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預期!2020年的大西洋颶風名字用完了,還未出現一個5級颶風

2020-12-25 仰望星際

大西洋颶風季節起始於每年的6月30日,結束於11月30日,而且幾乎每年大西洋都會出現5級颶風,比如2019年9月出現了5級超級颶風「多裡安」和「洛倫佐」,但是今年真的很特殊,說了你可能不信,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用完了所有的名字,並且第二次開始用希臘字母來命名這個季節剩下的命名風暴,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現一個5級颶風,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周五早上,熱帶風暴威爾弗雷德在大西洋東部形成,僅僅幾小時後,美國颶風中心就發布了熱帶風暴阿爾法的警報,阿爾法是一個緊湊的低壓系統,隨後向葡萄牙移動。如果這還不夠,周五下午晚些時候,位於墨西哥灣的熱帶低氣壓22號升級為熱帶風暴「貝塔」。因此,在周五6個小時的時間裡,我們不僅用完了2020大西洋颶風季節名稱列表中的最後一個名字,還用完了希臘字母表中的前兩個字母。

1893年8月15日是唯一在同一日曆上形成三場風暴的日子,你可以想像,周五的這一系列活動激發了氣象學家們的幽默感,另外一次必須使用希臘字母是在2005年破紀錄的颶風季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今年希臘的前兩次風暴比2005年提前了一個多月。熱帶風暴阿爾法在2005年10月22日發展,颶風貝塔在2005年10月27日首次成為熱帶風暴,而2005年的颶風季節使用了6個希臘字母的名字。

但是,我們能在2020年大範圍引用希臘字母表嗎?9月18日之後,一個颶風季節通常會有5到6個被命名的風暴,其中3到4個會變成颶風,1到2個會變成大颶風(3級或更強)。因此在這一季節結束之前,一個平均的季節將會在希臘字母列表中出現埃塔或塞塔,或者持平或打破2005年颶風季節的記錄(28個風暴,其中一個未命名,是在美國颶風中心的季節後分析後增加的)。

但這只是在本颶風季剩下的時間是平均水平的情況下,如果颶風季的剩餘時間像2005年那樣呢?2005年9月18日之後,在麗塔颶風形成之後,另外11個風暴形成於那個季節的剩餘時間。如果到2020年,我們就會看到希臘字母Nu,超過了希臘字母表的一半,難以置信的是,一個季節裡有34場風暴。所以複習一下你的希臘字母,在接下來這個瘋狂的颶風季節你會需要它的。

相關焦點

  • 名字不夠用!今年颶風生成活躍創大西洋史上第2多
    2020年大西洋颶風生成活躍,今年預先表列的颶風名字用到剩一個;若後續再有颶風出現,將動用希臘字母名單命名,創下史上第2次紀錄。美國國家颶風中心14日報告指出,大西洋上同時有5個熱帶氣旋,分別為Paulette、Rene(目前已消散)、Sally、Teddy、Vicky。預先列好的「2020大西洋熱帶氣旋名單」共有21個名稱,目前剩下最後一個「Wilfred」還沒使用。
  • 2020年颶風太多了命名已用盡!B計劃啟動
    當地時間9月18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宣布了颶風「威爾弗雷德」(Wilfred)形成的消息,並且表示,在2020年剩下的時間裡,如果再有颶風形成,就要把希臘字母表拿出來為之命名了。
  • 2018年颶風!第五次低氣壓在大西洋形成,沿著佛羅倫斯的路徑
    美國東海岸正在為周四4級颶風佛羅倫斯登陸做準備,維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的居民正準備撤離到地勢較高的地區。颶風「海倫」和熱帶風暴「艾薩克」也正在穿越大西洋中部。昨晚NHC報導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域正在形成兩個新的凹陷。
  • 2019年大西洋颶風季節:「安德列婭」減弱為低氣壓
    2019年5月21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點10分GOES-16衛星拍攝到的亞熱帶風暴安德列婭。安德列婭的形成日期是5月20日,比6月1日正式開始的大西洋颶風季節早了12天。周一,大西洋的兩側不僅有安德列婭,還有另一場副熱帶風暴,這次是在南大西洋。
  • 下一個颶風即將到來嗎?2018年的第三次5級颶風即將消散!
    威拉颶風是2018年的第三次5級颶風。但是下一次颶風將會襲擊哪裡?它將被稱為什麼?周三,威拉登陸墨西哥西部部分地區時遭遇強降雨和強風。受影響的地區包括馬薩特蘭南部,靠近埃斯庫納帕社區。颶風威拉襲擊墨西哥太平洋海岸。颶風之前是5級,但在準備登陸時減弱為3級。在墨西哥肆虐過後,當地時間今天早上,風暴進一步減弱為熱帶低氣壓。
  • 盤點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颶風,這組圖帶你了解颶風破壞性有多大!
    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颱風或颶風。通常人們將發生在東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這種熱帶氣旋稱為颶風。 美國人為何談颶風色變?
  • 非洲波發威,5根颶風線戳向美國!超級計算機:警惕大西洋異常
    但和西太平洋這邊的颱風沉寂不同的是,北大西洋這邊的颶風活動則在最近這兩天達到了新的巔峰——從衛星雲圖上可見,北大西洋上水汽湧動,數個颶風胚胎和颶風正在活動,並且很多都已經對準美國。首先說明一點,颱風和颶風的關係其實就像是土豆和馬鈴薯,它們都是熱帶氣旋,只不過因為發生地區不一樣而有著不同的名字,但本質上都是一種天氣系統。
  • 2018年大西洋颶風季!又一熱帶風暴升級為颱風,48小時預警
    熱帶風暴萊斯利正在迅速形成成為2018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下一個颶風。以下是最新消息。颶風追蹤者:萊斯利今天早些時候在衛星上可見。颶風追蹤者:熱帶風暴萊斯利最新義大利麵模型。9月23日,AccuWeather氣象學家開始追蹤這個亞熱帶系統,最終命名為熱帶風暴萊斯利。在這段時間裡,萊斯利沒有移動太多,在大西洋中部上空盤旋了一個星期。
  • 今年颶風太活躍?颶風命名即將用盡 額外風暴將使用希臘字母命名
    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即將用盡名單中可供使用的名稱,科學界不得不考慮啟用希臘字母命名。世界氣象組織有一份每6年循環使用的命名表,為每個大西洋颶風季分配了21個名稱。繼「薩莉」之後被命名的「泰迪」和「薇姬」是目前擾動大西洋的第19個和第20個熱帶風暴。
  • 11號颱風「紅霞」悄然生成,大西洋新颶風更勝一籌
    距離太平洋10號超級颱風「海神」已經消散了整整8天,這段時間以來,太平洋上空一片「平靜」,然而,就在9月16日這一天,新的颱風生成了,今天2時左右,2020年11號颱風「紅霞」在我國南海生成,這也是這段時間以來在我國南海生成的第一個颱風,由於此前遭受3次颱風襲擊,東北的網友就調侃,
  • 美國颶風的分級標準是什麼
    颶風的分級標準是什麼,颶風與颱風有何區別,今年的颶風是不是歷史上強度最大的,颶風會不會增多或增強呢?  美國把颶風分五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資料顯示,颶風與颱風只是同一種氣候現象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稱呼。熱帶氣旋按其中心附近的風速分級,風速在17米/秒以下的熱帶氣旋稱為熱帶低壓,17米/秒—33米/秒的稱為熱帶風暴。
  • 今年颶風季所致災難不同尋常!來聽美國科研專家分析
    美國科研機構專家梳理分析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特點  活躍的颶風季所帶來的災難不同尋常  ■董 哲/編譯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大西洋的颶風季同樣令人難忘。
  • 颶風「薩利」將登陸美國 大西洋近50年來首現五大氣旋
    中新網9月15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當地時間9月14日,熱帶風暴「薩利」迅速升級為颶風,緩慢穿過溫暖的墨西哥灣水域,預計15日將登陸美國。美國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向低洼地區的居民發出強制撤離命令,阿拉巴馬州長已宣布該州進入緊急狀態。與此同時,另有4個熱帶氣旋正穿越大西洋。
  • 8號颱風消散在我國東北,大西洋颶風致使美數萬人斷電
    前幾天我們說過,兩大洋共有兩個風暴「共舞」,分別是太平洋的8號颱風「巴威」和大西洋的颶風「蘿拉」,而更巧的是,這兩個風暴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段登陸,只不過兩風暴此消彼長,8號颱風已經減弱為熱帶氣旋,而蘿拉則在一天時間內從2級颶風發展為4級颶風,目前正在美國東南部肆虐,那麼,這兩場風暴目前具體的情況如何呢
  • 颶風和颱風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颶風、颱風介紹
    颶風和颱風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在颶風伊凡毀滅性暴風的吹襲下,格瑞納達百分之九十的房屋受損。2004年在最強烈的時候,伊凡的分類是第五級颶風,亦即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最強的颶風,強陣風的風速超過每小時200公裡。
  • 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區別、幾級風算颱風
    有些事情或常識可能大家會比較模糊,比如颱風和颶風、幾級風算是颱風等。其實並不難了解,有些甚至我們在課本上海學過。可能時間長不接觸已經忘記了,那就在囉嗦一遍吧!什麼是颱風颱風是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海面上的熱帶氣旋,颱風來臨時總帶有狂風暴雨,當達到一定級別是會造成巨大的自然災害。
  • 科普:颱風和颶風如何區分 又如何命名
    按照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颱風和颶風都是指中心風力達到12級、風速達每秒32.7米及以上的熱帶氣旋。只是通常將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這種熱帶氣旋稱為颱風,而將發生在東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這種熱帶氣旋稱為颶風。全球海洋平均每年出現強熱帶氣旋40多個,多數在西北太平洋、孟加拉灣、東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阿拉伯海、南印度洋等海域,其中以西北太平洋最多,平均每年出現十幾個。
  • 颶風和颱風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小長假後第一天,給大家聊聊颶風(hurricane),因為4月5日,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發布了關於2018年大西洋颶風季(2018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的預測報告。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秒想到颱風(typhoon)。不得不說你很機智啊!那麼颶風和颱風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颶風太活躍?命名即將用盡,額外風暴將用希臘字母命名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彭茜)近段時間,熱帶風暴或由此升級而成的颶風頻頻擾動大西洋,給所到之處帶來強風暴雨和洪水侵害。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即將用盡名單中可供使用的名稱,科學界不得不考慮啟用希臘字母命名。
  • 北美觀察丨「不尋常」颶風季碰撞新冠疫情 美國民眾:兩難之下如何...
    每年6月,美國都會迎來大西洋颶風季。6月7日,美國正式進入2020年度大西洋颶風季。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預測,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活躍度很可能「高於正常水平」。但對於居住在颶風高發地區的美國民眾來說,現在還面臨著另外一個大問題——仍在全美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是選擇躲避颶風前往避難所,還是為了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拒絕撤離?現在的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