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7-12-30 16:21:07
智能手環是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通過這款手環,用戶可以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鍛鍊、睡眠、部分還有飲食等實時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與手機、平板、ipodtouch同步,起到通過數據指導健康生活的作用。
智能手環作為目前備受用戶關注的科技產品,其擁有的強大功能正悄無聲息地滲透和改變人們的生活。其內置的電池可以堅持10天,振動馬達非常實用,簡約的設計風格也可以起到飾品的裝飾作用。
智能手環這種設計風格對於習慣佩戴首飾的用戶而言,頗具有誘惑力。更重要的是,手環的設計風格堪稱百搭。而且,別看小小手環個頭不大,其功能還是比較強大的,比如它可以說是一款高檔的計步器,具有普通計步器的一般計步,測量距離、卡路裡、脂肪等功能,同時還具有睡眠監測、高檔防水、藍牙4.0數據傳輸、疲勞提醒等特殊功能。
智能手環運動監測功能通過重力加速傳感器實現。重力傳感器已是一種很成熟的技術,手機也早有應用,比如現在智慧型手機的屏幕翻轉功能,就是通過傳感器來實現的。傳感器通過判斷人運動的動作得到一些基礎數據,再結合用戶之前輸入的個人身體體徵的基本信息,根據一些特定算法,得到針對個人的個性化監測數據,諸如運動步數、距離以及消耗的卡路裡等,從而判斷運動的頻率和強度。由於每個人運動隨個人身體體徵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因而用戶在使用手環進行監測前需要在APP中錄入自己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信息,信息自動同步到手環中,通過傳感器監測運動動作,經過特定算法最終實現運動監測的功能。
睡眠監測也通過相同的傳感器技術實現。人的睡眠按照腦電波信號可分為五個階段: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動眼期(REM)。在不同的階段人的腦電波可以迅速改變,有意思的是,重力加速傳感器並不具備直接探測腦電波的功能,所以它是將人在睡眠中動作的幅度和頻率作為衡量睡眠的標準,來判斷睡眠處於哪個階段,手環的智能鬧鐘功能,會在快速動眼期將用戶喚醒,「因為在快速動眼期睡眠者會出現與清醒時相似的高頻低幅的腦波,比較容易喚醒,如果此時喚醒,睡眠者會感到神清氣爽,有一個很好的睡眠效果。
心率:用兩個電極片(心電原理),你網上查查有現成的方案;
呼吸率:可以用三維加速度傳感器(震動原理),不過沒什麼現成方案,需要自己動手做模型,震動雜波很多,要有較好的濾波算法,做好了挺有前途的;
血壓,用這麼簡單的方式我還不知道有什麼辦法。
難點:但這個產品的難點在於,如何實現用一個簡單的產品實現多種數據的採集而不幹擾到用戶?這裡的數據涉及到血壓、血糖、血氧、脈搏等數據。這些數據我們正常的測量過程是抽血測血糖血氧含量、含溫度計測量體溫、壓迫血脈測量血壓。
這個難題實際上是現在很多智能設備面臨的難題,運動手環還停留在通過陀螺儀獲取位置信息變化分析從運動到睡眠等各種複雜人體狀態的功能,數據的準確性有限。
設想:
1、通過反射原理,檢測人體紅細胞的含氧量。
2、通過檢測脈搏傳導速率的方法,計算心電檢測和脈搏檢測的時間差來得到血壓信息。
3、通過內外兩側的溫度感應獲得更加準確的人體溫度值。
4、通過代謝熱整合法,檢測到代謝長生的熱量,血氧飽和度、血流速之後,計算出血糖濃度值。
這個原理的最大突破是實現了體徵數據得到的無創,對人的幹擾小。血壓、血糖、體溫變化值分別對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孕婦這幾類人群檢測自己的身體數據會很有幫助。郭輝講,這個原理已經通過了理論認證正在計劃硬體設計,當然他也希望有跟多投資進來推進項目發展。現在智能設備大部分瓶頸在信息獲取,如果郭輝團隊能夠將這個設想實現,其實做手環、手錶也不在話下。
核心是3軸重力加速度感應器,通過算法將其輸出的值換算成活動量,基本原理就是計算克服重力和慣性做功的量,所以需要帶入體重這個量參與計算,現在而今眼目下所有的手環啊tracker啊什麼的,不管品牌型號都是同步的時候外部傳入的用戶自己設定的體重。公式什麼的可以參考運動專業的一些論文。另外手環有個特殊的地方是只能待在單側的手上,所以算法比普通的預設用戶會佩戴再人體重心處的tracker會有所不通,需要經過特殊算法來糾正,算法的具體就是商業秘密不可說了。
基本上就是一個三軸加速計,再通過算法去判斷人的步數,算法是核心,所以不可以告訴你。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