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無所不能,所以創造了媽媽

2021-03-04 媽媽下午chat

遇見一群北美私校媽媽,

聽她們聊天聊地聊兒女,

看她們寫東寫西寫生活,

了解最真實的北美生活和教育!


文|珍妮媽

「 一直很感興趣猶太人的育兒格言和方式,最稀罕的就是這句:『上帝無所不能,所以創造了媽媽。』 周末本不更新,今天破例,因為今天是媽媽的生日。身在海外,不能回國為媽媽慶生,遙祝媽媽生日快樂!」 

一直很感興趣猶太人的育兒格言和方式,最稀罕的就是這句:「上帝無所不能,所以創造了媽媽。」

希伯來語我不懂,翻譯者是神,短短十三個字,包含了宗教哲學道理和嚴密的邏輯美感,讓我五體投地再投地!

上帝無所不能創造了媽媽,媽媽無所不能才育兒長大!

偉人媽和普通媽都是無所不能的神創造

孩子是幼苗,但比幼苗更嬌貴,幼苗只需陽光雨露可以生長,孩子除了吃喝拉撒還有教和育。這個世界有偉人也有普通人。每個偉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媽。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談起母親,他說「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擁有最高尚靈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東西都要歸功於她」。

美國前前前前總統林肯曾經說:「我的一切,都源於我天使般的母親!」

愛迪生的媽媽擁抱著在學校受挫的他,用愛的包容和特殊的教育方式,培養了給全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發明家。

愛因斯坦的媽媽用信任和鼓勵回擊別人的懷疑和打擊,培養出了裡程碑似的傑出的科學家。

拯救香奈兒的設計總監老佛爺前幾天去世,他的生平又被頻頻提起,他的媽媽不光孕育了他的肉體,還「孕育」了他的事業!她從小告誡兒子的話語,幾乎左右了老佛爺一生的處世。

偉人的背後有媽媽的付出,普通的人媽媽的付出與偉人媽比絕不輸。

從胎教,啟蒙教到天才教,陪作業,陪才藝,每一個平凡的媽媽也都煉成了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資深教育專家」。

賣的最多的書是育兒書,賣的最貴的是幼兒用品,家庭佔比例最重的是孩子的教育經費。育兒書的作者多是媽媽,育兒書的讀者都是媽媽,幼兒用品的買者是媽媽,陪學陪練路上風雨無阻的是媽媽。

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裡,不如說握在母親手裡!

女兒出生前後,《卡爾維特自然教育法》我讀了好幾遍,但現在只記得首篇,老卡爾培養出幾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在首篇,他就高度肯定了妻子的作用,他認為教育應當從改造母親開始,妻子的身體健康,精神純潔,待人接物的積極方式給了適合天才兒子生長的土壤。

正面的天才教育方法我不記得多少,但是我得了一個反向總結,一個母親不受尊重和肯定的家庭裡教不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

媽媽們的付出沒有得到與之匹配的重視

現在雖說女人的地位相對提高了,但媽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卻沒提高多少,特別是全職媽媽。

來自社會的不公正待遇。

記得去年母親節,有網站貼了一個實驗視頻:一個面試官對一個應聘者描述了一個崗位需求,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有時還得無條件遵循加班,全年無休假,沒有工資。所有應聘者一臉懵懂對著面試官:你開玩笑滴吧?面試官說當然不是開玩笑滴,這個職位名稱叫「媽媽」!

這個不是玩笑的玩笑,讓所有媽媽笑出了眼淚。

各種表格要填職業,我寫上家庭主婦,我可以不去猜測看表者的表情;各種場合需要自我介紹,當我說我是家庭主婦時,對方面上不顯,但少了些交談的激情。

網上經常有一些大學在讀的女孩激揚文字,明裡暗裡說,我是獨立的女性,絕不做攀援的凌霄花,不拖社會文明的後腿,不做家庭主婦,只相夫教子。雖然沒點名批評家庭主婦,但是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全職媽媽的輕視。

女人都瞧不起女人,這個社會對全職媽媽還有公正可言?

回娘家時,碰到左右鄰舍或親戚家的姑婆姨媽,經常會對我感嘆你媽辛辛苦苦供你讀了那麼多年書,就是為了讓你在家呆著做飯洗衣?做飯洗衣照顧孩子誰不會?早知當初,不上學也罷,還省學費呢!

呵,親朋好友都認為我浪費錢財和當年那些求學的時光呢!

很多人都認為全職媽媽,既不生產價值又不創造GDP,在家依靠老公就像寄生蟲!

何為GDP?

依國民經濟會計(SNA)的思維,農家產的糧食除了賣到市場的部分計入GDP,供自己吃的也得計入,自住自家的房子,沒有房租也會自動算一筆收入。這說明服務自己的經濟活動,雖然沒有經過市場交易,但仍應納入GDP。所以按此類推,全職媽媽在家洗碗做飯,洗衣,教孩子也應該納入GDP。

一個保姆的工資在加拿大是15刀每小時,每周40小時,一個全職媽媽的每周平均工作80小時,如果以錢來算價值,是多少GDP呢?現實是:根本沒有納入GDP!

我們只能說這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還不夠,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中,人從動物本性出發依賴媽,但是文明待媽的意識沒有提高多少。

好歹個別人已經有了這種意識,日本有一個劇,名字叫《月薪嬌妻》,就是丈夫把妻子的家務折為工資發放給老婆的故事。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

以前在國內網上,也有看到全職媽媽曬老公年底發家務紅包的故事。

家庭關係不分民族,有這樣明事理的老公,一定要好好珍惜。

然餓,很多全職媽媽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偏偏來自老公。

來自老公的「理所當然」

一位國內的女朋友跟我聊天,她老公說他的女同事,每天亮麗光鮮,說你在家什麼都不做,就不能拿出時間好好收拾收拾,每次一塊兒出去都感覺是帶了個保姆!

保姆什麼形象?我們可以腦補?

一天,說好了晚飯後一起去串個門,揭開鍋蓋,讓老公孩子先吃,自己跑去裝扮光鮮亮麗,結果完事一看,老公孩子都沒吃飯!一個看電視,一個涮手機,見到她直嚷嚷餓死了!

特別是老公,竟然有點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眼裡滿是埋怨,我在外面辛苦賺錢養家,回到家及時飯都吃不上一口!

電視劇《戀愛先生》中有一段男女主對白,女主說,當時你跪著求著我當全職太太,當初我就不該拋下一切,相信你!男主說,這麼多年辛苦賺錢養家的是我,你風吹不倒,雨淋不著,還有什麼可抱怨的。

另一位女友是職場媽媽,生完孩子後她僱了保姆,保姆工資和自己的工資不相上下,但她還是堅持回到工作崗位。雖然由於懷孕產假她失去了升職機會,從獨當一面變成了「打雜」,但她還是咬牙堅持。

老公說,你的工資不比保姆高,為什麼不自己在家帶孩子?

婆婆說,我當年帶孩子上班兩不誤,也沒有那麼腐化請個保姆!

她說,保姆一天八小時,我八小時班後還得帶孩子四五個小時,想當年我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公主,但現在我只是公主她媽,但不是皇后!看多了家庭主婦不與老公同步生長被離婚的例子,我怕得要死,世上沒有愛情保險這一險種,累著哭著我只能拖著孩子職場求生長。

來自孩子的不公正評判

國內,一所幼兒園裡的老師讓孩子描述父母職業,孩子們爭先恐後說爸爸是工程師,律師.當描述媽媽時,有孩子說,我媽媽是家庭婦女,在家什麼都不幹.

一位小學生在作文裡寫道,我的媽媽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什麼都不會,只會花錢.

每每我和女兒「角鬥」時,女兒就故意拿話刺我,別人的媽媽都比你漂亮比你溫柔!我所有的禮物都是爸爸掙錢買的,你沒工資,什麼也買不了,我聽了直想發飆!但是我忍了又忍,這不是孩子的錯。

錯的是,我對這個家庭的付出成了隱形,從來沒有向孩子展示過,老公沒有給我對家庭付出相應的尊重,我沒有給孩子說明,愛和付出以及有些價值不能以錢做計量。

一天,我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跟女兒談了這個問題。

我說,你經常問我,不外出工作,到底在家做什麼?雖然打掃衛生有保姆,但是一日三餐是誰在煮?我已經給你講了不下上千個故事,你以為我善於編?每天媽媽都在閱讀,選擇接下來要給你講的故事!還有你學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那一次媽媽不都是先行你一步,雖然你嘲笑我的發音不地道,但是哪一門語言的語法不都是我在輔導你?

在沒有成為媽媽之前,我從來不知道我還有這麼高的自學的能力。

神創造女人的名字是弱者,媽媽的名字是堅強

留學早齡化,催生了一大群生活在國外的「偽單親」媽媽。我身邊就有一大票這樣的朋友。

一個朋友說,在國內,我家有兩個全職保姆,晚飯要麼媽家要麼餐館解決;周末要麼出門購物,要麼約了閨蜜去美容院!結果來了加拿大給女兒陪讀後,生活直下兩個檔次。

由於自己沒了收入,憐惜老公國內工作辛苦,能省則省。從頭開始學做飯,為了能夠跟學校溝通和適應日常生活,重撿起了多年不用的外語,那股拼勁不亞於高三高考衝刺。

在加拿大,由於各種技術工種勞務費高,大多數加拿大家庭都是由男人自己修家電,刷牆,各種房屋修修補補的活計。

我的朋友們在國內「公主」了幾十年,在這裡竟成了勞務全能手!在家,自己刷牆,捅馬桶,挪家具,換燈泡,個個練成了女漢子。在外,給孩子選才藝班送補習校,半米高的雪裡接送無阻。

即當爹又當媽,還是司機和保姆!

老公過來幾周探親,一個勁的埋怨,你怎麼沒有在國內時那麼耐心溫柔?不用女友回答,幾乎所有的「偽單親媽」都會異口同聲:溫柔!溫柔能夠跟裝修隊討價還價,能扛零下三十度的的嚴寒鏟雪?需要的是力氣和常人不具的勇氣,耐力和堅強!

好多人問,你怎麼那麼能幹?

因為我有個名字叫媽媽!能幹的不是我,是媽媽!為了孩子健康成長,歡樂爬藤,媽的潛力無限,無所不能。

我們談天談地更多地是談孩子,每個媽媽都把磨練當快樂侃:

黑夜越來越長,覺越睡越少;

年輕時,我有專車司機,現如今我是司機。說好的日子越過越好呢?

日子好不好我們不好評判,但孩子快樂我們快樂,孩子不快樂,媽媽也要假裝快樂!

近期,國內有一則新聞,讓人痛得心悸,有淚彈不出。一位二胎媽媽,在晚上刷著手機時猝死。孩子要照顧,家務要做,不得一刻閒,晚上所有人都休息了,才上上淘寶找找給孩子織毛衣的的毛線,那是得有多累,缺了多少覺啊,才會長眠不起.

今年是在墨西哥度假區過的春節,因為沒有過年的氛圍,我去了這裡唯一的一家中國餐館。

我問老闆娘,你怎麼過年也不休?這裡又沒個中國人,難道也有外國人今天來吃年夜飯,生意會比平時好?

她說生意跟平日一樣,我平日有休,但今天不能。

她給我盛了一大碗炒麵在我對面坐下來。

她說,兒子在這裡出生,生下來六個月我就將他抱回了國,今年六歲了,我只回去探親見了他一面。和他視頻我從來都不流淚,但今天我可能忍不住。

今天我要掙錢!不管掙多少,我會心安一點,我不能陪他長大,我要努力掙錢,攢夠了錢把他接過來,上最好的國際學校.

本來是想等到母親節再寫文,但是想到母親節一年只有一天,剩下的364天媽媽也是無所不能的,不能時常回家陪媽媽,媽媽生日之際,在心裡想想總是可以的吧!

超大福利貼~無中介,蒙特婁雙語夏令營DIY大攻略

蒙特婁生活成本大起底:居住費用

蒙特婁生活成本大起底:教育費用

媽媽,我為什麼不是個猶太人?

原創文章轉載,請加微信:vivian59185918

投稿請郵件至:vivian5918@hotmail.com

相關焦點

  • 上帝的創造與救贖
    撒旦被趕出天庭以後,上帝就開始他最偉大的傑作,就是用六天時光創造了這美麗的地球與萬物,上帝按著他的形象創造了男人和女人,使人類生養眾多遍滿地面。上帝給了我們人類第一對始祖亞當夏娃自主的權力,人可以選擇順從上帝,也可以背叛上帝。
  • No. 25 | 《創造中的上帝:生態的創造論》中譯本前言
    訂閱號「發現莫爾特曼」本期推送莫爾特曼為《創造中的上帝:生態的創造論》一書中譯本出版之時撰寫的前言。
  • 心理測試:想知道你是上帝創造的第幾個人,是上帝的第幾件作品?
    我們都知道,亞當和夏娃是上帝的前兩個作品。想知道你是上帝創造的第幾個人,是上帝的第幾件作品嗎?請看題。你是上帝創造的第三個人。上帝用雲朵裡的水滴創造了你。水滴清澈透明,因此你也擁有一個開朗的性格和一顆透明的心,陽光照進去,會折射出七彩的光芒。雖是女兒身,但你性情豪爽。這種開朗的心態,也會影響到周圍的朋友,你就像一個快樂地帶的中心,你的好心情會帶給大家很多快樂。B型:你是上帝的第四件作品你是上帝創造的第四個人。上帝用紅土創造了你。
  • 奇妙的黑洞折射出上帝創造無窮的榮美
    由於這個黑洞質量超大,離地球距離也比較合適,從地球「看」過去其視直徑也較大,所以也就成為了科學家們作為拍攝的首選目標之一。   科學家們為拍攝並「衝洗」黑洞照片付出了艱辛的汗水。從2017年4月開始,EHT就正式啟動對黑洞的拍照工程,但「拍」黑洞可沒有那麼簡單。
  • 人是從上帝而來,所以人應該回歸上帝才是最完美的歸宿
    人是從上帝而來,所以人應該回歸上帝才是最完美的歸宿經文:約6:68  約翰福音第六章記載耶穌用五餅二魚使五千人飽足(不包括婦女兒童),第二天就有更多的人來跟從主,但主耶穌教導眾人不要為會朽壞的食物勞力,乃要為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參約6:27),要「吃我的肉喝我的血」
  • 基督徒,當活出上帝創造的樣子
    當我跪在上帝面前時心中非常平安,因為我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上帝所喜歡的事情。這個世界,沒有人會為自己的人生買單,唯有愛的上帝會不離不棄恩待我們這一生,所以我又怎能不為祂活著呢?不要隨從現今的風俗改變自己,而要堅定聖經的教導,這是我們一生不斷堅持的方向。
  • 【無聊的哲學系列】全能悖論:上帝能創造出一塊連他自己都搬不動的石頭嗎?
    在西方文化的語境當中,上帝被視為全能的存在,而這個議題是想表明,上帝不可能是全能的。這是因為,如果一個個體是「全能」的話,那麼他就一定能創造一個他無法完成的事情,如此他就不會是全能的;反之,如果這個「全能」的個體不能夠創造一個他無法完成的事情,那麼他也不會是全能的。所以從邏輯學的角度來說,全能是一個悖論 (omnipotence paradox)。
  • 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到了做媽媽的年齡,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觸動心弦。最近在看《以家人之名》,看到凌霄媽媽崩潰離家的樣子,莫名的心痛。媽媽,多麼神聖的職業,多麼沉重的字眼。
  • 上帝到底是誰創造的?可能佛教徒比基督徒更關心這個問題
    導語:有佛友說:「【基督教說上帝是全能的,世間萬物的唯一創造者。】如果你繼續問:上帝是誰創造的呢?一定會沒有結果……」我們回到問題的本身,【上帝到底是誰造的?】剛才的所引用的《出埃及記》中已經說了:神是自有永有的。所以,上帝是本有的,不需要創造。
  • 神學家奧古斯丁:罪惡不來自上帝,而在人自身的選擇!
    並且這種理論中惡具有其本質性和普遍性,顯然與基督教信仰的唯一的全善、全知、全能的上帝發生了矛盾。如果惡是上帝創造的,那麼顯然上帝就不是全善的;如果惡不是上帝創造的,那麼便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上帝不知道惡的存在,那說明上帝不是全知的;另一種是上帝知道惡的存在而無法阻止,那麼上帝就不是全能的。上帝是否能預見到人的犯罪?如果能預見到,人仍然犯罪,是否犯罪具有必然性?
  • 日本媽媽手作超袖珍復古玩具,堪比上帝之手!
    你相信這個世界是上帝創造出來的麼
  • 思考丨關於上帝對世界的創造與其規律
    那麼上帝創造的世界是個完成品,還是一個未完成的呢?如果上帝創造的世界是完成的,那麼按照上面我們對完成品的定義,世界就應該是一個沒有變化的靜態。但歷史的波瀾壯闊、風雲變幻告訴我們,世界不是靜態的,它正朝著各種可能向前發展。
  • 證明上帝的存在
    牛頓相信「自然神論」,他相信神創造這世界之後,就讓自然規律去統治這個世界,世界在自然規律的支配下運轉。他沉迷神學的研究,企圖證明上帝的存在。牛頓渴望上帝的真理,並希望更好地了解上帝,他寫了許多神學著作都是為了尋求他的真理。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牛頓寫到「如同生來是瞎眼的人不了解光,我們無法明白神的智慧與全能。
  • 寇紹恩恩典365分享:不要比較 你是上帝創造的傑作
    不,其實你是上帝精心創作的傑作。在3月3日的恩典365中,寇紹恩牧師專門分享了這一點,他特別強調,用上帝的眼光看自己。以下是寇紹恩牧師3日恩典365分享的梗要:「昨天來和你一起分享,我們來認識這一位獨一的真神。聖經上告訴我們,『他創造這個宇宙。』他怎麼創造的呢?『他說有光就有光。』他的每一句話都帶著能力。而神的話記載在哪裡?『在聖經裡面。』
  • 讓我們經歷生離死別的上帝 真是全能的嗎:淺談「全能」的定義
    2我們稱呼上帝為父,祂卻帶走了我們的摯愛,沒有像與亞伯拉罕商量那樣,單方面地行動了。我們的抱怨不合理嗎?還是我們對上帝的認識有什麼誤解?上帝創造了世界,難道不應該對全世界負責嗎?我們通常認為上帝是創造者,是全能者,是慈愛的,是體貼人心的。
  • 《基督易傳》第一景「乾」:創造萬物、運行萬物的上帝
    《易經》第一卦「乾」:創造萬物、運行萬物的上帝《易經》第一卦「乾」,結構為乾上乾下。在基礎八卦中乾就象徵天。本卦的卦辭是「乾:元,亨,利,貞。」一種解釋是本卦具有完全美好的四德。上帝是萬事萬物的創造之主,也是運行萬事萬物的護理者。這些信息在第一代的使徒那裡被保羅概括得非常精闢:我們傳福音給你們,是叫你們離棄這些虛妄,歸向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 神。他在從前的世代,任憑萬國各行其道,然而為自己未嘗不顯出證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
  • 基督教刊|上帝創造天地萬物,神又是誰造的?
    「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詩九十2),「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耶十12)。這些啟示告訴我們,神是無始無終永活的神,他不是被造或受造之物,也不是被生的,乃是一位大有能力的造物之主,是獨一無二的真神(申六4,四35,提前二5,可十二29,32)。 2.「神是個靈。」
  • 創造了笛卡爾坐標系的人,試圖用哲學證明上帝的存在
    勒內·笛卡爾「上帝存在的證明」是他在1641年的論文(形式哲學觀察)「第一哲學的冥想」中提出的一系列論點。笛卡爾以這些最初的論據而聞名,這些論據希望證明上帝的存在,但後來的哲學家們經常批評他的論據過於狹隘,依賴於「一個非常可疑的前提」,即上帝的形象存在於人類內部。
  • 創造地球所有生命的神和上帝又是誰呢
    在西方的聖經以及中國的山海經裡都有記載,是神和上帝創造了地球的所有生命,還有各大宗教的一些典籍裡也有記載,那麼創造地球所有生命的神和上帝又是誰呢?這個問題猜測一下,他們就是來自一個遙遠星球的外星人,他們都是一些掌握了高超科技的科學家以及一些藝術家們,他們乘坐飛船來到地球之後,首先改造地球的環境,使之適宜生存,然後他們分成了多個小組分布在地球各地開始了生命的創造,最初是從單細胞生物開始,再到多細胞,然後是植物,食草動物,食肉動物,最後他們依照自己的形象創造出了第一代人類。
  • 上帝為什麼不消滅災難?從疾病和死亡談:創造裡的愛和自由
    前者,上帝無可避免地成了時間的囚犯,所以本著不破壞「全能上帝」的形象,我們應該接受後者。這樣的話,上帝無論做什麼都是瞬間完成,無始無終、沒有限制。這樣的上帝,使祂知道所有的事,但這不表示祂預知一切。沒有時間,就沒有從前和未來,也就談不上預知了。這樣的上帝永恆不變,由於祂是至善至美的存在,他祂不需要做出任何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