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現場
2020年12月8日,由中央美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黨委書記高洪主講的「由2020關鍵詞理解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的思政公開課在多功能廳舉行。2020級全體博士研究生、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專職教師及兼職助教參加了此次教學活動。公開課後,高洪書記和全體專職教師及兼職助教就「如何上好中央美術學院思政課」進行了研討交流。
黨委書記高洪以「馬克思主義」「中國馬克思主義」「當代」三個關鍵詞為引,帶領同學們回顧總結了本學期他主講的「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課程從《共產黨宣言》講起,帶同學們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了解「馬克思主義是什麼」;深入分析中國方案的形成基礎、比較優勢和理論邏輯,深刻理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內涵和精髓;在校史館為同學講授「弘揚中華美育精神」這一時代課題,使大家切身體會百年美院百年美育的光榮傳統。
課堂現場
放眼「當代」,黨委書記高洪以自己在疫情期間創作的《熔斷》《抗議》《地攤》《帶貨》《核酸》《爆炸》《網課》《大選》八幅油畫作品為線索,和同學們一起探討了2020年重大事件所折射出的嚴峻挑戰和發展大勢,使同學們形象直觀地進一步理解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的深遠意義。比如從「地攤」「帶貨」來感受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理解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從「核酸」來比較中國與世界的不同抗疫模式,深刻理解「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的深刻內涵。在近兩個小時的教學過程中,高書記始終站在同學們中間,以娓娓道來的語言風格不斷和同學們進行互動交流,使大家全神貫注而又輕鬆愉快地全程參與其中,展現出他所倡導的「藝術家情景帶入」教學方法的課堂藝術魅力。在課程的最後,他勉勵同學們要感謝這個非同尋常的新時代,有如此豐富的素材讓人們去認識世界、追求真理;他希望同學們也以各自的專業藝術語言表達對「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的思考,以這樣互動的形式來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收穫作為結業考試。
課堂現場
研討會現場
在「如何上好中央美術學院思政課」的教學研討中,黨委書記高洪談到,講好新時代的思政課,首先要好好感受這個時代,揭示時代發展的豐富內涵。他還講到,作為思政課教師,「沒有下功夫的不是」,思政課教學更是「創新空間無限」。藝術專業的學生有其自身的成長成才規律,思政課教學要把準脈,積極創設特定情境,讓學生進入藝術家狀態,深刻領會、生動感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魅力。
宋修見教授主持了公開課和研討會。他談到,學校黨委決定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面向校內外選聘思政課專兼職教師,這是中央美術學院思政課建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是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重要舉措。大家要以此為契機,全面啟動「五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的2.0版本,每人都打造一堂具有自己專業特色和個人風格的品牌教學活動,使中央美術學院的思政課充分發揮出為藝術學子提供思想資源、理論武裝的重要作用。高洪書記的這堂公開課,給大家做了很好的示範,就是要讓學生在充滿這樣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的氛圍中,進入藝術家情境,感悟和思考時代大勢與個人藝術理想的深度關聯,拓展思想格局和理論視野。
各位老師暢談了聽課感受,並結合所任教課程和崗位教學工作,就如何持續推進「五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充分發揮思政課在立德樹人中的主渠道作用,積極建言獻策。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 鐵錨:
剛才聆聽了高書記這堂生動的思政公開課,內心非常激動,這為推進我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樹立了一個範本,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五位一體」教學模式改革的目標。
我擔任本科生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的教學工作,這門課程特別強調「講清道理,用好理論」這樣的理念。在幾年的教學中,我繼續推進「經典閱讀」加「畫我所了解的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教學活動,使學生多維度了解馬克思,讓馬克思鮮活而平常的形象走進學生們的心中,使他們理解我們黨為什麼選擇了這樣一種信仰,這樣一種理論,走到了今天!讓學生們結合藝術專業所長,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邏輯分析當中,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 王偉:
聽完這一課,感觸很深。要在美院講好思政課,就必須遵循藝術專業的特點規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情理交融。思政課帶給學生的不止是邏輯理性層面的真,還應注重發揮感性的力量,幫助學生涵養飽滿的情感、深沉的情愫和博大的情懷,助其成長為情理均衡、全面發展的「完人」。要道術並重。思政課不止要幫助學生明大道做「大人」,還應授人以漁,傳授發現問題、解決矛盾的具體方法,幫助學生客觀看待世界、認識社會,在把握自身與外界的關係中成長成熟。要言行一致。身教重於言教,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思政課教師不止要「立言」,還應在「立行」上多下功夫,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統一起來,以師者的精神魅力和實際行動影響感染學生,知行合一久久為功。
油畫系黨總支副書記、兼職助教李明:
如何讓學生在思政課堂上覺得「政治」不再有距離感,「理論」不再乏味無趣,黨委書記高洪的一堂生動的思政課給我們指出了方向。高書記將不平凡的2020年全球發生的大事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下來,十件視覺衝擊強烈的大尺幅油畫作品擺放在教室中,哪個觀看者不震撼?!從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這樣的情境下娓娓道來,師生頻頻互動,活躍無比。這是一堂既遵循教學規律,又實現了話語轉換的課程,是央美特色思政課程的成功探索。作為一名思政課程助教,我看到了什麼才是央美教學的專業精神,什麼才是學生喜歡的思政課程。「五位一體」的央美思政教學改革隊伍裡,我是其中一員,非常榮幸!
壁畫系黨總支副書記、兼職助教王芳:
今天下午,高書記從他的八幅作品切入,講述了作品主題和作品背後的故事。這些繪畫作品高度概括出2020年的國際政治局勢和全球發生的大事件,作品表現非常生動,高書記把國際局勢圖像化,用最貼近藝術生的語言和大家交流,學生們現場反應強烈並積極互動,這種情景式立體教學潛移默化地融入了美育的力量,是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多年來我也一直在工作中思考和探索一種適宜於藝術學生的思政工作模式,高書記的這堂課無疑給我們提供了最好的範本!用藝術化人,以藝術鑄魂!
中國畫學院兼職助教 李彥君:
今天,高洪書記為一年級博士研究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填鴨式教學,使所有在場聆聽的思政課助教學習了如何使學生在情景體驗和參與中掌握理論知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懷。中央美術學院在百年發展歷程中所歷經的輝煌與承受的磨難,也正是國家和人民所經歷和承受的,她猶如一部厚重的思政課教材,值得所有美院學子細細品讀、根植於心。基於此,建構專業教學與思政課教學的契合點、聯結點,摒棄「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依託專業教學,指導學生開展主題創作、社會服務,讓學生們投身社會現場,體會與祖國發展同呼吸,與人民生活共命運的現實感受,通過實踐活動讓思政教育由被動接受變為主觀能動,實現以文培元,以美鑄魂。
設計學院兼職助教董煥琴:
在特殊的2020年聽了緊扣時代脈搏的高書記的思政課,在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的大形勢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提到的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尋求改變和突破的高校思政課堂的新範本。
在培養適用時代需求的高層次藝術人才的百年美院的教育體系中,高書記的思政課堂,「五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樹立了新標杆,開創了新路徑。在這樣有感召力有溫度的課堂中,必然能夠培養出有自信心、有自豪感、有自主性的同學,也一定能夠讓走出課堂的同學們創作的點點滴滴都深深根植於時代的背景。
師生課堂交流環節
2020級博士生劉穎:
今天的課堂,最讓我吃驚和震撼的是高洪書記的10幅油畫作品——「熔斷」、「核酸」、「地攤」、「帶貨」、「抗議」、「網課」、「爆炸」、「大選」和兩幅風景畫,每一幅作品都抓住了2020年大事件的關鍵瞬間。高書記對世界和社會的敏感,向我們展示了一種對人類命運時刻保持關注的狀態。我們應該好好向高書記學習,不能做一個思想麻木的人,要從一個歷史的旁觀者變為一個歷史的參與者,真誠地記錄歷史,描繪真善美。特別令我注意的是在這8幅主題作品後的兩幅風景畫,一片生機盎然的春天景色。如果說前8幅作品是對2020年的現實描繪,那麼,這兩幅就是對美好未來生活的隱喻。通過這堂課,我想,2020年,我的關鍵詞就是「希望」。
2020級博士生孫金龍:
本次課程與以往上課的地點、方式有所不同,在這樣一種具有藝術感染力的空間場域之中,高書記通過他創作的八幅作品所提取的關鍵詞,串聯起新冠疫情、網絡直播帶貨、美國大選、種族歧視和示威遊行等等重大事件。一場疫情讓自由燈塔倒塌,眾所周知這場疫情奪去了許多人的性命,甚至在美國還引發了「人權」還是「強權」等國際的人權公約問題。因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中,所談到的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正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發展,把握當下機遇,發揚鬥志精神,樹立思想,能準確的判斷辨識科學應變力。因此本次課程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正是由於這樣一種環境和狀態,引發了中國當代設計方向的時機與契機。我們都談未來,為未來,其實未來已來,我們應該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奮勇前進!
2020級博士生司康:
在今天課堂上,高書記重點通過疫情期間自己創作的多幅油畫作品向我們展示了時代熱點與重大社會問題,「熔斷」、「抗議」、「地攤」、「帶貨」、「大選」等生動的畫面中,展示出2020年這不平凡之年。「新冠疫情」更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當下各國共同面臨的困境、機遇與挑戰。在當前的環境與形式下,我們能深刻感受到中國馬克思主義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與價值。相較於疫情之下的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出現的問題,中國在面臨相似問題的情況下卻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進行思考,一切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時刻關注民生,從各方面給予人民最大的支持與保障。
2020級博士生龔宇慧:
今天的思政課使我獲益良多,前半程老師帶著我們對之前的理論學習做了系統的總結回顧,更加明確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當代的歷史基礎和現實基礎。後半程則是通過分享藝術創作的方式深入探討了2020年發生在國內外的重要事件,使我們對目前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有了進一步思考。在整個課程的學習中,老師循循善誘,鼓勵每位同學加入討論,活躍的課堂氣氛把這次課程變成了一次師生的集體創作,我們也在這種極具參與感的互動中更加明確了美院人的使命和擔當。
研討會教師合影
馬克思主義學院/文
李標/圖
主編丨吳瓊
編輯丨何逸凡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走進課堂丨中央美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思政公開課暨教學研討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