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不應期」
在西方社會的傳說當中,上帝在創造了萬物之後,為了幫助不同物種進行繁衍,特意創造出一種機制,名為「性不應期」。
指的是什麼呢?其實很好理解,說的就是當兩性之間進行了性生活之後,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當中,即使雙方依舊處於一個十分親密的距離,但是也並不會再發生關係了。這個時間段是因物種而異的,有的物種是數天,有的則是幾小時。
但是假如此時存在一個另外的異性,那麼無論該物種有多麼累,很有可能再次發生性關係。
在動物當中,這種現象被稱為「柯立芝效應」 (Coolidge effect),很多生物學家認為,這種現象是對生物延續大有裨益的。
當然,這些效應以及現象很多時候是物種自身並不知曉的。在今天,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自身以及其他物種的了解愈發深入,人類開始愈發將精力用在了解和掌握其他人上。
環境和欲望
對於人和人性的了解,往往會根據地方的規模而產生變化。比如說現如今人口聚集的眾多「一線城市」。
這是因為在人與事更加複雜、更加難以掌握的環境當中,人們不得不學著去適應這些不同的規則。之前在簡單的環境當中,人們往往只需要遵守一種規則或是懂得一種知識就可以,但是隨著環境的變化,人們自然也要去適應環境。
人們的體貌特徵也會根據其所在的生活環境而體現出不一樣的特徵。
比如說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們,因為氣候比較熱,所以往往會出現面色蠟黃、眉毛較濃、身材瘦削的特徵;而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們則是鼻梁較高、額頭寬闊、身材高大。
生活當中個體也會因為身邊的環境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欲望。
成癮、致幻以及多巴胺的產生
多巴胺是人類大腦會產生的物質,是大腦用以激勵身體的物質。
當人們在做出一定的決策之前,往往需要一些因素來作為動力去幫助個體做出行動,多巴胺便是這樣一種存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被激發的。
一旦多巴胺被激發,個體就會受到相應的刺激,比如說當人們聞到飯菜的香味,身體就會出現一種名為「飢餓」的感覺,並且分泌唾液,產生「吃飯」的欲望。兩性之間發生了近距離的接觸之後,彼此就會出現一種性衝動,此後出現交媾的欲望。
就是在這樣的過程當中,物種得以延續。
多巴胺分泌的程度與人們對於這種行為的依賴程度也是成正比的,簡而言之,這種刺激越明顯,人們就越會對此成癮。
這是我們在理性狀態下進行的分析和理解,但是很多情況下人們是不會對此產生感覺的。比如說在發生性關係時,人們往往只能體會到親密接觸所帶來的快感,而並不會仔細思考這是為什麼。
科學家們在收集了人類在高潮時大腦中的圖像,與吸食海洛因的個體腦海中的圖像做對比,發現二者存在較高的相似性。
所以我們可以得知,很多能夠讓人們「上癮」或者是「致幻」的事物,所能夠帶來的那種快感以及這一過程都是相似的。比如說一些人有「菸癮」、「酒癮」便是如此。
當然,重複進行相似的事情,所能夠體會到的快感是會遞減的,只有經過一段的「冷卻時間」之後,這種快感才會重新被「重置」。所謂的「柯立芝效應」便是這種現象在性關係方面的一種體現。
那麼對於哺乳動物而言,發生什麼情況才會讓他們在剛剛結束一次性關係之後,又再次產生濃厚的性慾望呢?比如像之前所說的,可以通過增加一些新奇的元素或者是更換伴侶來達到這種目的。
人體內的多巴胺含量也是存在一定「總量」的,短時間內消耗過快,個體會感到十分的疲憊,只能夠通過一段時間的休息來恢復。
了解了多巴胺以及獲得快感之間存在的聯繫,我們就可以在這些方面有意識地管理和調整自己的身體及情緒。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ain research》
Lalasz, C. B.; Weigel, D. J. (2011).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extradya dic relation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nsation seeking on intentions to engage in sexual infide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0 (7): 1079–1083. doi:10.1016/j.paid.2011.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