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上,
2020年浙江高考成績放榜,
桐鄉教育再度成為焦點。
桐鄉市高級中學作為桐鄉教育熱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今年普通類一段上線人數創歷史新高,達592人;680分以上高分段人數23人,均居嘉興市第一;北大、清華強基計劃入圍11人;浙江大學「三位一體」入圍面試97人。
桐高為何如此牛氣?好成績背後又折射出了桐高人何種精神?桐鄉市教育局黨委委員、桐鄉市高級中學校長陸國良給出的答案是:「勇爭一流、負重拼搏、甘為人梯的『桐高精神』。」
在桐高25年的辦學歷史長河裡,桐高從不缺好成績,但如何將「桐高精神」發揚光大,這是每一名桐高人為之奮鬥的目標。
在這裡,你會看到每一名教師都在以奔跑的狀態激情工作,以激情點燃學生的熱情,不斷激發學生的內驅動能。
307班的班主任吳桂萍每天起早貪黑,可她從來不覺得這是份「苦活」。
身為班主任,吳桂萍特別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她堅信桐高學生只要有了學習的動能,成績想不好都難。她善於陪伴學生、察言觀色,常常能為學生們排解憂愁,業務上愛鑽研教材、研究高考方向,指導學生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今年高考,她所在班有51名學生考上了一段線,好成績有目共睹。
高三年級部主任褚建利把學校當成了家,每天早晨六點半前就來到學校,晚上往往要到10點多才離開。他像一名心靈導師,陪學生們晨跑,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他還常常以打油詩、小紙條等出其不意的方式鼓勵學生。
當然,諸如吳桂萍、褚建利這樣的老師還有很多。桐高正努力朝著打造一支做人有氣度、站位有高度、思想有深度、情懷有溫度的教師隊伍邁進,這也是每一名桐高教師的自我定位。
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為每名學生創造不一樣的平臺,這是桐高的承諾。一方面,桐高不忘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通過學科節的創設、項目式研究的錘鍊、師生共生長課堂的打造、學習共同體的建設等舉措,為國家輸送優質的生源;另一方面,桐高注重分層分類輔導,推出領雁工程、名師輔導中心、臨界生提優、學科老師面批等的載體,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廣闊的平臺,幫助他們在學校找尋到自己的奮鬥支點。
今年取得677分好成績的高三學生餘悅在桐高最大的感受便是溫暖。「學校就像一個大家庭,高三生活忙碌而暖心。」餘悅說,老師、同學都成了最懂她的人,有時候面臨升學的壓力,老師的一個小鼓勵,同學的一張小紙條,都仿佛自帶「魔力」,把內心的煩惱都驅散了。
「高三時,我們收到了很多暖心的祝福,擊鼓閃燈、減壓活動以及學弟學妹們的手抄報,都能化作無形的動力,驅動著自己不斷前行。」餘悅喜歡這樣的校園生活,高中雖然忙碌,但同樣色彩斑斕。「學校晚自修,學科老師在值班,有問題可隨時請教;同學們都非常勤奮、自律,浸潤其中,我覺得很幸運。」
在桐鄉,教育事業的發展從來不是一所學校獨大。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我市一段上線人數普通類(不含體育、藝術)達到860人,一段上線率為24.5%,上線人數及上線率均居嘉興縣市首位;體育、藝術類一段上線230人,上線率63.9%;兩所職業類學校參加浙江省單獨招生考試,上線率100%,本科上線127人,其中,桐鄉技師學院周楨同學獲全省烹飪類第一名,桐鄉市衛生學校徐欣媛同學獲全省藥學類第一名。
除此之外,今年我市中考成績繼續領先嘉興全市,中考成績優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均處於嘉興五縣兩區之首,五門中考學科的各項指標均列嘉興市第一。
好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桐鄉打響「學在桐鄉」教育品牌。去年,桐鄉召開教育大會,通過全面實施教育「365」計劃(三個目標、六大工程、五大行動),構建全過程、全方位、全體系教育機制,進一步打響「學在桐鄉」教育品牌,為風雅桐鄉賦能,努力開創桐鄉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鳳凰湖幼兒園望湖園區
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實驗學校
用最好的教育成就最好的未來。從建最好的房子是校舍、加大教師校長交流力度,到深耕智慧教育、引進上海教育資源,再到推出集團化辦學2.0版、優化學校布局……不斷加速提升學校辦學整體水平,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力爭每所學校都是「窗口學校」,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好學校、好資源。
來源:桐鄉發布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