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陳喜樂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大多數孩子都是比較調皮好動的,經常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令家長頭疼不已。有家長顧著的話,孩子還能勉強克制住自己「熊」的一面,但當孩子擺脫家長的控制後,他們往往會幹出一些後果難以估量的事情。
就比如在江蘇常熟的一個服裝商城裡,突然發生了火情,所幸的是周邊路過的群眾及時發現並且撲滅,這才避免造成了大禍。後經過調查,發現是一名熊孩子所為。
這名熊孩子只有8歲,並且是故意縱火,他三次用打火機點燃商場內的衣服,並且在點燃衣服後,蹦蹦跳跳的離開,完全不知道自己犯錯了以及縱火的危險。還好被人及時發現並沒有造成大面積損失以及人員受傷。
當被問及縱火理由時,這名8歲男孩竟然回答:「我感覺好玩。」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這樣的回答令人氣憤。
視頻後來被傳到網上,網友們都氣憤不已,有的人說「熊孩子完全不知輕重,不知道自己闖了多大的禍。」但更多的人都把重點放在熊孩子父母的教育上,覺得熊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缺乏教育,才會導致鬧出這件事。
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然而我不料,也不信下劣兇殘到這地步。也沒有人會想到熊孩子會惡劣到這種地步,熊孩子的惡行越來越嚴重,從投石,劃車再到縱火,已經沒有什麼事是熊孩子幹不出來的了。
每一個熊孩子心中都宛如住了一隻惡魔一般,如果我們不對他們的頑劣進行遏制的話,那麼不管是對熊孩子自己或者是對他人都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1. 熊孩子對自己的造成的負面影響
熊孩子可能是因為家裡的過分溺愛,或者缺乏家庭的管教,所以容易造成性格上過於自我,變得自私自利。不管是做事或者思考上,都是以自我為出發點,不會顧慮別人的感受,不懂得為他人考慮。而這種做法容易導致交友不利,被人孤立,無法正常社交。
有些熊孩子是家長過於溺愛所導致的,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孩子容易失去獨立生存的能力,在他們的世界裡只有被照顧。從未有過照顧別人或者照顧自己這種說法。這種類型的孩子等他們長大後,脫離了父母,很有可能因為不適應從而導致無法獨立生存,從而成為巨嬰。
2. 對他人造成的影響
熊孩子往往不辨是非,不知道做事需要付出代價,在他們的認知中並沒有完善的是非觀。容易給他人造成不便以及困擾,容易成為家庭的負擔。
當熊孩子捅出大簍子後,往往都是父母替孩子承擔後果。父母得一直替孩子收拾殘局,而且有的熊孩子還不顧慮家裡人的感受,做事全憑喜好,這樣容易成為家庭的負擔,並且成為社會的困擾。
1. 賞罰得當,不應該縱容孩子的過錯,培養孩子正確的榮辱觀。
家長應該以成年人的三觀去面對孩子所做的事。不應都以他是個孩子為由來看待。可以用成年人的觀點來對孩子進行規勸,這樣孩子也會長記性。
2. 正確教育,讓孩子明辨事情的對錯,培養孩子正確的是非觀。
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規勸,就比如過馬路時提醒孩子注意紅綠燈,孩子欺負他人時進行規勸處罰等等,有些事必須從小注意,從小給孩子正確的日常教育,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樹立是非觀,讓孩子更好地明白哪些事情不能做。
3. 懂得放手,讓孩子面對社會的殘酷,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
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獨當一面的能力,不能事事幫孩子處理,應該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如果孩子沒能解決好,家長也別著急,慢慢指導孩子。可以先從小事做起比如整理自己房間之類的。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本來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途,家長無法照顧孩子一輩子,所以應該培養孩子擁有好的品德,好的性格。避免孩子變成熊孩子,以便孩子以後能夠獨立面對世界,並且為家庭以及社會做出貢獻。
那麼各位家長還有什麼辦法能夠應對熊孩子嗎?
共論育兒話題,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