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每次出門釣魚都喜歡釣淺水,不管是在夏季還是在冬季,想必很多釣魚人在夏季的時候也會選擇釣淺水區域,而到了冬季則會選擇深水區域,其實冬季在淺水區域垂釣還是能有很不錯的收穫,前提是方法得當,尤其是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需要合理,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個人冬季在淺水區域釣魚的一些經驗總結,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啟示。
冬季在淺水區域垂釣的時候我們在釣點的選擇上一定要注意,因為基本上都是當天去當天回,所以需要釣點有較快的發窩速度,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釣到魚。一般建議大家選擇那種最好是近期沒有人垂釣過的地方,因為冬季魚兒的活動頻率較低,所以一個釣點附近沒有魚,那麼誘魚的效果必然很差,那自然會影響最終的漁獲,如果是在別人釣過的地方繼續釣魚,那麼很有可能當空軍了。
再者冬季的氣溫較低所以發窩的速度遠沒有夏季那麼快,一般都需要等待一個小時左右,而在水庫這些地方垂釣有時候等上兩三個小時都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們在選擇釣點的投放窩料的時候可以同時多做幾個,小編習慣每次出門同時做一到3個,這樣能大大提高上魚的概率。而在打窩之後我們可以帶上漁具去釣點周圍尋釣,去那些有釣魚痕跡的地方試試看,有時候會有意外的驚喜。
而在窩料的使用上,最好使用當地常用且有效的那種餌料,最好不要添加所謂的釣魚小藥,那種用天然的農作物製作而成的餌料最好,用酒米或酒糟打窩都是可以的,不過在用量上要控制,不要過多。冬季打窩後,誘魚時間稍長,至少要等個把小時才有魚進窩,有的甚至要等上兩三個小時,還是打過幾遍窩後魚才被誘進來的。所以我們不能將這一到三個小時白白浪費,打窩後我們可以在等待的時間幹點別的,比如手持釣竿到一些老窩點尋釣,往往有大魚中鉤,帶來驚喜,只是要注意時間,打好的窩誘魚時間到了,要及時返回自己的窩點施釣。
上面我們也提到冬季可以做窩可以多做幾個,而在冬季淺水區垂釣的時候即使調整也是很關鍵的。有一次小編去釣魚,位置選的是自己之前經常去釣魚的老釣點,當天的天氣情況也不是很理想,從早上守到中午也就釣了三條小鯽魚,而旁邊的釣友也不見上魚,後來小編發現離釣點不遠處有個被淹沒的田埂,於是便過去打了個窩,後來等了三個小時然後帶上漁具過去垂釣,沒想到下杆之後就有魚口,結果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面一共連上七條大鯽魚外加一條四斤多的鯉魚,在晚上回家的時候,之前的那幾位釣友的漁獲情況仍不理想,雖然說冬季垂釣的時候最好不要更換釣點,但仍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及時的調整,所以釣魚時一定要學會變通,因地制宜才能釣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