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警方獲悉,明天起至2017年1月31日,渝北區新牌坊轉盤嘉州路兩側的160個臨時佔道停車位,因施工將取消。
到2020年,這裡將變成全球最大的室內停車場:佔地60萬平方米,相當於84個足球場,可容納1.4萬輛私家車同時停放———這就是中渝·國際都會地下車庫,也是未來嘉州商圈的新地標和地下交通出入樞紐。
當地要建一座怎樣的工程,耗時為何如此之長?原來,地處新牌坊嘉州商圈核心區的中渝·國際都會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從明日起全面動工。
項目業主方重慶中渝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石遠華介紹,項目二、三期工程是未來百億級嘉州商圈的核心。二期主要項目是兩座175米高(37層)的雙子樓,將引入韓國CGV高端影城、中國臺灣新光三越百貨集團等業態和5A級寫字樓,計劃於2017年初開業,LV、GUCCI、香奈兒等大批國際奢侈品店將雲集於此。三期核心項目是一座260米高的超五星級酒店,計劃於2020年投用。此外,一期工程中渝廣場地處紅錦大道對岸、緊靠人民大廈,已於去年啟用。
除了地上城市綜合體氣勢恢宏,地下停車場更是令人矚目。據悉,2020年全面建成投用後,地下停車位總佔地面積將達到達到60萬平方米,停車位有1.4萬個,並且有望刷公交卡繳費快進快出。
這樣駛入
人車兩用通道連3個車庫
地下停車場位於3個工程項目的地下負2至負5層。其中,負2層為停車轉換層,負3至負5層為停車層;在轉換層有多條車道可駛達樓下停車層。
「目前,一期項目4000個車位去年已投用,二期6000個和三期4000個車位,計劃分別於2017年和2020年配合各自項目建成而啟用。」石遠華說,3個項目雖在不同地塊,將依靠一條橫穿紅錦大道下方的人行車行兩用雙層通道,把所有停車位串聯起來。
這條通道已經建成,只是尚未啟用。記者現場看到:該通道呈東西走向,寬10米、長60餘米,幾乎垂直於紅錦大道下方,位於負3層位置。通道又分兩層,空高均為4.2米,樓上層為人行道,樓下層為雙向四車道。
「以後,這條人車兩用雙向通道,便是車輛和行人互通進出國際都會各個項目的主要通道,完全避開了通過紅錦大道需要上天橋、下隧道的麻煩。」石遠華說,一期項目地下車位停滿了,車主可經此通道來到更廣闊的二、三期停車場。人行通道還將直通輕軌3號線嘉州站。
2017年年初地面二期項目啟用後,人車兩用雙向通道便將啟用,率先連通一期、二期項目,讓當地再增6000個地下停車位。
這樣找車
類似十二生肖圖案分區
「停車場還具備高度智能化。」石遠華說,停車場連通啟用後,主要採用類似十二生肖這樣的特色圖案分區和色彩分區,來讓車主分辨和熟記自己停車的大致區域。
即便車主逛街後忘記了自己的停車位,不必慌張,只要在分區智能提示系統前,輸入自己的車牌號碼或刷停車卡、或掃描相關二維碼,即可輕鬆完成反向尋車。
原來,每個停車位上方都有智能攝像頭和感應裝置,一旦感應到車主在尋車,即可視頻顯示具體樓層和車位號。
此外,車主在進入車庫找車位時也輕鬆:首先,在進入車庫時,車道邊會有智能導行屏,提示哪層樓哪個區域有空位;其次,即便錯過了導行屏,在每個車位的上方頂棚中,也安裝有紅、綠兩色燈。紅燈亮起,表示該車位已被佔用;綠燈亮起,則意味著該車位空閒。車主進入車庫後只需抬頭一看,便可一眼發現空位。
這樣駛出
20個出入口連通周邊
佔地60萬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更是未來新牌坊嘉州商圈地區的一個地下交通轉換樞紐。
在3個項目所有負二層轉換層,不僅有多條通道駛往樓下車庫,還將布局建設總計20個出入口雙向匝道和轉換通道,連通周邊的各條主次幹道,直達包括紅錦大道、新南路、松牌路、嘉州路、金龍路等多條幹道,通往人和、松樹橋、魯能星城和紅旗河溝等多個方向。
車主可通過各個通道進出車庫,也可以在地面交通擁堵不堪期間,利用該地下車庫轉換通道實現調頭或繞行。
相關人士表示,智能地下停車場連通啟用後,收費標準將嚴格執行物價核定標準。至於地下車庫會否設置月票、年票車位及其所佔比例大小,還有待到時進行相關調研才能合理分配確定。
1.4萬
啥概念
目前,世界最大室外停車場,是美國新澤西州東羅塞福德市大體育場停車場,停車位26500個;世界最大室內停車場,位於美國芝加哥機場,6層停車樓車位達9250個。中國最大室內停車場,是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地下車庫,可停車7000輛;我市最大的室外停車場是國博會展中心停車場,可停車1.5萬輛。
這樣繳費
有望刷公交卡繳費快進快出
最令人稱奇和便民的設計在於:地下停車場有望與全市公交軌道系統通用的宜居暢通卡(公交卡)系統聯網。車主若攜帶有宜居暢通卡,只需在感應器上輕輕一刷,實現刷卡繳費快進快出。(記者 朱昕勤 畢克勤 見習記者 蔣海濤 實習生 王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