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鎮位於淮河西岸,東望鳳陽,西眺蚌埠,五蚌路、澮臨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商貿繁榮。全鎮轄9個行政村,全鎮總面積3500公頃,耕地面積48500餘畝,人均耕地1.6畝左右。全鎮總人口2.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7萬。固定資產投資4.206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57.2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1.15萬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272元。夏糧食總產量2.58萬噸。
大新鎮黨員共953名,黨總支6個,黨支部(包括總支下的小支部)23個。黨總支六個,分別是大新村,毛灘村,郭府村,劉朵村,新北村,府臺村,其中府臺村下屬3個黨支部,其他村下屬2的黨支部,張圩村,溝北村,韓臺村分別一個黨支部,一共16個農村黨支部。鎮政府共三個機關黨支部,分別是政府,黨群和老幹部,非公黨支部4個,分別是盛泰,新一合,美嬌沙發,敬新預製廠黨支部,一共23個黨支部。
一、現代農業亮點紛呈,生態養殖方興未艾。
一是穩定糧食產業,2020年夏糧食產量達到2.58萬噸,同比增長30.96%;二是突破發展養殖業,實現種養業的適度規模經營,以府臺村有機黑木耳種植示範基地、新北村龍翔生態農業合作社為重點,加快產業基地的形成;三是大力發揮郭府盛泰農業合作社的引領示範作用,利用蔬菜大棚,大力發展反季節蔬菜、特色蔬菜、綠色蔬菜,多途徑增加農民收入。位於大新的安徽新一禾農業生態莊園致力於發展高產、高效、低耗、無汙染、綠色生態農業,2018年被評為省級高效農業示範點,現已達到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的有機統一,使之成為集農業綜合開發、生產經營、休閒旅遊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農業示範園。
二、著力加強全域統籌,鎮村面貌明顯改善
鎮村環境整治步伐加快。鎮文明辦結合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文明創建工作,共拆除亂搭亂建318處、清理廢舊廣告牌870個。加強城管隊伍的管理,每月對鎮區的出店經營、亂停亂放等亂象集中治理。全鎮主次幹道實行環衛市場化,上半年處理垃圾2000餘噸。鎮區、各行政村垃圾「戶集中、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目前運轉良好。全鎮全面掀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宣講熱潮,實現鎮級和9個行政村全覆蓋,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方面開展實踐活動14場,參加人員1100餘人次。
鄉鎮內涵穩步提升。以創建文明縣為契機,加大文明創建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力度,營造文明創建氛圍,通過積極開展「大新好人、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弘揚傳承好家風、好民風,評選出大新好人12名,文明家庭6戶,韓臺村周梅評獲「五河好人」的榮譽,提升了我鎮居民思想道德素養,鎮村面貌得到「雙提升」。
三、優化招商引資環境,投資熱情持續升溫
牢固樹立抓招商就是抓經濟,會招商就是懂經濟,招到商就是有能力,早見效就是有實際的理念,強化責任、創新方式、自加壓力、提高效率,推動招商引資進一步提速升溫。充分利用我鎮地理優勢,以土地經營權、農業開發、集鎮建設為招商引資載體,為外商提供各種優惠條件和一切優質服務。同時優化招商環境,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制定切實可行的獎勵措施,努力幫助客商做好用地審批等工作。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強力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切實做到精力再集中,力量再加強,措施再加大,力爭在大招商、招大商、招群商方面取得突破。
四、抓實基層黨建工作,奠定經濟社會發展基礎
一是加強幹部教育管理和後備幹部培訓教育,夯實基層基礎;二是抓組織領導,落實黨建第一責任人制度,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三是夯實基層幹部隊伍作風建設,嚴格按照黨委議事規則、重大問題徵求意見制度、重要情況反映通報制度抓好班子自身建設,形成了靠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的運行機制。
五、著力共建共治共享,打造明侯故裡休閒觀光農業聚集區
「解決群眾身心健康的消費需求」。以農業為依託,通過觀光休閒,將衣食住行,遊樂購物以調節進行組織,形成遊客購物的不同消費點。通過船遊服務業,把農產品,農產品加工,觀光農業,有機農業,體驗農業相結合,實現經濟,生態,社會共贏。
西起費府寺三角鄉園,經費府寺,過祁臺,注三衝大溝,入三衝湖,轉鄧永小橋。新集,大新大橋界溝,通金臺老溝,成環水線,項目建設目標,高標準溝通建設水系形成畫舫遊弋的秦淮河。溝通三個項目區,連成一體,連接成了以自然溝湖形成的垂釣天堂,遊船畫舫,荷葉,垂柳,錦鯉的水文化。
目標通過特色農業文化打造大新鎮明候故裡休閒觀光農業聚集區,以規劃一天半到兩天的動態旅遊項目,讓度周末的人群去體驗城市人的鄉村夢,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找到一方心靈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