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是一條魚》雖是繪本故事,但內容卻給了我們成年人很多啟示。
故事開頭講的是一片葉子做了一個夢,它夢見自己在大海裡遊來遊去,於是,它開始了遊向大海的旅程,從水井來到池塘,從池塘來到河邊,從河邊來到湖面,又從湖面來到大江,最終抵達大海。
這則故事乍一聽起來,更像是在講奉獻、夢想的故事,我卻讀出了不同的味道。
故事的最後,葉子傷痕累累,破敗的只剩下光禿禿的葉脈,但看起來像個魚刺。小貓上前舔了舔它,心想這條「魚」還是樹葉味道的呢!
貓的這一「舔」,才是圓了葉子的夢,「其實我是一條魚,不只是一片葉子」。
曾經有多少人像葉子這樣,想要證明自己,拼命的努力向前,但很少有人能看出自己有「魚」的潛質,我們都差那隻貓的出現。
貓是誰,是導師,是領路人?我更覺得他是那些給我們帶來壓力,讓我們過得「不舒服」的人。他們比自己優秀,每次看到他取得成績我們會感到有壓力、緊張、焦慮。但也正因為他們的「刺激」,激發了我們「不服」的鬥志,一路向前,這些人我稱之為「對手」。
他既是我們前進的目標,成功的參照物,也是我們想要超越的人。
所謂的對手,其實是別人有而你沒有的那些優點和擅長,能和你成長對立面的不一定是你的敵人,你可以叫做榜樣,叫做目標,但從上學的時候開始,每次當老師表揚某個同學,或者讓全班向某個同學學習時,我都心底暗暗把它視為自己的「對手"。
就像幾年前初入聲音領域的我,找到了很多領域裡公認很優秀的牛人,分析他們的成長經歷,找到和自己經歷相似的牛人,把他視為最大的對手。對他的作品加以分析和對比,以此不斷調整自己,學習對手的長處,不斷突破自己。最終我和對手站在同一個舞臺上時,我終於離自己的想要的樣子越來越近。你的能力就是你和對手站在一起時,你沒有了壓力感。
我們往往需要這種借用外力來證明自己的方式,就像葉子把自己變成魚的模樣吸引來貓證明自己的樣子,貓的「舔」圓了葉子的夢,成為一隻魚,最後成功駛入大海。你想融入某個領域,去往你嚮往的大海,那麼在這之前,請找到那個讓你更快進入那個領域的對手,證明你的樣子。
什麼是合適你的對手,俗話說,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 問問你的心,你找到的那個對手,能否讓你在精神和靈魂上得到的更多,讓你身心更自在的朝夢想進發。葉子之所以選擇做成魚的樣子而非其他的海生物,是因為貓是魚的天敵,這樣更容易得到貓的認可和證明。孩子的智慧在於選擇了合適的對手,讓自己更容易成功。選擇對的對手,能夠對你的事業起到一定的助力,而非反作用。
一個領域裡有很多優秀的人,哪些才是與你人生觀價值觀相符的,需要你有一雙辨別的眼睛。我可能會選擇和自己的對手交流,甚至了解對手過往的經歷,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對手的思想,以此做出判斷。在對手過往的經歷裡看到自己的樣子,找到與對手的共性,選擇它,有一天你一定會感謝這個曾經讓你感到壓力的對手。
葉子從本質上並沒有變成魚,也沒有忘記自己本來的樣子。它只是為了駛向大海使用了一種更容易讓大海接納它的樣子,這個樣子最後被貓證明,嗯!是條魚,卻擁有樹葉的味道。人追求夢想的結果不是為了離自己越來越遠,而是更接近本我,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終究找尋的是那一顆自己不曾向命運低頭的靈魂。藉助別人的力量讓自己不斷的成長和收穫。找到那個和自己靈魂相契合的對手作為自己的參照物,成為更好的自己。
《思考致富》這本書中提到,心裡有強大的信念,才能夠最終實現所想,這是真實無誤的。當你擁有堅定的信念和確定的目標,想要去獲得成功獲得財富,並有強烈的欲望和毅力去實現的時候,這股無形的力量,將會發揮出巨大的力量。
而《一年頂十年 》作者 剽悍一隻貓 在他的書中也提到,當他想要做成一件事時,他會把那件事在心裡重複很多遍,比如。他會說「我是成大事兒的人」,甚至他還會寫副字畫掛在最顯眼的牆上不斷的提醒自己。
葉子在去往大海的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一路上遇到了很多需要它幫助的人,而它始終會告訴對方,
「其實我是一隻魚,我要去大海。但是我不介意做你的雨傘」
「其實我是一隻魚,我要去大海。但是我不介意坐你的帆船」
……
葉子就是靠著這樣的信念,最終它實現了遊向大海的夢想,也借貓來證明了自己已具備了魚的本領。
《一年頂十年》的作者在書中講述了他是如何採訪牛人。拆解他們成功的秘訣的。最後這些牛人都成了對手中的朋友。他用實際行動優化自己,最終追上了對手,與對手站在了一起。這個過程離不開作者對對手的了解、關注和分析。把對手的成功方法進行拆解,會更快追上對手。
最初學習寫作,聽到過老師講如何拆解一篇青雲文,開始我不懂,什麼叫拆解?後來在真正動筆時,才發現自己會去主動留意那些老師們發出來的優秀青雲文章,讓我們去思考,別人是怎麼做到的?他們是如何闡述自己的觀點並給出方法的?憑什麼他們能寫出來?自己卻不能?自己心裡馬上就會去想關注這個作者,把它視為我拿到青雲文這個目標的對手,拆解和分析對手的招式,才能早日摸清思路,和他一樣早日擁有鮮花和掌聲。最終在一個新的領域迎接一個全新的自己,成為自己夢想中的樣子,能說會寫,遊走於聲音與文字領域的優秀創作者。
進入一個新的領域,確定了對手,就要想辦法靠近他,並追上他,然後才能對照自己不足的地方,繼續努力,加強挑戰她的信念。可以通過參加對手的培訓,或者對手公開的活動,了解她。
和優秀者為伍,靠近對手,才是證明自己的最好表現。
夢想的路上就是由一個一個對手組成的,這些對手能帶給你能量和動力,同時還能給你帶來更大的社會價值和資源。所以每個階段都找到一個對手,是我配音時常做的事情。階梯式各個攻破,就像闖關遊戲一樣,最後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追上對手之後,進入了對手的圈子,自然圈子也能為你所用,就能學到更多同類對手身上的閃光點,對照自己,在對手圈子裡創造自己的文化和流派,自成一家。
幾年前還是配音小白的我,始終覺得自己處於行業的邊緣地帶,無法進入核心圈子。於是自己咬牙花了兩萬見了見業內公認的牛人們,看到了牛人的標準,自然就有了心中的對手。但是對手太強大,離自己太遙遠,於是,在和我一起學習對手的路上找到同樣志同道合的人,把他們視為一個一個的階段性對手。先找到你短期內容易超越的對手,一步一步的完成。
通用電氣歷史上最偉大的CEO傑克韋爾奇說:「未來你可以拒絕學習,但你的競爭對手不會。」對手是不等人的,你必須時刻不停地學習。才能跟上強大的對手的步伐。
對於對手,不是報復,不是遠離,不是嫉妒,而是找出能夠戳痛你的點,她身上有而你沒有的優點,學習他,為你所用。你的對手,是你的榜樣,你的目標,你前進的動力。想辦法找到她,靠近她,追上她,超越她。人的一生就是由一個一個對手組成的,不斷找到,成為,超越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離夢想的樣子越來越近。
無論我們向外界通過怎樣的方式和途徑證明自己,都不要忘記我們終其一生是為了找尋更好的自己,把別人作為對手,是為了更好的與自己對話。向內求,我們永遠都失去不了葉子的味道------本我,用更優秀的標準迎接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