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媽媽育兒經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想要給家裡再添一個二胎寶寶,因為在這些父母看來,家裡一個孩子實在是太孤單了,小孩子每天在家都是跟大人呆在一塊兒,總感覺少了一些樂趣。
於是寶媽寶媽決定再生一個孩子,希望家裡的兩個孩子相處的能更加愉快,互相之間也好有個照應。父母的初衷看得出來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家庭的兩個孩子相處卻並沒有那麼好,甚至還會在相處的過程中發生一些讓人哭笑不得事情,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個熊孩子。
前段時間,有一位寶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家熊孩子做的「好事」,內容一經分享,立馬引來了網友們的關注和討論。原來這位寶媽家裡熊孩子趁著父母外出不在家的時候,幹出了一件讓人很震驚很意想不到的事情。
有一天,這位寶媽與自己的丈夫出門去像買點菜回來,畢竟手上有提著各種採購回來的東西,帶著孩子實在是不方便,也怕孩子在路上發生什麼危險,於是兩口子決定讓孩子留在家裡,畢竟時間不長他們就回來了。臨出門的時候,寶媽還特意叮囑了孩子,在家裡乖乖呆一會兒,回來給他們兄弟倆買好吃的。
沒想到等兩口子著急回家後,卻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原來是他們的大兒子趁著爸爸媽媽沒在家,和弟弟玩起了遊戲,但是這個遊戲可不是那麼好玩的,因為他把弟弟當成食材放在了準備好的一口大鍋裡,竟然還學著媽媽平時做飯的樣子不斷地給裡面加水,簡直就跟「燉湯」一樣。
而再看自己的小兒子,非但沒有感到害怕,看起來玩的還十分的開心。而且「這鍋湯」裡竟然還加入了其他的「配料」,那就是弟弟的一罐奶粉,哥哥覺得直接用水太單調了,於是就給裡面放些將奶粉,看著似乎更有營養一些。
爸爸媽媽看到眼前的一幕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一罐奶粉雖然很貴,但是跟哥哥這種惡劣的做法比,根本就不算什麼。有的人會覺得孩子畢竟年紀還小,不懂什麼才會做出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但是在父母眼裡,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因為孩子已經學會模仿他人的行為了。
如果是模仿的好的做法那倒還值得鼓勵,但是這樣的做法如果不加以制止和教育,誰知道以後還會幹出什麼出格的事呢?畢竟孩子可是什麼事都能幹的出來的,他根本想不到自己錯誤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嚴重的後果。因此這位寶媽把孩子好好教育了一番,孩子也明白了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那麼當孩子犯錯後,父母該怎麼做才合適呢?
1.不要直接指責孩子
很多父母看孩子犯了錯後,第一反應就是直接批評指責孩子,其實這樣的做法是欠妥的,因為你還不知道孩子是為什麼犯了這樣的錯誤,要先冷靜下來,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才是正確的做法。
2.指出孩子錯誤的地方
家長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讓他明白自己犯錯的地方在哪裡,畢竟孩子年紀還小,有時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犯錯誤了,作為家長要懂得及時去引導孩子。
3.採取相應的措施
有些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後,通常就會很不好意思,而有的小孩,即便是父母指出了不正確的地方,他還是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針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就要採取相應的懲罰措施,讓孩子長個記性。
父母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可是沒少費心思,但是也要注意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要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而作為孩子,也要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要規範自己的行為,別總是做一些調皮搗蛋的事情。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都犯過哪些錯?歡迎評論區積極留言互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