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雖說還是處於疫情之中,但是2020年的大學生徵兵工作也已經開始了。對於大學生和家長們來說,很多人對於大學生徵兵政策並不了解,下面筆者就大學生入伍相關政策向大家做以介紹。
大學生入伍「四優先」
大學參軍入伍所享受的待遇比其他同批次入伍人員要高,且大學生享受優先報名應徵、優先體檢政審、優先審批定兵、優先安排使用政策。在安排去向時,大學生士兵可優先安排到軍兵種或專業技術要求高的部隊服役。
大學生入伍時間
大學生的入伍時間段可分為高校新生(高考後保留大學學籍參軍)、大一至大三、本科畢業三個階段。高校新生參軍入伍可謂是黃金期,此時參軍入伍年齡小、適應能力強、發展前途大,若考取軍校,有基礎,成功率較大;若留隊,利於個人長期發展;若退役可繼續讀大學,從大一開始對學業成績影響不大且會有相應的激勵作用,並可免去學費(每年最高8000元)。
大一至大三參軍,高校會保留學籍,此若此時欠學分較多或面臨留級,參軍是一個緩衝鍛鍊的好辦法,退役後不需要留級可繼續就讀,並且可申請學費減免(每年最高8000元);若參軍後想繼續留隊發展,在選取士官時,就讀時間可加入工齡。
本科畢業後參軍所享受福利更多,例如可直接提幹,符合本科以上學歷,截止當年6月30日,入伍一年半以上(服役期間取得學歷和學位的應入伍兩年 以上),且在推薦的旅(團)級單位工作半年以上等基本條件的可列為提幹對象,根據規定符合一定條件的優先列為提幹對象;若留隊,則大學四年可直接視為工齡,留隊即為二期士官第二年(目前二期士官工資為7000+/月);若退役,根據地方政策,還可安排工作,總的來說,畢業後參軍對於工作是有保障的。
考取軍校及免修政策
大學生義務兵服役期間符合相關條件的可通過參加高中生士兵招生考學、作戰部隊優秀士兵保送入學兩種方式進入軍校學習,軍校畢業後成為軍官;2年義務兵服役期結束後,有意願繼續服役且符合部隊士官選晉要求的,經部隊批准可選晉為士官,並享受士官待遇;高校新生或在校生服役期間按國家規定保留入學資格,退役復學後,入伍經歷可作為實習經歷,免修思想政治、體育、國防教育、軍事技能訓練等課程,直接獲得學分;大學生士兵退役後復學,經學校同意並履行相關程序後,可轉入本校其他專業學習。
退伍士兵考研政策
大學生士兵在考研方面享有政策優惠: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學業後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設立「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根據實際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數量專項計劃,專門面向退役大學生士兵招生;將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服兵役情況納入推免生遴選指標體系。在部隊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學生,符合研究生報名條件的可免試(指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入伍補助
就入伍補助來說,各地補助金額、方式有所不同,這主要取決於當地的財政收入。例如河北省、北京市、成都市三個地方。按河北省平均水平計算,服役2年,經濟待遇約18.6萬元(部隊發放津貼、退役金、退伍費、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軍人職業年金補助約7.1萬元,政府發放義務兵家庭優待金、一次性經濟補助和補償代償學費約11.5萬元);
北京市入伍大學生,兩年義務兵期間經濟補助補償,本科學生不低於17.7萬元,專科學生不低於16.9萬元,且每年定期增長(上述金額由區縣級以上單位發放,不計部分高校發放、進藏兵增發部分,以及部隊夥食費、服裝費等);從成都市參軍入伍的普通全日制大學生,服役兩年可獲得適當經濟補助:本科畢業生約24萬元、大專畢業生約22萬元、本科在校生和新生約22萬元、大專在校生和新生約20萬元。
以上就是大學生入伍政策的一些解讀,希望對有志攜筆從戎的大學生們有所幫助,如您身邊也有大學生朋友的話也可以轉發給他們,提前了解一下相關政策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