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石偉琴 李凱龍 實習生駱婷婷 顏明揚)昨日,記者從晉江市教育局獲悉,晉江市已出臺了相關的國標校車補助方案以及校車運營補貼方案。而對於國標校車今後如何進行有效管理,市民和網友也紛紛支招。
晉江方案:購買運營均有補助 學生每月交200元
近日,晉江市出臺了校車補助方案,公辦學校如果購買50座以下的國標校車,將給予40%的財政補助,最高不超過6萬元;如果購買50座以上的國標校車,將給予40%的財政補助,最高不超過12萬元。而私立學校如果購買國標校車,將給予20%的財政補助。
同時,晉江市還將給予校車運營補貼。公辦學校購買50座以上國標校車,每年補貼3萬元,購買50座以下國標校車,每年補貼2萬元。私立學校購買50座以上國標校車,每年補貼1.5萬元,購買50座以下國標校車,每年補貼1萬元。
目前,泉州首家校車公司是社會力量首次以有償方式介入校車運營,系全省首例社會資金購買專用校車。目前,由汽車公司出資購買汽車,聘請駕駛員、跟車員等,管委會則給予乘車學生一定財政補貼,學校參與校車監管。搭乘國標校車,每名學生每月收費300元,其中家長支付200元,管委會財政補貼100元。財政補貼撥給學校,再由學校每學期與汽車公司結算,以此達到由學校監管校車運營的目的,保障學生安全。
網友支招:警方全程管理 嚴懲違規校車
國標校車掛牌之後,該如何更好地管理呢?
網友「桌球拍」認為,可以制定一些鼓勵學生、老師、家長以及市民舉報的制度,鼓勵大家對違規現象進行舉報,同時,警務部門可以通過全程介入校車管理的方式,將校車的安全隱患降到最低,從而有效解決校車管理這一難題。
網友「口子窖」則認為,要真正落實校車國標,一是加大教育投入特別是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由公共財政為基礎教育事業埋單,既能讓孩子坐上國標校車美夢成真,又避免校車成為學生的新負擔。二是重視校車駕駛員的駕駛技術與應急能力考核,嚴格監管校車使用,避免校車因車況差、超載成為馬路危險的隱患。
此外,網友「時空隧道」還認為,應該加強源頭管理,加大巡查處罰力度。對微型小貨車、農用車、拖拉機接送學生的現象,發現一起就要堅決取締一起。網友「芳香疏風」則稱,各級政府應該把校車作為公共產品,通過立法、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和方式對校車的安全運行進行扶持。
他山之石:多種校車運營模式 政府補助運營虧損
教育部曾於去年8月24日召開全國中小學校車試點工作啟動會,決定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等6個地區開展中小學校車運營管理試點工作,並且在各試點地區試行成立專業公司運營、政府補貼社會公司運營、政府補貼社會車輛參與運營、政府購置校車供教育部門或學校使用等校車運營管理模式。
在西安市閻良區,跟車老師擁有一本乘車學生花名冊,每天接送完學生,都必須填寫接送學生登記表,包括接送時間、應接送人數、實際接送人數、未接送學生的姓名及原因等。早在2009年,閻良區教育局就成立了校車管理辦公室,專門負責校車的管理、運行和調配。由政府採購校車,交給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學校使用的模式。校車實行「封閉」運行和管理,不對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服務,不從事任何經營性活動。
在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各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生乘車的組織管理,校長是第一責任人。遼寧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沙尖子學校每年更新校車運行路線圖,低年級與高年級學生結成「一對一護送對子」。桓仁縣政府出資260萬元購置了12部校園巴士,交由東方客運公司運營管理,組建校園車隊,專門免費接送寄宿制學校學生,政府每年補助運營虧損,徹底解決了寄宿制學校的交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