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繁育基地坐落在成都東北部,距離成都市約30公裡,久聞是一個觀賞熊貓的好去處。早飯後,乘車直奔大熊貓繁育基地而去,因為是酷夏,成都市的計程車出奇地難打,只好乘空調公交後又轉出租,車程約50分鐘,十點半多,終於到了熊貓繁育基地。
因接近暑熱的中午,景區的遊人已散去一些,進園後,一片片竹林映入眼帘,走在竹叢中,彎彎的竹枝形成了一條林蔭道,當地人稱為竹海,果然形象。在竹林中穿梭,先後去了成年、亞成年、幼年大熊貓館,還看到了剛剛出生半月的熊貓幼仔,還未長毛,皮膚紅紅的,有老鼠大小,很好玩。除了大熊貓,景區內還有小熊貓館,個人認為小熊貓長長的尾巴,滿身黃黑白相間的條紋,憨態可掬的樣子,比大熊貓更好看,給他們拍了很多照片珍藏。
雖然稱為大熊貓繁育基地,景區中其他珍禽也不少,如紅腹錦雞、孔雀、天鵝、水鴨等,還有些我叫不上名字的水鳥。最令我難忘的是天鵝湖,在水草環繞的淺淺湖水中,十幾隻昂頭優遊的黑天鵝格外引人注目,至此我才發現原來黑天鵝比白天鵝更美許多,嘴巴紅紅的,與黑裡透亮的羽毛相互映襯,姿態優雅,真是美極了!照片太大,費了很多時間才得以上傳,和大家分享,是不是很美呵!
成都基地與國際自然聯盟、世界自然基金會等保護組織,以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基因組多樣性實驗室、美國施米桑林國家動物園保護研究中心、美國奧克蘭市東灣動物園協會、英國曼徹斯特動物園協會、英國利物浦大學、日方慶應義塾大學、日本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韓國三星農園、西班牙馬德裡動物園等12個國家的有關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形成了廣泛的國際研究網絡平臺。從1989年起,與國際自然聯盟保護繁殖專家組(CBSG)聯合,先後主辦了「瀕危動物基因資源庫培訓班」、「貓科動物獸醫培訓班」、「種群遺傳管理培訓研討會」、「大熊貓非幹擾性繁殖內分泌培訓班」等國際學術培訓活動。
成都基地共接待國內外中小學生10餘萬人次,培訓自願者800餘人次;走進各大專院校、社區、中小學、幼兒園和自然保護區宣講、傳播野生動物保護和環境教育知識300餘次,並對學校老師保護教育能力、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保護教育能力進行培訓;編輯出版了《大熊貓》雜誌、《我愛動物——動物保護情感教育》系列教材、《探秘熊貓——成都熊貓基地校外實踐課堂》系列教材;為嘛咪澤自然保護區及岷山地區自然保護區編輯製作了環境保護教育鄉土教材,並製作了「時尚與動物保護」、「亞洲龜危機」、「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寵物主人」、「志願者手冊」等各種宣傳品。
在景區中,孔雀是散養的,我還和藍孔雀一起散了一會兒步,跟在她後面錄了很長一段吶,真過癮,這麼好玩的動物園,真象到了人間仙境,置身其中,所有的煩惱都忘卻了,很快大半天就過去了,真想長住此地,與清風竹林,孔雀天鵝為伴,遠離塵世煩惱。大家到成都,一定要去大熊貓繁育基地,其他景點不去也罷哦!
等等!喜歡就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