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至20日,第3屆全國高校俄語專業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暨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成立35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大學召開。本次高層論壇由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大學出版社聯合舉辦,論壇議程持續一天半。來自全國120餘所高校近150名俄語專業負責人、學科帶頭人和教師參加討論,圍繞「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的俄語專業的人才培養、俄語專業的教學與課程改革、俄語專業的科研傳統與創新等議題進行發言和交流,探討當前國家發展的迫切需要,借鑑國內外俄語專業辦學的成功經驗,思考我國俄語專業的定位、發展與方向。
19日上午,高層論壇開幕式暨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成立35周年紀念大會舉行。紀念大會由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秘書長寧琦主持,北京大學副校長李巖松、俄羅斯駐華使館人文合作與新聞處處長巴維爾·拉賓、俄羅斯駐華使館一等秘書伊戈爾·潑茲尼亞科夫、北京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張黎明、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會長張國有出席了開幕式並講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兼黨組書記劉利民發表了題為「中國俄語教育:傳承與發展」的致辭。
本次紀念大會特別設置了「普希金獎章」及「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中國俄語教育傑出貢獻獎」頒獎儀式。
劉利民代表世界俄語學會,向北京外國語大學汪嘉斐教授頒發了「普希金獎章」。該獎項於1977年設立,授予在俄羅斯境外為推廣俄語、俄羅斯文學和文化作出傑出貢獻的俄羅斯本土和外國的社會及國務活動家、學者、教師,每年頒發數量不超過10人。此前,北京大學吳貽翼教授也曾獲頒該榮譽獎章。
「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中國俄語教育傑出貢獻獎」由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為此次紀念活動首次設立。經過各成員校的認真組織推薦以及研究會主席團的認真討論和慎重評選,共有來自全國19所高校的25位德高望重、桃李滿園、為中國俄語教育事業辛勤工作50年以上的前輩學者獲得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的榮譽表彰:王福祥、白春仁、華劭、李錫胤、肖敏、吳克禮、吳貽翼、顧蘊璞、倪波、徐翁宇10位學者榮獲「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於永年、葉瑞安、朱逸森、許高渝、孫致祥、李延齡、吳長福、餘紹裔、沙安之、張文鬱、陳楚祥、柴天樞、唐重光、章廷樺、程賢光15位學者榮獲「中國俄語教育傑出貢獻獎」。白春仁、章廷樺兩位先生代表獲獎教師在受獎現場發表了真誠樸實的感言,感謝中國俄語界沒有忘記他們的平凡工作,深情寄語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和後輩學人。獲獎的各位前輩學者是中國俄語學界的傑出代表,是中國教育界的寶貴財富,其學養、成就和品德高山仰止,堪稱學界楷模。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號召中國俄語學界的全體後輩學人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風骨和風範,為人師表,為國家繁榮培養優秀的俄語人才;潛心科研,為國家發展創造優秀的學術成果;在新的歷史時期,幫助中國了解俄羅斯,幫助世界了解中國,發出中國俄語人的最強音。
開幕式後,本次論壇開始了分場大會發言。19日上午的發言中,上海外國語大學鄭體武教授、天津外國語大學王銘玉教授分別進行了題為「當下俄羅斯的俄語復興運動」「供給側視閾下的俄語教育改革」的演講,從宏觀的角度闡述了當下俄語教育在本土及我國國內的改革和發展情況。19日下午的發言中,首都師範大學隋然教授、蘇州大學趙愛國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許宏教授、北京大學寧琦教授又分別就新時期的俄語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創新模式、網站建設與人才培養的融合、當前我國俄語學科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等議題發表了演講,而山東大學李建剛教授、浙江大學王永教授、廈門大學徐琪教授、東北師範大學高國翠教授、蘇州大學周民權教授、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許漢成教授則圍繞「一帶一路」、服務國家、綜合性大學俄語教育改革、師範類院校俄語人才培養模式、俄語社會語言學和語料庫的發展等具體問題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李哲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北京大學出版社近年來在俄語圖書出版方面的思考與體會。各發言代表的新穎視角和懇切建議引起了與會者的熱情討論和強烈共鳴。
19日晚的論壇間隙,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第8屆理事會議在北京大學民主樓召開。研究會理事以上單位聯繫人及委託代表45人出席本次會議,57家會員單位的聯繫人列席本次會議。會議由張國有主持,寧琦匯報了研究會2016年工作開展、網站建設、成員單位信息更新、秘書處建設的情況,各副會長報告了本單位2016年的主要活動,杜桂枝教授介紹了研究會會刊《中國俄語教學》的建設問題,全體代表就2017年的活動計劃、研究會的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和交流。張國有總結了本次理事會議的交流成果並對接下來工作的開展進行了部署和規劃。
11月20日,本次論壇在達園賓館繼續進行,與會代表按發言題目類型首先分為兩組展開發言和討論。第1組的議題較為集中地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對我國俄語教育的影響展開,天津師範大學、河北大學、山西大學、黑河學院、西安外事學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河南大學、新疆師範大學等院校的代表結合本校實際提出了自身對俄語學科建設的理解和建言。第2組的議題主要圍繞特色化教學在俄語教育實踐中的應用展開,哈爾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鹽城師範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延邊大學、齊齊哈爾大學、牡丹江師範學院等院校代表,從美育、成語應用、隱形語法、交際禮儀、翻譯本地化、經貿人才培養等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經驗交流與研討。
分組發言後,與會代表重新集中,開始了20日上午的大會發言。武漢大學胡谷明教授、新疆大學高雅古麗·卡德爾教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張惠芹教授、南京大學徐來娣教授、南京師範大學管月娥教授、中央民族大學張娜教授、大連外國語大學安利紅教授緊密圍繞各校的教學改革實踐,介紹了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院校在利用自身優勢、結合地域和生源特點進行複合型人才培養方面進行的探索,如新生導學課、五年制俄英雙語培養、實習基地、國際化聯合培養等概念,拓寬了我國俄語教學和學科建設的思路,給與會代表帶來了諸多有益的借鑑和啟發。
為期一天半的緊湊發言和熱烈交流,使得本次論壇的議程充實而富有成效。在本次論壇的閉幕式上,分組發言主持人天津外國大學歐語學院院長姜雅明和北京大學俄語系主任陳松巖分別對本組的議題和討論情況進行了總結。寧琦在閉幕致辭中深情回顧了本次論壇的點滴過程,概括了與會代表發言中凝結的創見和有代表性的觀點,提出了中國俄語人應共同努力、積極行動、「有為才能有位」的號召和期望。張冰主持閉幕式,從論壇承辦方的角度對與會學者和專家長期以來對北京大學出版社俄語方面學術和教材出版工作的支持表達了感謝和敬意,希望與各位專家學者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希望有更多的機會為各位老師、為我國俄語教學研究做更多更有成效的工作。論壇在溫暖而愉快的氣氛中結束,各位代表意猶未盡,對論壇組織、立意、視野、成效都給予了高度讚揚,並相約明年再會。
編輯:白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