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強富美高」新江蘇的總體部署,推動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2017年,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江蘇省城市家具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課題研究,創新性地引入了「城市家具」建設理念和「標準化」建設思路。2018年10月,《指南》編寫完成,於年底印發全省各地,旨在指導各地樹立城市家具建設理念,開展標準化、系統性的城市家具實踐工作,塑造具有特色風貌的城市公共空間和重點區域,提升城市的環境品質,激發城市的活力與魅力。
目的——
提升城市空間環境
中共中央、國務院2015年12月發布的《關於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第十八條中,「城市家具」被正式確立為中國城市建設管理的重要內容。
城市家具在我國行業標準體系中尚無明確的術語定義,與之相近的有「道路附屬設施」、「交通設施」等,而「城市家具」涵蓋所有城市公共空間的設施種類數量達三四十種之多。由於分屬多部門管理,建設管理缺乏統籌,同時現行的國家和行業標準也碎片化地分散在各類專業標準規範中,涉及城市家具三四十種設施的標準有50多部,設計、設置和管理標準也缺少系統性,從而導致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相關主管部門各自為政,各類設施的設置數量和位置較為隨意,特別是設施往往相對集中地布置在道路交叉口、人行道上,常見道路僅一個路口轉彎半徑內的各種杆體、箱體設施的數量就多達十幾種,各類設施布置密集、混亂,嚴重影響和妨礙到行人通行,加之盲道中斷、錯行、急轉,以及鋪裝面高差、破損等問題,城市的無障礙設計水平低下,存在較多安全隱患。
此外,因缺少城市家具系統性建設指南、設計標準,城市公共區域空間中存在各類色彩與造型各異、與周邊環境不協調、缺乏城市文化的特色表達,以及功能不完善、設置不合理等諸多問題,影響市民對城市空間環境的感受和城市服務的體驗。
內容——
由橫到縱覆蓋整個「城市客廳」
據了解,《指南》以城市公共空間中的交通管理、公共照明、路面鋪裝、信息服務等各類設施為對象,明確了城市家具的定義、設施種類及系統分類方法。重點針對設施種類最多、設置條件和技術最為複雜的道路空間的城市家具展開,內容涵蓋城市家具系統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管理等,提出開展城市家具系統建設工作的總體指導方針和原則、建設目標與流程、系統設計要點等重要內容,針對國家和行業標準的指導不足進行完善補充,填補了城市家具缺少系統性設計標準的空白。
同時,為推廣先進理念和應用技術發展,《指南》在基礎性建設和技術指南以外增加了創新應用與案例的篇章。對處於行業理念和技術前沿的標準化模塊化設計、集約化與功能複合設計、藝術化城市家具、智慧城市家具等前沿技術與應用,以及在系統化、標準化、特色化等方面體現高水平建設標準的國內外優秀設計實例進行圖文介紹,旨在通過技術革新和設計創新,激發城市設計者和建設者的創新活力,在新一輪的城市品質建設中,引領和創建「面向未來、全球先進」的城市。
預期——
對指導城市建設大有裨益
「讓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城市家具概念的提出,為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立起直觀、生動的綜合發展目標拓寬了視角。
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副處長張海達認為,「城市家具標準化」的建設理念,對各級建設部門今後實施工作是一種創新思維。通過倡導把城市當做千萬家庭的共同家園,將各類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作為「家具」一般來對待,用「標準化」思路來進行統籌布局設置、統一設計施工和維護管理,是一種很好的城市建設導向和路徑。
此外,《指南》為指導城市建設精細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方向、路徑和基本遵循,後續將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深入制定設計導則、參考設計圖集和實施辦法等,增強可實施性,也將為提高城市家具建設管理水平、增強江蘇省各地城市競爭力,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