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噹派好習慣,持續推送教育熱點、好習慣養成方法、學習乾貨等豐富內容,助力3-12歲兒童「學習、情商、性格」三方面優化!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
「3歲以後,孩子似乎越來越難管了。」這是大多數父母都會有的煩惱。應對這個階段孩子的辦法,我們分享過很多。
但是,得到了一種解決辦法,似乎並不能減少父母們的困擾。後臺仍然有大批的父母在問:
為什麼我的孩子脾氣這麼壞?為什麼他總愛衝我頂嘴?為什麼他的情緒這麼不穩定?
排除家庭系統問題、孩子自我發展等因素,我們父母不妨從自身的教育方式來考慮問題。
那麼,作為父母,就要先反省自身哪裡做得不可取:
有些父母控制欲、大男子主義是非常強烈的,他們根本接受不了孩子反駁自己的想法,總覺得自己都是對的,就算做得不對,孩子也應該聽自己的。
案例:
王女士自己喜歡買很多很多衣服,也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給7歲的女兒買一堆衣服鞋子,可是才上小學的女兒,對衣服鞋子根本沒那麼多要求,只是覺得哪個穿的舒服穿哪個。
可是王女士總是會強迫女兒按照自己的搭配來穿,女兒不願意就說她「不聽話、不知好歹」,母女二人經常在大早上為穿衣服的問題鬧得非常不開心。
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遠離父母。
很多父母還有著封建思想,覺得「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氣候。
還有些父母,自己做不到的強加在孩子身上,自己的夢想讓孩子去代替完成,所以孩子必須優秀,一旦做不到要求就實施打罵,直到聽話為止。
案例:
一個媽媽牽著4歲左右的孩子過馬路。
孩子手中的玩具掉落在馬路中間,被開過去的汽車軋壞了。
孩子立刻大哭起來,他媽媽卻大聲的說:「趕快走,不要了。」
孩子哭得更兇了,說是他最喜歡的豬豬俠玩具。
媽媽大吼:「哭什麼哭,自己不拿好掉了,怪你自己,再說哭就能變回來嗎?你看大街上別人都看著,丟不丟人!」
孩子努力收聲,卻抑制不住地抽泣。一步三回頭地看著破碎的豬豬俠。
媽媽仍然拉著他催促快走:「回頭給你買個新的,一個男孩子別動不動就哭,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
孩子心愛的玩具壞掉了,他感覺很傷心,他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悲傷,唯有哭泣。
孩子慢慢長大,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他們會覺得父母有些做法和方式是不對的,當父母再次給自己施加教育的時候,孩子就會帶有情緒,想反對又不知道怎麼開口,家長就會覺得孩子不服氣、難管了,他們這時候就會拿出身為父母的威嚴去嚴厲制止孩子的不滿。
孩子的情緒壓下去,得不到發洩,一旦積累久了就會爆發出來。
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對於家中的孩子,父母不要千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
而關於孩子頂嘴的這個問題,父母要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未來會變得更優秀:
一般情況下,我們家長會急著要求孩子冷靜。當我們跟孩子說冷靜的時候,他真的明白你在要求什麼嗎?
來看一看「冷靜」這個詞的釋義:平心靜氣、不顯示或感覺緊張、憤怒或其他激烈情緒。
如果簡單的通過告知這個單詞,孩子就能自動的執行、實現平靜該多好。
但是正常情況下,告訴他們冷靜並不能「教」會他們任何事情。
父母應該採用更有用的策略幫助他們實現冷靜,而不是簡單地讓寶寶執行。
大家都冷靜過後, 情緒穩定了再去討論這個問題,去引導教育孩子,孩子情緒靜下來才會把你的話聽進去。
哪些詞語可以替代「冷靜」:
情緒憤怒的時候,誰都會說一些傷人的話,孩子也是。
父母不要覺得這時候孩子說話難聽就實施打罵,要先安撫孩子情緒,然後再告訴孩子有些傷人的話不管開不開心都是不能說的,以免孩子養成惡語傷人的習慣。
大多數的時候,孩子頂嘴都不是故意的,他們可能是遇到了自己不開心的事情,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避免給孩子性格造成影響。
比如孩子不喜歡吃某種食物,但是媽媽覺得有營養,就強制讓孩子吃。如果孩子不喜歡,就會開始頂嘴,一旦頂嘴大人肯定會生氣,多半不會考慮孩子感受。
長時間下去,孩子情緒得到積壓,對孩子性格和身心健康影響是很大的。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遇到不喜歡的事情一定要說出來,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每個人的權利,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不會強迫他的。
面對頂嘴、發脾氣的孩子,能堅持冷靜處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依然還是大喊「給我閉嘴」。
但是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孩子情緒最激動的時候,恰恰也是他最困難、最脆弱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來自父母的幫助,就是孩子表達自己的信心的最大來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Ta如何正視和處理自己的情緒,才是讓孩子冷靜下來、讓他內心變強大的釜底抽薪之道。
每次遇到類似的情況,都試著做這種練習吧,越早讓這種反應成為我們父母的第二天性,我們和孩子越早從中受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