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深圳女孩吳宜珊的「同風扶搖·鋼琴獨奏音樂會」在南山區文體中心如期上演。
演出當晚,現場座無虛席。吳宜珊以莫扎特的《D小調幻想曲,作品397》作為音樂會的開場白,這首曲風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幻想曲,把觀眾慢慢引領進莫扎特美妙的音樂世界。一曲終了,現場掌聲雷鳴,經久不息。
本場音樂會演奏的曲目還有賀綠汀的《牧童短笛》、卡爾·伯姆的《噴泉》、巴赫的《平均律-BWV847》、久石讓的《Summer》和莫扎特的《G小調鋼琴四重奏》。經由吳宜珊的演繹,觀眾們感受了古典名曲的內涵,也感受到近現代曲目的活潑靈動,跳動的音符如行雲流水般起承轉合。
一個多小時的演奏會,吳宜珊一氣呵成,靈巧的雙手在交錯的黑白琴鍵上翻飛起舞,時而飄逸靈秀,時而渾圓厚重,嫻熟的演奏技巧將樂曲的內涵展現得淋漓盡致。琴聲如山間小徑蜿蜒綿長,如林間清泉叮咚潺潺,如春風拂面沁人心脾,有時又如驚濤拍岸震懾心靈……全場觀眾的注意力完全被舞臺上這位光彩奪目的小姑娘吸引住了,現場許多小觀眾也安靜地沉浸在這婉轉琴音中。
11歲的吳宜珊能舉辦這麼一場獨奏會,全賴於她多年的堅持和努力。
2011年,4歲的吳宜珊開始學琴,很快便展現出學琴的天賦。但即便是天才,也需要堅持不懈、不斷付出方能有所收穫。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7年,2500多個日夜,吳宜珊堅持每天練琴2小時以上。在多國鋼琴大師的指導下,吳宜珊的演奏已初顯個人風格,聽她彈琴,除了讚嘆她駕馭經典曲目的能力和嫻熟的琴技之外,總能從她的音樂中感受到她超脫年齡的沉穩與從容。今日的掌聲是她多年勤學苦練、持之以恆的最好註解,也是她繼續上下求索、精益求精的不盡源泉。
提及音樂會演奏曲目的選擇,吳宜珊的老師玥林琴行藝術總監鄭玉梅表示,這些曲目涵蓋了音樂史上的四個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近現代時期。對於11歲的孩子而言,能夠掌握不同時期的曲目,非常考驗孩子的琴技。
音樂會後,有聽眾表示:「整場演出真的很出色,我們和孩子完全沉浸在演奏者帶給我們的視聽盛宴中,11歲的女孩,對音樂史各時期曲目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對鋼琴的駕馭能力也讓人驚訝和佩服,非常了不起!」
吳宜珊的父母歷來重視孩子的教育,無論是鋼琴學習還是文化學習,他們都為吳宜珊傾注了極大的精力和心血。正如這場音樂會,不僅是吳宜珊7年學琴路的成果展示和紀念,更是父母送給女兒的人生禮物:關於付出,堅持與收穫。
音樂會名為「同風扶搖」,取自李白的《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意思是「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飛起,憑藉風力直上九天雲外」。這不僅是吳宜珊學琴之路的見證,更是吳宜珊父母對女兒寄予的希望。
堅持、努力、專注,七年如一日,吳宜珊厚積薄發,以一場獨奏音樂會,娓娓道來堅持做一件事的付出與收穫,也給廣大的琴童們帶來諸多啟發。未來更多個7年,吳宜珊將一如既往地潛心學習,不斷提高琴技,搭建出音樂之路、琴藝之路的巍巍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