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彭怡郡通訊員夏思萱)趣猜燈謎、巧包粽子、製作香囊……昨日,由中共思明區委宣傳部、思明區委文明辦、廈門晚報社主辦,思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金榜書院、金榜山社區、文屏社區協辦的「詩意端午粽情思明」線下詩詞民俗遊園會在金榜書院舉行。活動現場,主辦方除了準備居民喜愛的端午民俗活動外,還聯繫了愛心企業為轄區愛心家庭送上美味的粽子,共同為「愛心廈門」建設添磚加瓦。
居民齊動手包粽子,體驗端午民俗。記者 彭怡郡 攝
民俗體驗豐富有趣
「五月節,扒龍舟,大人小孩譁譁滾(鬧哄哄)……」一首閩南童謠《扒龍舟》,拉開了遊園會的序幕。圍繞著端午節的各項習俗,主辦方策劃了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小草藝術團團員首先帶來了龍舟知識小講堂,他們講解了划龍舟習俗、相關童謠賞析等內容。
黃俊皓小朋友最喜歡的環節是念童謠。在小草藝術團團員的教導下,他很快就學會了一首閩南童謠,並在現場朗誦。他還參與了划槳挑戰,拿著半人高的槳前後划動,看起來有模有樣。
了解了龍舟知識後,主辦方還創新開展了手工龍舟製作。在老師的教導下,孩子們裁剪創作自己喜歡的龍舟。創作完成後,他們迫不及待地舉著龍舟與小夥伴分享。小女孩們則更喜歡製作香囊。她們在家長的幫助下,穿針引線縫製作品。前來參與活動的葉女士表示,平時她會向孩子講解端午節習俗,但有些內容孩子無法理解。此次端午民俗活動,既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也讓他們感受並傳承傳統文化。
手工粽子包含祝福
屋內的孩子忙著體驗端午習俗,屋外包粽子的居民也忙得熱火朝天。遊園會上,主辦方開展了包粽子活動。折葉、裝米、拿板慄、再裝米、包粽、捆粽……居民們心靈手巧,一連串動作一氣呵成,包出的粽子個個紮實好看。當然,也有市民不會包粽子,他們向旁邊人請教,慢慢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主辦方還聯繫了愛心企業廈門味友閩味有限公司為金榜山社區、文屏社區的愛心家庭送上美味的粽子。廈門味友閩味有限公司的廚師長藍藝傑表示,這些粽子都是閩南傳統肉粽,料足味香。據悉,藍藝傑提前一天準備好粽葉,活動當天一大早準備新鮮食材。糯米經過炒制軟糯清香,三層肉慢火燉煮非常入味。他希望,這些純手工製作的粽子,能讓愛心家庭感受到節日的祝福。
活動現場,還有詩詞燈謎競猜等活動。6月22日-6月25日,在「思明文明風」微信公眾號上,還將啟動線上互動答題活動。題目都是與端午相關的詩詞,市民朋友可以參與線上答題,重溫古人筆下的端午韻味。
此外,思明區新時代文化實踐中心·金榜書院還為居民提供了諸多傳統文化課程,如書法、吟誦等。書院工作人員郭明軍表示,疫情防控期間,書院做好了防疫措施,進入書院的市民需要實名登記、出示健康碼、測量體溫等。長期駐點書院的美麗心靈志願服務隊,也為疫情防控助力。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