為第二實驗小學的新校區,興平校區可以充分借鑑華山校區成功經驗,少走彎路。」吳曉宏介紹道,今年秋季,該校區將開設13個教學班,由第二實驗小學首批抽調的19名語數骨幹教師前來任教;因相距不遠,兩校區採取「教師走教」模式開展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虎鹿鎮中心小學:破舊立新,推進虎鹿小學教育高質量發展
「新校園的落成,對學校環境、硬體設施可謂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升級,也為完善課程建設和優化師資隊伍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站在虎鹿鎮中心小學新建項目現場,校長呂兌新意氣風發。
「以前在老校區,一提起高質量發展這五個字,老師們雖然信心十足,但總感覺有些力不足。」確實,老校舍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更好發展。
7月22日這天,虎鹿鎮中心小學老校區啟動拆除工作,後續將建設虎鹿中心幼兒園。「新老校區就在兩隔壁。」望著一邊拆除、一邊新建的場景,呂兌新不禁感嘆:「破舊立新,教育均衡,今朝夢圓。」
呂兌新口中的教育均衡,指的是下半年東陽市將撤併虎鹿鎮轄內4所完小,學生全部轉由虎鹿鎮中心小學接納。屆時,全鎮適齡兒童都能共享優質的小學教育。
面對校園面積的擴充、師生數量的增加以及校園內涵的提升,虎鹿鎮中心小學亟需更加高品質的課程體系和教師隊伍。未來,學校將著力打造三大特色:足球、民樂、茶文化,並藉助校本課程將其串珠成線,培養內秀於心外秀於形的「崇實」虎小學子。
同時,學校還將邀請各層級教育專家來校調研、指導,精準把脈發展方向,精心提煉文化底蘊,全面提升辦學品質,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五實驗幼兒園上盧園區:為孩子注入創新因子
第五實驗幼兒園很有意思。園長徐麗超將其稱為「魔豆星球」,2所分園、1個教學點則稱為「部落」。園長帶頭搞創新,其實是希望通過以身作則,為孩子注入創新因子。
前不久,第五實驗幼兒園上盧園區落成。別看目前只有孤零零的一幢教學樓,它僅僅是該園的一期工程,年內還將啟動二期工程。待到「完全體」之際,該園的班級數量將從6個擴充至18個,可以為上盧區域幼兒提供更優質的公辦學前教育。
南市中心幼兒園:補齊南市學前教育短板
「暑假才過半,孩子、老師、家長已經盼著開學了。」在南市中心幼兒園,園長杜燕君分享了自己的小確幸。「年初,新園落成,大家都期待著它能帶來什麼魔力。」
雖是原地新建,但辦園條件不可同日而語。老校區位於南溪小學宿舍樓,條件相對簡陋,許多教育理念無法實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杜燕君形象地總結道。如今,新園的投入使用,將一改規模小、硬體差的局面,對補齊南市學前教育短板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新園建成,杜燕君欣喜地發現,老師們的狀態異常興奮,「大家像是被打了雞血,個個摩拳擦掌,誓要將最優質的學前教育帶給孩子和家長。」
城東中心幼兒園斯村園區: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高聳的塔尖,凹凸有致的牆壁,輔以黃、灰色調……不論從遠或從近看,城東中心幼兒園斯村園區極具辨識度的城堡外觀煞是吸睛。
前不久,該園迎來新生報名。參觀時,孩子們一下子被它所吸引,有的小朋友發出疑問:「城堡裡有公主和王子嗎?」聽到這個問題,城東中心幼兒園園長申屠雁第一時間回答:「你們就是城堡裡可愛的公主和王子呀!」
「幼兒階段,孩子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作為幼兒教師,要想方設法留住孩子的好奇心。」申屠雁說。
斯村園區周邊是大片的農田和大棚,目及之處一派朝氣蓬勃的大自然氣息。申屠雁決定帶領她的課程團隊將這一資源稟賦充分利用起來,形成自然教育,並冠以「禾」之名,「要讓孩子對勞動充滿好奇,像小苗一樣實現自我生長。」
南馬中心幼兒園:爭創省二級優質園
對於寶貴的兩個月假期時間,南馬中心幼兒園全體教師已經做好盤算:一個月整理老園區的教學用品,另一個月完善課程設計。
南馬中心幼兒園希望借從南馬鎮中心小學搬出、入駐新園區這一契機,努力創建省二級優質園。「下半年,我們計劃撤併2所相對薄弱的民辦園,同時在原有3所省二級以上優質園的基礎上再爭創3所。作為區域中心園,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做好示範引領作用。」南馬中心幼兒園園長賈鳳光堅定地說。
有了奮鬥目標,老師幹勁十足。近日,教師們對該園主打的「陽光」課程提出種種修改意見。「在所有老師心往一處想的良好局面下,我們堅信一定能培養出心中有陽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