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三大股指集體收高,道指收漲1.13%,納指收漲1.25%,標普500指數收漲1.29%。
WTI 1月原油期貨收漲0.63美元,漲幅1.34%,報47.62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收漲0.47美元,漲幅0.93%,報50.76美元/桶。
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漲1.3%,報1855.30美元/盎司。
12月16日訊,仁東控股今日上演「地天板」,據記者了解,涉及仁東控股兩融爆倉的券商多達十幾家。而且最多的一家據說有近10億的融資盤。此外,亦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其公司正在全力以赴處置仁東控股融資盤爆倉事件。中信建投證券相關負責人確認,兩融合約到期並非是融資買入了仁東控股的股票,但對於融資金額等問題,表示不便透露。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中國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繼續強勁復甦,特別是出口產業鏈的超預期表現,成為經濟向好的關鍵動力。總的來說,當前中國經濟復甦態勢比較理想。供給和需求兩端同時呈現向好局面;內生復甦持續增強,外生因素韌性猶在。展望2021年,經濟復甦態勢有望延續,特別是在今年低基數的襯託下,2021年全年增速有望保持在8%以上。在無需通過逆周期調節穩增長的背景下,我國將會獲得難得的深化改革窗口期。
12月16日訊,熱火朝天的基金髮行市場並未因為年末將至而降溫。數據顯示,11月以來,權益類產品募集金額已超過2000億元,本周更有多名明星基金經理加盟「吸金」隊伍。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資金逐步入市有望助推來年的春季行情。
車險綜合改革已運行近兩月,改革指向的「降價、增保」目標效果明顯,出現保費、手續費率「雙降」和保險責任限額、商業車險投保率「雙升」的新局面。車險改革成效明顯,但一些地區、部分機構車險亂象仍存。針對存在的亂象,監管部門堅持「冒頭」就打。對於各財險公司在改革後新發生的違法違規行為,各銀保監局將在查實後採取「零容忍」,依法予以從嚴處理。
12月16日訊,2020年是當之無愧的「基金大年」,新發基金數量與規模均表現搶眼。隨之而來的是,代銷基金亂象也被監管火速關注。日前,因在基金銷售過程中多項業務違規,雲南證監局對富滇銀行和雲南紅塔銀行開出罰單。業內人士認為,當下銀行傳統的基金代銷模式競爭環境日益激烈,同時也不能滿足投資者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基金投顧或成未來新趨勢。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市場上公募基金規模已達到18.43萬億元。從基金公司規模來看,頭部基金公司強者恆強,僅前十家頭部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規模就佔據公募基金整體規模的36.96%。在多隻爆款基金的加持下,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持續「霸榜」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前三。對比來看,今年有17家中小基金公司沒有新產品成立,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的產品還面臨募集失敗和慘遭清盤的窘境。
信用評級是債券市場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信用評級行業不能評而無信——只有「評」而沒有「信」,要拿出敢於刀刃向內、刮骨療毒的決心。評級機構要主動維護良好的評級市場環境,誠信執業,遵守職業道德,加強行業自律和內部質量管理,堅決杜絕不正當的市場競爭行為,充分發揮信用評級的風險預警作用,切實發揮債券市場「看門人」作用。
12月16日訊,各類退市標準中,「面值退市」備受關注,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退市新規堵住了「面值退市」的漏洞,把退市的標準鎖定在股價,具有重要意義,體現了市場化的導向。截至12月15日,剔除暫停上市的公司,有61隻股票價格低於2元,其中,有6隻股票價格在1元附近徘徊(低於1.1元),這6隻股票中,*ST剛泰、*ST金鈺已經連續10多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
看盤重點:昨日A股延續反彈,深強滬弱,整體看,市場機構抱團風格明顯,風險偏好有所下降。盤面上,汽車整車、代糖、生物醫藥等板塊漲幅居前,養殖業、農業、海南等板塊跌幅居前。截至收盤,滬指跌0.06%,報收3367點;深成指漲0.52%,報收13763點;創業板指漲1.18%,報收2758點。1746家上漲,2197家下跌,漲停45家,跌停58家,賺錢效應一般。滬市成交3152億,深市成交3943億,北上資金流入19.58億,滬股通流入13.73億。
反彈中跌停多於漲停的一天,說明操作難度沒有得到降低,也預定了在年內餘下的幾個交易日中賺點紅包錢的希望基本破滅。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年內3287隻主動偏股基金(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中接近98%的基金取得正收益,超31%的基金收益超過50%,年內收益率平均值為38.02%,中位值達37.27%。年內翻倍主動偏股基金已達到20隻,就從目前來看,個人投資者大概率又要被平均正收益一把了。
美股漲,黃金漲,美油漲,美元跌,表明一切還在繼續,反彈沒有資金的配合力度就不夠。行情沒資金推動就走不遠,所以操作還是能做才做,不能做就看,絕不可強行出手,繼續圍爐以待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