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沈國舅的小妾小鄒氏恃寵而驕,是小說裡挨打最多的女人

2020-12-25 騰訊網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面小鄒氏是沈國舅的小妾,她的姐姐大鄒氏為了救皇后,在戰亂中殞命。鄒家眼看著沈國舅飛黃騰達,不忍富貴旁落,就想著讓大鄒氏的妹妹小鄒氏嫁給沈國舅。偏偏沈國舅既想和英國公家聯姻來提升自己家的勢力,又不願意涼了鄒家的心。

他又想兼顧情意,又想前途順遂,所以選擇了一個在他看來是一個兩全的法子,把英國公的獨女張桂芬娶進來續弦,讓小鄒氏給他當妾。其實按照沈國興懷念亡妻的意思,是想讓小鄒氏當個平妻,但是無奈英國公家勢力太大,沈國舅還不敢明目張胆這樣去做。但即便這樣,小鄒氏作為妾室,在沈家享受著和平妻差不多的待遇,她以小妾身份,而且還是沒有子嗣的小妾,卻被封為誥命夫人,這在歷朝歷代都是少見的。小鄒氏雖然是妾室,但是初入沈國舅府卻比英國公獨女張氏佔盡了先機,她的姐姐有恩於皇室,沈國舅和亡妻感情深厚,還有鄒氏留下的一兒兩女,都是小鄒氏腰杆強硬 的砝碼。然而就是這樣一副好牌,生生讓她打的稀巴爛。

1. 為了固寵,以身試謊

小鄒氏在沈府的優勢已經非常明顯了,但是她還不甘心,可能是覺得自己所有的優勢,都來源於自己的姐姐。為了鞏固自己的寵愛,她費盡心機,她懷孕以後,胎相不穩,大夫說胎兒是保不住的。既然知道保不住,鄒家人就利用她懷孕的事情,想做一齣戲,讓沈國舅永遠記住小鄒氏的好處。她們讓身邊的婆子哄騙大鄒氏的孩子去池塘邊玩耍,然後讓孩子不小心掉進池塘裡,小鄒氏趁機去救孩子,對外謊稱,她因為救孩子著了涼,流了產。

她的這點心機雖然騙過了沈國舅,讓沈國舅對她更加感恩戴德。但是她的這點兒小伎倆,卻騙不過英國公的獨女張氏,她暗中派人調查,終於搜集到了人證、物證:當初為小鄒氏診脈的大夫,落水後小鄒氏看的大夫,還有前前後後的藥方,還有哄騙孩子到池邊去的婆子。張氏找到證據以後,並沒有聲張,一直隱忍不發,等待最合適的機會給小鄒氏致命一擊。

2. 盛明蘭指點小鄒氏,她不以為然

原著裡盛明蘭和沈國舅的妹妹關係要好,英國公夫人因為這層關係,屢次在宴會上幫助明蘭,並要求明蘭去開解一下她的女兒(原著和電視劇略有不同,沒有明蘭和張氏打馬球,明蘭和張氏見面的時候,張氏已經懷孕了,張氏難產的時候,明蘭確實在,但是她卻不敢出頭摻和人家的家事)。

原著裡明蘭對英國公夫人的屢次提點,不好意思才去探望張氏。正聊著天,小鄒氏過來了,邀請明蘭去她屋裡坐坐,明蘭不肯,給小鄒氏講了一個故事:過去有兩位公主,分別許配了兩個駙馬,偏偏這兩個駙馬都不喜歡公主,都喜歡自己的小妾,其中的一個小妾張揚跋扈,獨得專寵,後來公主抑鬱而死,皇帝知道後把這個駙馬革爵流放,小妾被凌遲處死,她的孩子們都被貶為宮奴,生不如死。故事當中另一個駙馬的小妾,從不敢逾矩,還屢次勸說駙馬去見公主,自己也恭順的伺候公主,後來公主雖然和駙馬不和睦,卻待她如姐妹,待她所生之子如親子,還幫著她的孩子去求皇帝恩蔭,後來公主駙馬過世之後,這個小妾被兒女侍奉終老,享盡了享盡人間福貴,活到八十多歲才壽終正寢。明蘭講這個故事,是希望小鄒氏能明白,一旦張氏出現不測,鬧將起來,她將大禍臨頭,第一個被當成出氣筒。然而小鄒氏執迷不悟,覺得自己有可以依仗皇后、小姑子,所以一句也聽不進去。

3. 明目張胆的阻攔太醫,導致張氏難產

張氏懷孕以後,小鄒氏故意給張氏添堵,每當有太醫過來給張氏診平安脈的時候,小鄒氏總是裝腔作勢的扣留太醫給自己看病,故意給張氏添堵。後來張氏生產的時候,不僅小鄒氏還有她娘家的哥哥,一起扣留太醫給自己看病。張氏不滿捧著大肚子去理論,最後被推倒在地,導致提前生產,以至後來難產。英國公家不肯善罷甘休,所以小鄒氏成了槍口上的活靶子,雖然沈國舅和皇后想回護,無奈英國公家不肯。最後,小鄒氏被皇宮裡的太監掌嘴,臉頰被打破,據說牙齒都被打落了好幾枚。後來,張氏沒有再繼續處罰小鄒氏,故意留著鄒家,然後讓鄒家的人不停的惹事,讓他不停地收拾爛攤子,到時候牽連了沈國舅,讓沈國舅對大鄒氏的深情厚誼被生生磨完,這就是張氏的高明之處。

4. 京城變亂,小鄒氏引狼入室

在京城發生動亂的時候,小鄒氏故意對沈國舅的兒子說,國舅爺在外頭重傷,鼓動世子繼承爵位。在外面胡言亂語,被地痞聽見,地痞趁著趁京城變亂,在黑夜中打著鄒家的名號騙開沈府後門,進去後砍殺搶掠。幸虧張氏臨危不亂,抓住賊人之後,刷刷數劍削下那賊人的耳朵,甩在地上餵了大黑狗。張氏也因禍得福,自此以後沈府上下見了張氏都繞著走;張氏其後數十年的日子也過得極有派頭,妾侍不敢頂嘴,繼子女不敢囉嗦。沈國舅回府之後,痛斥小鄒氏,打了她二十大板,並讓淨餓三日敗火,小鄒氏的臀部也開了花。沈國舅一度想把小鄒氏放出府去,給她找個好人家嫁了,無奈小鄒氏不同意,他的兒女們不同意,張氏也不同意。她覺得自己的目的還沒達到,她就是要看著鄒家到了不能收拾的地步,家破人亡。

後來因為小鄒氏的存在,沈國舅的嫡長子議親不順,最後只能親上加親,娶了公主。娶了公主之後,小鄒氏還不消停,一直插手公主房裡的事情,給駙馬送通房丫頭,幫著找相好的。後來皇后大怒,讓宮裡的嬤嬤狠狠地揍了小鄒氏一頓。後來小鄒氏不服氣,挑撥公主兩口子打架,沈國舅實在看不下去了,哭著求自己的嫡長子把小鄒氏送去了家廟,後來公主夫妻和睦,很快有了子嗣。小鄒氏年老之後,才被大鄒氏的小女兒接回家中,養老,最後還算有個善終。

小鄒氏在整個《知否》當中是挨打最多的女人,而且挨得的打大多數來自皇家,她的姐姐為了救皇后慘死。而她自己作死,屢次挑戰皇家權威,被狠狠地收拾了好多次。但是即便這樣也不思悔改,她在家廟裡度過了美好的青春年華,即使被接回家也已經垂垂老矣,滿頭白髮,估計想鬧,也沒有精力了。

想當年她躊躇滿志的走進沈府,以小妾的身份榮封誥命,想著把寵愛和榮耀攬到自己一個人身上的時候,肯定沒有想到這種結局,估計到了家廟裡反思的時候,她會想起盛明蘭的忠言逆耳,然而再想後悔,已經沒有回頭的路了。所有的過往榮華,不過是一場可觸不可及的過眼煙雲。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被送進家廟小鄒氏,她的人生,毀在太貪
    小鄒氏是沈國舅的貴妾,沈國舅為報大鄒氏的恩情,在大鄒氏去世後,納了大鄒氏的妹妹小鄒氏為貴妾。那麼為什麼不直接娶了小鄒氏呢?因為鄒氏的娘家不夠硬,對沈家沒幫助,但沈從興又想報答大鄒氏,納了小鄒氏為妾。沈從興想著完美算盤,納小鄒氏為妾,他好好對她,可以報答大鄒氏恩情;娶英國公的嫡女,三朝元老英國公府可以提升自家的勢力。沈從興的這個決定,讓他的後宅極不安寧。小鄒氏性格和大鄒氏完全不一樣,小鄒氏太好強,又愛搞事情,沒有大鄒氏的格局和寬廣的心胸。
  • 知否:既要表忠心,又想得名聲,沈國舅還真是貪心
    在《知否》中沈國舅作為皇親國戚卻因有了一妻一妾飽受爭議,因為他實在是太拎不清了,寵妾滅妻,讓後宅鬧得雞犬不寧,最後鬧得皇后出面道歉才將此事平息下來。其實與其說這位沈將軍拎不清還不如說他太過貪心,魚和熊掌都想得到,一邊想表示忠心,另一邊又想得到名聲。
  • 《知否》原著:張大娘子劍削「賊兩耳」,自此小鄒氏被嚇破膽子!
    《知否》這部劇中有個角色應該是除了女主盛明蘭之外另一個令人羨慕的女性角色,那就是張大娘子。雖然劇中小鄒氏老是設計害她,但好在惡人有惡報。原著中,有一幕是張大娘子削掉「賊兩耳」,從此小鄒氏見她如老鼠見了貓。這也說明,張大娘子是個很有魄力的女人。
  • 《知否》原著:英國公夫人太彪悍,一番話罵醒張氏,打敗小鄒氏!
    由於皇后對大鄒氏深深愧疚,補償給了小鄒氏由於沈將軍的髮妻是大鄒氏,被叛軍以為是皇后,直接誤殺了,這讓皇后深感愧疚之心,而沈將軍與大鄒氏感情十分要好,沒想到大鄒氏就這樣走了,相當於沈家欠鄒家一個人情。沈從興愛屋及烏,寵妾滅妻沈從興其實並不愛小鄒氏,只是對鄒家深感愧疚,所以納了她為妾,小鄒氏可不像大鄒氏一樣知書達理,潑辣的很,時不時就作妖,還敢怒懟當家大娘子,大娘子就是英國公府家的張大娘子。
  • 知否明蘭閨密英國公獨女張桂芬,冷清孤傲婚姻活得通透?
    沈國舅正房大娘子大鄒氏在叛亂的時候救皇后一命死了,皇后連帶著沈國舅一直惦念沈家救命之恩,帶著對亡妻的思念之情沈國舅和張貴芬開始了政治的聯姻。續弦張貴桂芬,鄒家的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又把大鄒氏的妹妹小鄒氏嫁給沈國舅為貴妾。
  • 知否原著:沈國舅為嫡長子親事焦頭爛額,張桂芬大笑三聲撒手不管
    自從叛亂夜張桂芬刷刷幾劍削下蟊賊耳朵,甩在地上餵了黑獒之後,國舅府上下見了這位張氏主母都繞著走,妾侍不敢頂嘴,繼子女不敢羅嗦。妻妾間太平了,沈國舅卻又添了旁的煩心事。沈家嫡長子眼看就要說親了,這親事,卻不知飄在何處?
  • 《知否》張大娘子結局難產死了嗎 張大娘子有順利生下孩子嗎
    在電視劇《知否》的最新預告中張大娘子難產,並且還被小鄒氏乘機加害,這一段看的很多觀眾都十分揪心,那麼張大娘子究竟有沒有從難產中活下來呢?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張大娘子臨盆在即,沈從興小妾小鄒氏居然扣下太醫,使得張大娘子面臨難產,幸好這個時候,明蘭在張大娘子的身邊,照顧著她生孩子。在知道沒有太醫的時候,明蘭瞬間明白是怎麼回事,挺著大肚子,手持的長劍,找到小鄒氏的院子裡,命人搜院子,找出了太醫。小鄒氏與自己的哥哥大罵明蘭,而明蘭是絲毫都不怕的,直接將劍放在了小鄒氏的脖子上,嚇得小鄒氏不敢說話。
  • 知否:英國公張夫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有許多令人佩服的女子,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當屬英國公張夫人。作為武將家屬,張夫人行事果斷且有勇有謀,可以用彪悍二字來形容她的人生。英國公在朝中地位非常高,英國公夫人在女子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覷,真真應了顧廷燁那一句,我在男人堆裡是老幾,你在女人堆裡就是老幾!不過,人家英國公張夫人在女人堆裡的地位不是靠男人得來的,而是靠自己拼出來的!
  • 《知否》「將門豪女」張氏:作為女人,終歸要自己靠得住
    作為《知否》的女主角盛明蘭,一路坎坷,多少辛酸和苦楚,她總是把牙打碎了往肚子裡咽。盛明蘭像衛小娘留給下的那幅《李娘子鎮守娘子關》一樣,追求獨立自強,最終博一番天地。除了明蘭,在整部劇中,我最欣賞的當屬英國公家嫡女張桂芬。
  • 知否原著:不管長子婚事,為繼女嫁人操心,張大娘子的後母智慧!
    張大娘子幾句話把國舅沈從興懟得啞口無言!小鄒氏倒是想讓沈家嫡子娶自己娘家侄女。表哥表姐好做飯!為此,這鄒家小姐賴在沈侯府一住就是好些年!原因很簡單,沈家大哥兒遲早會襲爵位。鄒家本就貪圖沈家富貴,因此小鄒氏才在姐姐死後,厚著臉皮給姐夫做妾。再塞個鄒家姑娘給國舅的嫡長子做正室娘子,這富貴就長長久久握在鄒家手裡了。
  • 知否張大娘子夫婦感情升溫 小鄒氏受懲誥命被皇上剝奪
    知否張大娘子夫婦感情升溫 小鄒氏受懲誥命被皇上剝奪時間:2019-02-02 13:37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知否張大娘子夫婦感情升溫 小鄒氏受懲誥命被皇上剝奪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還是很不錯的,小編覺得這部劇做的最好的一點是背景設置裡的古代與現代的價值觀的對接
  • 《知否》原著續娶英國公嫡女的沈從興:錯把魚目當珍珠,悔不當初
    死了老婆的沈國舅原本是打算迎娶自家的小姨子小鄒氏為妻的,畢竟自己的妻子是在皇帝姐夫登基之前為了保護皇后死的,也算是為了沈家的滿門富貴鞠躬盡瘁了,為此自然要給鄒家一點回報。可是偏偏剛剛登基為了穩固皇權的帝王又屬於國舅府於英國公府聯姻,如此才好把這幾世顯貴又有實權的龐然大物更好地握在掌心。
  • 小秦氏、小鄒氏,為啥知否中姐姐死後,妹妹要嫁給自己的親姐夫?
    追了大半年,知否終於在新年的氣氛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很多反派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明蘭、如蘭、華蘭三姐妹也都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尤其是明蘭,顧二叔不僅沒有死,反而又一次立功救了皇上,想來日後的榮華富貴是少不了的!
  • 《知否》原著:白氏的婚姻,本可以另有天地
    也許在顧偃開心裡是的。總之婚後的白氏並沒有新嫁娘的歡喜,丈夫冷淡,府裡眾人漠視,白氏從娘家的珍珠寶貝鳳凰蛋變成了夫家的微如塵埃。但總算,她有了自己的血脈——第一個孩子顧廷燁。白氏的婚姻當然不算美滿,但《知否》中不美滿的婚姻還少嗎?重要的是怎樣在不美滿中儘量讓自己適意。
  • 撒嬌女人最好命?「恃寵而驕」卻被厭棄,是「作」還是「矯情」?
    大概也可以說是「恃寵而驕」。沒有一個無限包容你的人,哭給誰看呢?連一個幫忙擦眼淚的人都沒有,最多就是默默地難過一會兒,自己擦乾眼淚,繼續帶上微笑的假面。「恃寵而驕」的人通常很自負,有時候會令人討厭,是對親密關係過度依戀和自信,不知人與人之間的邊界和底線。褒義的的恃寵而驕類似於撒嬌,是一種自信,覺得自己在對方心裡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多出現於情侶和親人之間。有人在知乎上求助說:太寵女朋友導致女朋友恃寵而驕怎麼辦?
  • 生孩子就是過鬼門關,再看《知否》4個女人生娃情景,不免唏噓
    女人生孩子就是過「鬼門關」。有的女人生孩子完全不需要費太多力氣,很快就能生下孩子;有的女人天生骨盆小,生孩子很難,所以能順利把孩子生下來就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在電視劇《知否》中,生孩子除了女人自己的體質影響外還受到了外界因素幹擾。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知否中,4個不同的女人因為生孩子造就了4種不同命運背後的故事。
  • 再看《知否》4個女人生娃背後是4種不同人生命運寫照
    女人生孩子就是過「鬼門關」。有的女人生孩子完全不需要費太多力氣,很快就能生下孩子;有的女人天生骨盆小,生孩子很難,所以能順利把孩子生下來就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在電視劇《知否》中,生孩子除了女人自己的體質影響外還受到了外界因素幹擾。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知否中,4個不同的女人因為生孩子造就了4種不同命運背後的故事。
  • 重溫《知否》盛明蘭提刀救張氏:敢「闖」的女人,不會過得太差
    追完了劇,看完了小說,都是第二遍了。對盛明蘭印象最深的是她提刀救張氏。她本是外人,跟張氏之前也並無深情厚誼。兩個人後來相識,極為投緣。張氏在生死關頭找了她,她去了沈府,發現沈國舅的小妾鄒氏竟然扣住了太醫。她直接提了刀去了鄒氏那裡。
  • 知否:康兆兒在宥陽成家,多年後成明蘭手下報恩,一句話惹淚崩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中,這是一部根據關心則亂的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這部劇雖說是一部古裝劇,但是劇中的情節和現代人的思想還是很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