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6日-8月8日河南工業大學信息學院「紅色先鋒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成長為可以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目的,開展了以「尋跡紅色舊址 緬懷先烈忠魂」為主題的紅色傳統教育實踐活動,繼承先烈意志,弘揚先烈精神。小組成員們通過「雲組隊」的形式,開展了參觀紅色紀念館、訪談老紅軍、老戰士以及各界群眾,收集抗戰資料等活動,體會革命先烈的艱苦歷程緬懷革命先輩,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以實際行動為祖國貢獻青春力量。
第一組團隊成員來到吉鴻昌將軍紀念館。首先在參觀館前廣場威武屹立著的由扶溝縣幹部群眾和社會各界捐資所鑄的吉鴻昌將軍青銅塑像,感受到了人民群眾對吉鴻昌將軍的愛戴與紀念。穿過廣場看到「恨不抗日死,留著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這首詩用大字寫在牆上,這是將軍在臨死前寫下的詩,表達了他的崇高愛國精神,使小隊同學感觸良多。
第二組團隊成員前往了浙江橫坎頭村這座「浙東紅村」,在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莊嚴的默哀,並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獻上花圈以表敬仰。隨後前往了附近的四明山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參觀,隊員也不禁發問:這麼簡陋的環境,這麼落後的裝備,他們是如何打敗強大的日本軍隊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革命戰士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憑藉著革命者的精神,在戰場上無畏生死地拼搏的場面。
第三組團隊成員在小雨中前往新鄉市烈士陵園,進入陵園正前方是白色紀念墓碑,每年的清明節祭奠儀式都在這裡舉行。碑文&34;。祭奠英烈,鑄中華魂!隊員在烈士墓前站了許久,在那一刻彷佛看到了烈士生前剛毅而又微笑著的臉龐,最後隊員深深地鞠了三個躬,以表達對他的敬意。
第四組成員楊玉笑同學參觀了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即何氏祠堂。何氏祠堂始建於明代,現存房屋十餘間。眼前軍部舊址的小門兩側分立的石碑之上,一側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劉華清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長徵紀念館」;一側則寫著「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
第五組成員前往山西省太原國民師範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這裡就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用來傳播進步思想、宣傳馬列主義、發展黨團組織的堅強陣地,成為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山西重要的活動基地之一。通過參觀學習,感悟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不禁感慨革命前輩們的付出。
第六組成員前往的實踐活動目的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革命博物館。館內展示了從古代戰爭到現代戰爭的過程中使用過的各種兵器和兵器的介紹、逼真的戰爭模擬現場、還記載了各時期湧現出的革命英雄烈士的光榮事跡。
此次紅色之旅雖然短暫,但卻無不對這些舊址肅然起敬。這裡將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陣地作用,弘揚傳承紅軍長徵精神,讓不怕困難、敢於犧牲、艱苦奮鬥、堅忍不拔的紅軍長徵精神在新時期進一步發揚光大。同時應感恩先輩開創的和平安定的環境,珍惜現在擁有的學習資源,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自己的目標,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最後用一首詩來作為此次實踐簡報的結尾:「誓志為人不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兒豈是全都好,女子緣何分外差。未惜頭顱新故國。滿腔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