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冠肺炎疫情再起,近日出現多起從臺灣出境,被檢驗出新冠肺炎陽性反應,引發臺灣是否隱藏著無症狀患者的疑慮,由此各界寄希望於「彰化萬人血清抗體檢測」,並以此作為臺灣是否存在社區感染的指標。據臺媒最新報導,在彰化萬人血清抗體調查中,發現多人呈現陽性抗體反應,甚至有人產生「中和抗體」,代表其曾感染新冠肺炎。
據報導,由彰化縣政府與臺灣大學公告衛生學院合作,6月11日啟動萬人新冠肺炎血清抗體調查,初步調查三千人,目前發現部分受檢者血液抗體呈陽性變化,且分布於確診者、接觸者、居家檢疫者和醫護人員四個族群,顯示島內社區確有新冠病毒隱性感染者, 至於感染程度與規模,有待統計陽性人數與分布。
外傳初步抗體檢驗發現,有百分之一至二呈陽性反應,且部分受檢者有「中和抗體」,顯示對新冠病毒已有保護力。對此,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 表示,目前實驗室最重要的測試結果還沒出來,仍在等待最終結果。專家也認為,如何解讀檢驗結果,必須考慮實驗方法、偽陽性等,避免造成恐慌。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 表示,將在8月25日公布期中報告。「如果都是陰性,那就沒必要進行期中報告了。」
針對媒體報導,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 表示,目前還沒有看過報告,但的確有可能有患者未被診斷出來,也有可能是假陽性。他強調,不論是什麼原因,都要等研究報告正式出來後討論,才有辦法知道是怎麼回事。
臺灣《聯合報》 評論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臺灣封境雖有效防疫,但也因此重創觀光產業,尤其往來密切的兩岸幾乎中斷,引發爭議。社會各界呼籲以普篩代替隔離,降低經濟衝擊,守住健康固然重要,但若舉著防疫大旗遂行政治目的,終究會被民眾看清臺當局真正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