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今天跟大家分享發生在孩子身上的那些事。
(1)事情發生的原因
昨天下午接孩子放學回家,我問了他在學校的情況,孩子告訴我,「媽媽,老師有掐我的脖子!」
聽到孩子說的話,我的心跟著一緊,不動聲色的問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
孩子他告訴我,在睡覺的時候,他沒有排好隊,所以老師掐了一下他的脖子,並且還很用力,他覺得有些疼。
我繼續問他,「你給媽媽演示一下,是怎麼掐的,把媽媽當成是你,你是老師,我們試試吧。」
孩子給我演示了整個過程,從孩子的舉動也讓我明白了,老師並沒有掐他的脖子,而是掐他的後頸,因為大人的手比較大,從後面過去就感覺是掐住脖子一樣。
我查看了孩子的後頸,沒有任何的傷痕,並且看孩子的各種表現,這個事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困擾。
但有這樣的一件事發生,不得不讓我警惕起來,畢竟現如今,學校裡老師虐待或打罵學生的事件縷有發生,同時,我也在反思是不是給孩子這方面的教育做的太少。
我嘗試性的問他,「如果媽媽現在是老師,我這樣給你說,我打了你,可你敢把這個事情告訴你的爸爸媽媽,那麼你以後就不要來上學了,這樣你還會告訴我老師打你嗎?
孩子聽到我說的話,眼圈一紅,立刻回答我,「不會告訴媽媽。」
「為什麼?」
「因為我想上學。」
看著孩子的表情,我忍不住想哭,把他拉過來抱了抱,我告訴他,「上不上學不是你的老師能夠決定的,是爸爸媽媽決定的,所以你不用害怕,並且老師這樣做是錯誤的,如果再有發生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會保護好你,我會去告訴園長媽媽,園長媽媽負責管理老師,她會批評老師的。」安撫了孩子之後,孩子又愉快的去玩耍了,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2)問題背後,關注孩子的內心
晚上胡先生回來之後,我把這個事情告訴了他,他的意思是說我太過於緊張了,並且沒有給孩子造成傷害,最主要孩子也確實比較調皮,所以老師才會有這樣的舉動。
我和他分析了一下前後的原因,他也贊成我的想法,老師要管著很多的孩子,偶爾情緒失控是正常的,哪怕輕微的打罵也能理解,但是我們最主要的是關注孩子的內心。
也就是,如果發生了受到傷害的事情,孩子因為畏懼老師,沒有和父母說,一味的隱忍,這才是我們最需要擔心的。
同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的孩子性格變得膽小、遭校園暴力、不堪壓力了卻不敢和父母說的重要原因——安全感的缺失。
導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不願意和父母去主動交流,是源於父母沒有給孩子普及這方面的知識,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愛。
試問:
孩子受到欺負了,父母總是說,為什麼他不欺負別人要欺負你,肯定是你有問題!
其他的小朋友沒有被老師打,只打你,那肯定只有你最不聽話!
孩子想找你聊天的時候,你總是很忙,或者是忙著看電視,忙著玩手機...
在這些情況之下,安全感的缺失,就很容易發生了。
當然不可否認,孩子身上有這樣事情的發生,孩子肯定是有做錯的地方,但我們不能只一味的批評、否定孩子,而看不見他為什麼這樣做的另一面。
我們要接納孩子的好,給予表揚,看見做得不好的地方,督促孩子改正就好。
(3)理性解決,發生的問題
回到今天所說的這個話題,「老師掐孩子脖子」的事情中,我思考了再三,決定第二天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找學校的負責人,查看一下監控記錄。
當然我去的前提,是以查看孩子在學校情況為由,畢竟發生在孩子身上的這件事情並不大,也沒有實質性的傷害,而我更不清楚事情的經過是怎麼樣。
到了學校,園長媽媽很熱情的接待了我,知道了我的來意後,打開監控讓我觀看。
雖然有監控,只不過非常的模糊,勉強根據衣著判斷孩子是那一個。還因為小寶有些吵鬧,加上給我快進的觀看,所以我沒有目睹到發生在孩子身上的那一幕。
在觀看監控的時候,剛好孩子的班級來操場做操了,老師和孩子看到我來學校了也挺意外的,孩子還一個勁的問我怎麼來學校了。
我並沒有告知他我來的原因,只是叮囑他好好聽老師的話,便離開了。
到家之後我給老師發了一條信息,告訴她我出現在學校的大概原因,要知道任何一個老師,發現有家長來到學校要求查看監控,都會心存疑惑,所以站在老師的立場,我有必要主動告知原因。
事後,我回想自己的所作所為,我覺得處理得並無不妥,查看監控,這也是出於一名母親對孩子的保護,怕孩子受到傷害,且哪怕自己的行為,讓老師有些不舒服,我也無所謂,也藉機讓老師看到,我對孩子在學校裡的事情很關注,也算得上是一種提醒。
(4)與孩子日常交流,注意這些
其實這個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可能放在很多人眼裡,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但這就是當媽的對孩子最基本的愛。
並且通過這樣的一件事情在告訴父母,日常和孩子接觸時要注意這幾點。
1.不管再忙碌,每天都要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尤其是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因為他分不清事情的嚴重性,也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這樣的溝通交流是保護孩子,也是加深彼此之間的親子關係。
2.注意孩子身上的點滴變化。孩子身上的點滴變化包括心理和身體。身體變化,留意孩子身上是否有說不清的傷口出現;心理變化,如果孩子突然間不想去上學,或者是害怕與某一個人接觸,還有晚上睡眠不好,無故哭泣,那麼做父母的就要警醒,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導致的。
要知道心理上的傷害遠比身體上的傷害要大,也更不容易覺察出來,所以我們需要注意孩子身上的點滴變化,觀察孩子的行為和之前的表現有什麼不一樣。
3.與孩子進行角色扮演。在晚上的時候,我有從其他媽媽的孩子嘴裡得出,孩子也受到了批評,可我在詢問孩子的時候,他不願意告訴我,於是我就讓孩子扮演老師,「有小朋友不聽話的時候,老師會是怎麼說呢?」
孩子脫口而出,「你再不聽話,給我到外面去罰站!」
你看,媽媽稍微耍一點「心機」,就很容易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佑佑兜兜媽媽總結
自從有了孩子,我就會非常的擔心孩子在成長路上受到很多的傷害,而我也明白有一些傷害是我們父母能夠給孩子避免的,或者是能將傷害的程度減小至最低。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孩子越來越大,終有一天要離開我們的羽翼,可在離開之前,我們要給他建立有安全感的內心,要讓他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讓他在善良之餘也要懂得保護自己。
當然,在這裡我也希望父母對於孩子身上發生的那些事,也不要過分的焦慮或放大,保持一點理性去看待問題。
以上就是來自佑佑兜兜媽媽的日常育兒分享,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待發生在孩子身上的這件事,而你們又會怎麼做呢?歡迎在下方評論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