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幸運與不幸運的交織

2020-12-17 一位書生

這是一本勵志的書,還在小學的時候,就會有老師推薦給你,然而看的人少之又少。大概是因為書中沒有什麼曲折離奇的劇情,也沒什麼值得去深挖的思想深度。單從書名來看,貌似僅僅是講述主人公的悲慘命運,以及在黑暗的日子充滿的無限渴望。

有人說最令人尊敬的不是海倫凱勒。海倫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後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如果沙利文老師能夠做些大事情一定會比她要強。讀者面對臺前的光鮮,只會想到這些歸功於她自身的努力。

海倫很幸運,她的不幸把她的幸運毫不保留地呈現出來。

她兩歲的時候,病痛摧殘了她的三種感官,幸運的是她的智力正常;她恰好有一個中尉父親,家境算得上殷實;在當時的環境下,適逢有人意識到對於盲人的關注甚至是專業研究,就像郝博士建立了盲人學校,發明了盲文。

如果沒有另一位老師,安妮的老師莫美麗,安妮·沙利文又會如何呢?如果安妮·沙利文畢業的時候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她還會願意做一隻「小野獸」的家教嗎?海倫有這麼一位慈祥又明事理的母親才得以使沙利文有所施展;如果發明電話的貝爾不是海倫的朋友,海倫又會如何?

如果卡耐基不是一個熱衷奉獻的人,海倫是不是要難以果腹?還有考試時給她提供的便利,與馬克吐溫、愛迪生、福特等人的交流相見。

海倫自己的努力是不可否認的,但是那些關鍵時刻幫助她的人,那些幕後甚至不願意透露自己的人讓這個有潛能的海倫終於發揮了自己的能力。

這部分寫在前面,只希望大家對待每一件事都能多角度地去看,而不是單單看到表面。

海倫·凱勒

海倫的書裡,她的心中有著對別人的愛與感激,這是她的人生主題。

海倫一歲的時候喪失聽力,但是她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以一種樂觀的態度來面對她那個沒有光亮和聲音的世界。她僅僅依靠觸覺,成為了通曉5種語言、知識淵博的學者,並且學會了說話,從而能夠更好地與人交流,這是不可思議的奇蹟。

海倫用「忘我就是快樂」來克服生理上的缺陷所造成的痛苦,她的人生態度和她的努力使得她的世界變得五彩斑斕,充滿了歌聲與笑聲。

相比於凱倫,我們大部分人很幸運,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自由的學習環境。

海倫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88個春秋,熬過了 87年無光、無聲的孤獨歲月的女子。然而卻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立起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

生活中,總會有人哀嘆命運的不公,卻一天到晚看著手機短視頻消耗自己短暫的一生,明明是一個需要知識的社會,卻總希望投機取巧,混吃等死。

「勇敢寓於靈魂之中,而不單憑一個強壯的軀體。」

海倫的不幸,大多數人會認為如此不幸的人,還能有什麼「出息」?然而就是這樣的軀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考上了大學,一生寫了14部著作,建立多家慈善機構,辦成了一個健全人也不一定辦得到的事情。

珍惜現實,才能擁有未來,這是「珍惜」的價值所在,也是生活的辯證法,與海倫相比,許多人可能都會感到慚愧,雖然有健全的身體,卻常常像她說的那樣,有目光卻短淺,為失去的東西痛苦,為得不到的煩惱,卻偏偏對擁有的東西不珍惜,不懂得把握。

當書名中的問題面向我們自己的時候,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會做什麼?你會不會覺得三天太短?乞求為什麼不多給幾天,甚至永遠得到光明(我從來不覺得人有多高尚,甚至我更加偏向人醜惡多一些)。

比之泰戈爾,海倫的見識與能力顯然還是很有限,也有許多疏漏偏頗之處,但這樣的比較很不道德。所以我很喜歡她的書中的那句話:

「假如你有一雙好眼睛,就好好地利用它,仿佛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假如你有一雙好耳朵,就好好地利用它,仿佛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我想,假如你有一顆好使的心,就好好地利用它,仿佛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假如你有一個好頭腦,就好好地利用它,仿佛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

相關焦點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今天有幸拜讀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真的令我很震撼。海倫凱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遇見了莎莉文老師。莎莉文老師教給識字、讀書,教會了她各種知識。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凱勒幻想了,如果她有三天的光明,將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自己最親愛的人,觀察博物館,看戲劇,看電影,看城市的變化,看每條大街小巷。
  • 推薦一本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最近,我又重溫了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心靈又一次受到受到震撼,很想把它推薦給大家。《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是美國當代作家海倫·凱勒的代表作。我閱讀的是華文出版社2002年出版發行的版本。而她又是幸運的:她有深愛她的父母,後來有幸遇到一位改變她命運的智慧老師 ——安妮·莎莉文。在沙利文老師特別的培育和指導下,海倫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努力學習,獲得了多種知識,她在用一顆心體驗這個世界的光明和美麗。最終,她寫下了動人文章,成為了令人敬佩的著名作家。《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我的人生導師,給我有益的人啟迪,增添我前進的精神力量。
  • 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在現實生活中,我不止一次的想過,為什麼命運那麼的殘忍,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給了一些人註定充滿艱難與挫折的人生道路?我常常以為這是對他人的不公,卻從未想過,或許還有其他的答案。在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後,我感受到了真正沉浸於一個故事中的感受。
  • 讀書真香|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伴著溫暖的春風,我和媽媽邊走邊欣賞春雨洗後的萬紫千紅的美麗世界。突然一位可愛又奇怪的小妹妹——盲人妹妹映入,我的眼帘。我拉著媽媽的手惋惜地說:「真是太可憐了,美麗如花的小妹妹……可惜雙眼失明!」媽媽溫柔地說:「你和她相比,你是最幸福的,你看到觸到的是光明的世界,而小妹妹卻生活在黑暗的世界。」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沒有作聲又思索著什麼……繼續往前走。
  • 三分鐘帶你了解《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在她88年的人生中,只有19個月是光明的、有聲的。她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中寫道:當我睜開眼睛,發現自己竟然什麼也看不見、眼前一片黑暗時,我像是經歷了一場噩夢,滿心驚恐,悲傷極了,那種感覺讓我永遠難以忘懷。(P6)失去光明的海倫·凱勒,一度脾氣暴躁。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最近晚上又多了一項內容,跟家裡的小朋友互相交換著讀海倫·凱勒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一直以來自己也要看的,也不光是單單對孩子的說教,不過跟孩子一起讀來更有一番滋味罷了。書中有海倫的生平簡介:海倫·凱勒,美國人,兒時生病,一場高燒過後致盲、聾、啞。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敬畏生命,珍惜所擁有的
    第一次閱讀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在多年前中小學語文課堂上,這次是若干年後的今天由讀書群裡組織的共讀,全本讀完後好像是受到一次思想的洗禮,在她優美的文字中感受著一顆如花綻放, 充滿愛的心。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個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其中《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更是被許多國家列為青少年必讀書。海倫.凱勒一歲多便因生病發高燒導致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對她來說是很不幸的,還只是懵懂的看了看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便被"蒙蔽"了雙眼,再也看不到了。
  • 品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品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專題新聞部 劉斯文    【開場白】大家好,我今天與大家分享的作品是,出自美國19世紀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2002年由華文出版社重新編譯出版的,它將《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師》等海倫·凱勒自傳的名作集萃在一起,完整地講述了一個感人、震撼的生命故事,此書一出版就引起了轟動。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原原本本的再現了海倫凱勒的成長過程,她如何與病魔作鬥爭,如何戰勝所面對的困難。
  • 【分享書單】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寶寶知道 安安的寶貝媽媽《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作家海倫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的書,故事開始講了海倫在剛開始變成聾盲人時候,變得自暴自棄拒絕所有人的援手,甚至與有些遷怒與父母。這時候的她大概生活了無生趣,已經沒有什麼希望可言了吧。
  •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相信這本經典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大多數人都讀過,但是每個人讀文感受不一樣,你是懷著一種什麼樣的心情閱讀這本書的?也許大多數人都認為文學名著所代表的定義是「枯燥」。其實「文學」顧名思義就是有知識含量,值得一讀的書;而「名著」顧名思義就是有品讀價值,必看的書。
  • 【聆聽奇速美文】Three Days to See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Three Days to See假如給我三天光明All of us have read thrilling stories in which the hero had only a limited and specified time to live.
  • 高中語文說課稿:《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5、教學第三模塊:假如給史鐵生三天健康6、教學第四模塊:假如讓你失去三天光明7、小結全文(五)作業設計(六)板書設計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說課稿一、導語 語文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承載著人類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它不能脫離所表達的內容孤立存在,其中就兼顧生命教育的的傳統,古典時期的語文甚至是為即在生命意識形態而存在的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光明的背後是照亮前行的路
    如果讀書也能算是一個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進步,靠的就是能讀書又寫書的本領。如果要我推薦一部具有勵志人生的書籍,那一定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接受挑戰,贏得生命中的光明
    最早接觸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我小時候從收音機裡收聽到的。一開始的時候,只是有一搭無一搭聽著,當聽到莎莉文老師為了讓海倫記住「水」這個單詞,她的老師打開水龍頭,讓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水龍頭下面感受水流,然後在她的手上反覆寫water這個單詞。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你願意傾其所有換取三天光明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黑,是極黑的黑。這種沒有任何色彩的色彩既純粹又深邃。黑暗的降臨弱化了我的視覺能力,但卻讓我的聽覺格外敏銳。三天,假如讓我失去三天光明,我也許會很平靜。我會享受黑暗帶給我的寧靜,仔仔細細的回憶自己從有記憶以來的點點滴滴,想起我認識的人,去過的地方,經歷的事兒,讀過的書。三天的黑暗不算很長,但如果是一輩子呢?對於有夢想的人來說,失去光明和失去夢想沒什麼區別,我們的作者海倫·凱勒也是這樣想的。
  • 曾經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帶來多少幻想,現在給你十個億你要怎麼花?
    要麼拿一千萬走人;要麼在一個月內花掉10億,對是10億,10億,你沒看錯,愁死個人,我要怎麼花,怎麼花怎麼花,這麼大的餡餅會被砸暈的。要是完成了那就可以繼承300億,不要眨眼,也不要掐自己,就是300億,可惜和你一點點關係都沒有,哈哈哈哈哈......幸運的王多魚,你爹媽是不是感覺你多餘才給你起名多魚諧音嗎?
  • 經典名著導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提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他們都能對答如流出海倫凱勒這個名字。   作為一個標誌性的人物,海倫凱勒的真實經歷被人們口口相傳著,她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給全世界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她身上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感染支撐著千萬人:   生活給我們的太有限,請抓住並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永遠不要放棄他們。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有感
    窗前栽種的粉色不知名小花,竟也在無數縷光線的撕扯下,快樂地綻放了,層層疊疊,擠擠挨挨,努力包裹著最中央那嬌羞的黃色小蕊,在略顯粗獷的綠葉的映襯下,更顯得嬌豔出眾。偏偏一陣微風拂過,整片花叢壓倒性地舞向一邊,像極了髮髻間點綴著花簪的仙子,顧盼生輝,任人肆意飽覽她在不同角度下的驚豔面龐。
  • 閱讀訓練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
    主要作品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老師》等。內容簡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啞人後的生活。剛開始的海倫對於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極的思想去面對生活,情緒非常的暴躁,常常發脾氣,扔東西。她感覺現實生活中沒有愛等等,她是多麼希望能重新得到光明。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THE STORY OF M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