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對於曬員工福利確實頗有熱情,繼員工宿舍後,京東CEO劉強東又自豪起了自家員工的社保公積金待遇。
2月2日,他在微博曬出了公司2017年五險一金上繳的狀況,宣稱為京東人共繳納了60億元的保險和公積金,繳納的稅收則更多。並且表示,如果通過勞務外包或少繳,一年至少可以多賺50億人民幣。
顯然,在老闆劉強東看來,堅持全額繳納五險一金也算是件可以拿出來曬曬的公司特色。在脈脈上,不少自稱京東員工的網友介紹,工資構成分為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第一年剛入職社保是按基本工資繳納,到第二年七月,開始按上一年平均月收入作為基數繳納。
接下來的故事發生也挺有趣,阿里巴巴很快參和到了這場社保福利比拼中來,還不忘吐槽京東交的實在太少。就在2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分享了一張圖文,贊同了其同事在接受採訪時的言論。大意是交五險一金的事兒本就是企業都該做的,根本不值拿來炫耀,何況人數少多了的阿里,還交了60多億。
熱鬧是他們的,圍觀群眾好奇的可能還是,一年交60億社保到底算是個什麼水平?畢竟與每個職場人息息相關,這項基本福利還是值得大家好好了解。
首先,為員工繳納社保是企業的法定義務,不交即是違法。哪怕員工承諾甚至寫下自願放棄保證書之類的協議,都無效。但要注意的是,並不是知道公司給你交了社保就可以放寬心了。
關鍵還在於是否全額繳納,確實在這方面,有不少企業做得是並不到位的。例如一些企業將工資拆分為很低的基本工資加上績效獎金,然後只根據基本工資繳納五險一金,從而做到少繳減輕企業這方面成本。反映到員工這裡,反而因為基數低個人繳納減少,到手工資還多了,看似皆大歡喜。
這是怎麼回事?科普一下2017年的五險一金繳納基數規定。社保的繳費基數的計算方法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來計算,上限是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下限為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也就是說,哪怕工資不比平均工資,基數也至少按平均工資60%來算。工資在區間內的,就按實申報,無法確定職工工資收入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算。
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類似,是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即上年度工資總額除以12(上一年度指的上年1月至12月)。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不得低於全市上一年度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不得超過上一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
下面我們可以來簡單算筆帳了。京東員工號稱15萬,算下來該公司差不多一年平均給每個人交了超過4萬元的五險一金,攤到每個月大概三千多。
以2017年的北京為例,北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7706元。社保這塊,若把基數按7706元來算,單位給每人均交2011.25元;公積金是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經濟情況在5%—12%繳存比例範圍內確定本單位繳存比例。如果按北京全市職工7706的月平均工資來算,企業上交的公積金大概在385.3到924.72元/人之間。
很明顯,從京東給員工每月平均交的全額五險一金來反推,其繳費基數還是要高於7706元的。也說明京東員工的五險一金水平基本相當甚至高於北京職工的這方面福利平均水平。當然,如果按照阿里所述,其少得多的員工還交了60多億,說明阿里的繳費基數也高於北京職工的平均水平。與科技網際網路公司員工薪資高的事實相符。
至於兩家誰是勝者,考慮到不同的員工構成,就不好拿一起比較了。畢竟在京東15萬員工隊伍中,高達10萬是一線倉儲配送人員,工資水平確實還是要比程式設計師、產品、運營等網際網路從業者要低不少。因此即使同談五險一金,此60億也非彼60億。
總的來說,全額繳納社保這種理應普及的基本員工福利確實本不應該是企業值得一提的,尤其是對於在員工福利上走在前列的科技大廠。不過其仍被當作宣傳亮點也提醒了一個事實,即在許多企業裡,特別是快遞物流行業,別說全額繳納五險一金,甚至連繳納都依然難得保障。
曬福利並不可笑,哪怕這項福利低於外界期待,如果能藉此引起其他企業和職場人重視,也算發揮其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