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臺灣「中央社」12月23日報導稱,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規劃從24日至31日在東部海域火炮試射,「中央社」炒作稱,在「中科院」火炮試射前夕,大陸一艘軍艦22日晚出現在蘭嶼外海進入巴士海峽。
今年7月15日,臺空軍防空部射擊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圖片來源:臺媒)
報導稱,大陸軍艦22日晚出現在蘭嶼南方38浬(海裡),往南移動進入巴士海峽,直到今晨脫離「監控」,由於未接近24浬臨接區海域,臺海軍只能「監控」。臺防務部門發言人史順文宣稱,對於臺海周邊海、空相關動態,臺軍運用聯合情監偵作為,都能充分掌握且即時應處,目前狀況正常。
報導提及,臺灣「漁業署」通報東部作業船隻注意,「中科院」近日在東部外海火炮射擊,提醒船隻遠離危險海域。「中科院」公告的射擊時間有2波,第一波是24、25、28、29日;另一波是29日至31日。
第一波的射擊時間均在晚上7時40分至8時45分,由屏東九鵬基地和臺東成功鎮海邊,同時發射飛彈,危險範圍從九鵬向外海延伸,往北到花蓮外海、往東到蘭嶼外海,均超過160公裡,彈道無限高。臺「中科院」退休人員表示,從射擊彈道高度和危險區域又廣又遠判斷,應該是「中科院」試射天弓系列飛彈,最有可能是試射天弓三型增長型飛彈。
另一波射擊公告是29至31日,射擊高度25000呎(約合7620米),危險距離不到100公裡,範圍明顯比前一波小,判斷是雷霆2000多管火箭增程型。
此前,曾有臺媒炒作「解放軍情報船現身花蓮外海」的消息。臺「中科院」9月24日晚在屏東九鵬基地和東海岸試射飛彈,次日上午,「中央社」報導稱,解放軍情報船自9月18日開始出現在花蓮縣外海,一直未離開,報導還引述臺軍方人士的說法,「這是近年解放軍情報船滯留最久的一次」。
對於臺海周邊的軍事行動,東部戰區早有回應。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此前曾表示,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軍隊戰備巡航完全正當合法,是針對當前臺海安全形勢和維護國家主權需要採取的必要行動。
張春暉還強調,戰區部隊有決心、有能力挫敗一切「臺獨」分裂活動,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堅決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