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100次方年後,人類會在哪裡?

2020-12-11 NEXTMIND
圖片來源:

NEXTMIND

氣候變暖、人口劇增,資源消耗.....人類的命運似乎充滿不確定性,我們不由捫心自問,人類的未來在哪裡?

要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設想一個時間框架,從最近的15億年後,到最遠的10的100次方年後。

為什麼說是15億年後呢?因為據環境科學家安德魯.魯士比預測,屆時太陽會升溫,以至於地球上的海洋都會沸騰。好消息是,太陽升溫將令其他星球變得宜居,比如火星氣溫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適合人類定居。

同時,我們的後代將擁有星際殖民的能力,地球不再是唯一家園,人類將在整個太陽系,甚至銀河系中播種。

75億年後,太陽的氫氣將被耗盡,轉而消耗氦氣,這會令太陽膨脹為一顆紅巨星,地球和火星由於距離太近都會被烤乾,木星和土星反而會出現海洋,成為理想殖民地。

80億年後,整個太陽系會變得像地獄一樣,因為太陽實在太熾熱了,連在冥王星上定居都不現實。

人類目前最快的太空飛船是旅行者1號,時速可以達到6.1萬公裡,若按照這個速度飛行,人類要花7萬年才能到達最近的恆星系統,因此人類可能會在星際旅行中生老病死,孕育生命。

根據物理理論,10的34次方-10的64次方年後,所有原子核中的質子將衰減,意味著黑洞將成為宇宙中唯一有組織形式的物質,換句話說,人類將不能再以物理形態存在。

當然,這並不代表人類將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也許有一天,人類將與計算機融合,上傳自己的思想,從而成為信息本身。

科學家認為,10的100次方年後,黑洞將消失,宇宙中不再有任何形式的能量或結構,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就不存在人了甚至連信息也無法逃逸。

或許,又是新一輪的宇宙大爆炸。

相關焦點

  • 谷歌"不作惡" 10周年慶推"10的100次方"項目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谷歌最新資訊 > 正文 谷歌"不作惡" 10周年慶推"10的100次方"項目
  • 谷歌推十周年慶站點及10的100次方項目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谷歌發布了十周年慶站點,並推出了「10的100次方」項目,旨在搜集幫助他人的好點子。十周年慶站點(www.google.com/tenthbirthday/)提供了一個大事記時間表,列出了谷歌歷史上的重大時刻,如安迪·貝克託斯海姆(Andy Bechtolsheim)10萬美元的最初投資、2000年網頁索引量達到10億幅、2002年為使用谷歌搜尋引擎的AdWords廣告商採用「按點擊付費」模式、2004年申請上市、2005年推出iGoogle
  • 10的次方——換個距離看人生,看世界...
    下面將要觀看的記錄短片為《10的次方》,作者是Charles Eames 和 Ray Eames,上映於1977年。這部9分鐘的老片教會人們換個距離,來看待人生和世界。有人感嘆,我們日常生活為之煩惱的事情是多麼卑微瑣碎。故事是從美國芝加哥市一個寧靜的午後開始的,時間是1968年。
  • 外星人在哪裡?1951年物理學家費米提出了問題
    在科學史上有一個著名的猜想,那就是費米猜想,這個猜想是1951年物理學家費米在與別人討論外星人在哪裡的時候,他突然提問:「他們都在哪兒呢?」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那麼為什麼人類到現在為止都找到不到外星人的蹤跡?如果外星人不存在,那麼人類才會找不到外星人。
  • 根號十的負二次方等於多少 √10的負2次方
    根號十的負二次方等於十分之一。根號10等於10的2分之1次方,10的2分之1次方的負2次方等於10的負1次方,等於10分之1。若aⁿ=b,那麼a是b開n次方的n次方根或a是b的1/n次方。開n次方手寫體和印刷體用表示,被開方的數或代數式寫在符號左方√ ̄的右邊和符號上方一橫部分的下方共同包圍的區域中,而且不能出界。
  • 是什麼限制了人類?是人類的大腦僅被開發了10%?開發100%會怎樣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生來就是天才原因,因為他們的智商非常的高,他們對於知識的汲取速度會遠超普通人。如果世界上能夠多一些類似於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有影響力的人物。也許人類文明早就已經不日而語了,又怎可能一直被困在地球上呢?於是科學家開始嘗試開發人的智力。人的大腦只開發不到10%左右,即便是最聰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大腦也僅僅只開發到了15%。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大腦都處在休眠的狀態。
  • 1.01的365次方和0.99的365次方——李雨晴
    如果1是一個標準,那麼1.01就是在做到標準後多努力了一點,0.99則是有一絲懈怠,沒有達到指定的目標。       1.01和365次方約等於37.8,0.99的365次方約等於0.03。1.01和0.99之間的差距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若將時間拉長,兩者間的差距變得十分巨大,前者幾乎是後者的1260倍!
  • 我們的宇宙「尺量」刻度:從0到人類能夠想像的最大數字
    但這只是一個估計值,實際數字會發生變化。人類每年砍伐大約150億棵樹,同時栽種50億棵新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自1.1萬年前的上一個冰河時代以來,人類共砍伐了3萬億棵樹。10的15次方《生活科學》雜誌報導稱地球內部可能蘊藏著10的15次方噸鑽石。但由於埋藏於地下145到240公裡的克拉通「根部」,這些鑽石無法獲取。
  • 我們宇宙的「尺量」刻度:從0到人類能夠想像的最大數字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異?答案是精子競爭。從進化的角度上說,精子競爭是各物種雄性必須要面對的。換句話說,接近受精卵的精子越多,男性讓女性成功受孕的機率越大。3萬億《生活雜誌》報導稱全球樹木總量超過3萬億棵。但這只是一個估計值,實際數字會發生變化。人類每年砍伐大約150億棵樹,同時栽種50億棵新樹。
  • 10億年後地球會發生什麼變故?人類還會存在嗎?科學家說出答案!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超過幾百萬年時間,誰都不想要看到有一天地球毀滅,實際上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有壽命可言,地球並非我們想像中的一直如此安穩,每隔一段時間內,地球都會發生物種變故,除了地球之外,地球附近的太陽即將發生變化,它的壽命大約在100億年左右,根據目前科學家研究的結果來看,它已經成功度過了
  • 五的十次方除以五的八次方 五的十次方除以五的八次方等於多少
    次方在數學中也經常看到,其寫法就是aⁿ或a^n,表示a的n次方,代表n個a相乘。那你知道五的十次方除以五的八次方等於多少嗎?它們之間的計算方式又是怎樣的呢?趕緊來看看吧!  「次方」最基本的定義是:設a為某數,n為正整數,a的n次方表示為aⁿ,表示n個a連乘所得之結果,如2⁴=2×2×2×2=16,次方的定義還可以擴展到0次方和負數次方等等。
  • 假如人類滅亡了,幾億年後地球上會不會再次進化出人類?
    從大的時間尺度上說,地球的溫度也會升高到不適合生物生存。問答中提到的幾億年,差不多就是極限了。地球上的水溫到了100度,以水為基礎的生物還有多少能生存?時間這一點很重要,也就是說,世界不會給生物無數次改變自己的機會。
  • 2的33次方和3的22次方哪個大 2的33次方和3的22次方比較大小
    很多同學都知道數字之間大小的比較,但是對於冪的大小,尤其是一些次方很大的數字之間比大小就不是很清楚了,你知道2的33次方和3的22次方哪個大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3的22次方比2的33次方大。
  • 宇宙的數量至少高達10的500次方個!
    地球為什麼會剛好在適宜生命生存的宜居帶?宇宙大爆炸後為什麼會產生物質?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加速膨脹?種種的疑問讓我們覺得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殊不知其實是我們也僅僅只是眾多可能性的一種,僅此而已!暗物質能量佔比過高,將會導致宇宙在暴漲後無法冷卻形成物質而分崩離析;暗物質能量佔比過低,將會導致宇宙在暴漲後將會在引力作用下重新坍縮聚合;暗物質能量佔比的其它情況,將可能導致宇宙暴漲後保持靜態不變或者持續均勻膨脹或者持續加速膨脹等等情況。而我們的宇宙僅僅只是宇宙眾多可能的一種而已。玄理論的誕生,預示著多元宇宙數量高達至少10的500次方個!
  • 秦皇島小夥有心算超能力:秒殺10位數10次方根
    燕趙都市報冀東版記者劉國成   在上周五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中,來自山西的小夥子周瑋展示了他卓越的心算能力,在一分鐘內算出了14位數的開13次方根,引發了全國觀眾對「中國雨人昨天,記者帶著種種疑問走訪秦皇島自閉症少年李儒賢后發現,我們河北也有周瑋式的"天才"。   現場演示:三次心算多位數方根均告成功   李儒賢今年18歲,3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存在社會交往與認知上的嚴重障礙,但他在音樂、數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天賦,目前正在天津音樂學院附中學習,燕趙都市報去年曾報導過他成功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的消息。
  • 秦皇島小夥有心算超能力:秒殺10位數10次方根
    燕趙都市報冀東版記者劉國成   在上周五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中,來自山西的小夥子周瑋展示了他卓越的心算能力,在一分鐘內算出了14位數的開13次方根昨天,記者帶著種種疑問走訪秦皇島自閉症少年李儒賢后發現,我們河北也有周瑋式的"天才"。   現場演示:三次心算多位數方根均告成功   李儒賢今年18歲,3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存在社會交往與認知上的嚴重障礙,但他在音樂、數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天賦,目前正在天津音樂學院附中學習,燕趙都市報去年曾報道過他成功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的消息。
  • 0次方守恆定律連載
    一,疑問詞「((((有/無)什麼)怎麼樣)為什麼)」與物理學三大守恆定律,都具有0、1、2、3次方的時空層次結構,兩者互為證明。守恆定律證明,自然語言具有科學內涵,是宇宙演化的化石;自然語言證明,守恆定律直接符合客觀事實,自然語言就是那個事實。我稱這為印證現象。
  • 德國人11秒心算出100位數13次方根破世界紀錄
    德國《明鏡》周刊11月25日報導,德國數學奇人格爾特·米特靈11月23日晚在德國中部的大學城吉森市做了心算表演,僅用了11.80秒,就心算出了一個100位數的13次方根,打破了世界心算紀錄,從而第5次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
  • 《零次方守恆定律》v.20201224.內容提要
    但零次方守恆定律卻引導了這樣一個模式,使所有這些能在可預見的未來得以實現。而這源自於1986年春,我在自然語言裡發現的幾個奇特現象。一,疑問詞「((((有/無)什麼)怎麼樣)為什麼)」與物理學三大守恆定律,都具有(0、)1、2、3次方的時空層次結構,兩者互為證明。
  • 腦筋急轉彎:2的31次方與3的21次方哪個大?天才知道!
    5、2的31次方與3的21次方哪個大?6、鐵放到外面要生鏽,那金子呢?7、三個孩子吃三個餅要用3分鐘,九十個孩子九十個餅要用多少時間?10、小明走路從來腳不沾地,這是為什麼?11、為什麼大雁秋天要飛到南方去?12、有一位老人上了公交車,為什麼沒人讓座?13、讀完高中需要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